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琼海!

【网络媒体走转改】革命老区新长征路上的“小目标”

移动版    时间:2016-10-04 20:31

  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一举夺得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创造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一场新长征。在这场新长征上,革命老区继承和发扬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向着脱贫致富的新征程进发。

  8月23日至9月底,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举行,包括中国经济网在内的近百家网络媒体编辑记者,一路探访红军经过的江西、湖南、贵州、四川等6省份的革命老区,听一听这些红色大地在新长征路上的“小目标”,看一看它们在脱贫致富奔小康征程上的新变化。

  红星村:精准扶贫“不破楼兰终不还”

  “我有一个小目标,计划明年红星村的集体经济能有30万的收入,实现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变化,用这笔资金为老百姓做更多的实事。”9月11日,“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来到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红星村。当着众多媒体记者的面,红星村第一书记何平定下了这个目标。

  作为革命老区,红星村从来没有摘掉过贫困的帽子。如今,在党中央精准扶贫政策的指引下,红星村在脱贫的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网络媒体走转改】革命老区新长征路上的“小目标”

 

  图片说明:红星村村头墙上写着:“感恩奋进,干好农业。”这也是红星村这些年经济发展的真实写照。中国经济网记者马常艳摄

  “精准扶贫没有教科书,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脱贫也不能只是慰问帮扶,而是要进行造血帮扶。”何平说,红星村用自身的摸索和践行为全国脱贫攻坚拓展了新思路,通过产业帮扶、精准扶贫,让百姓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借鸡生蛋”就是红星村的重要产业帮扶工程。据介绍,“借鸡生蛋”帮扶工程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解决农户养鸡养不活、无本钱、卖不脱的后顾之忧。目前,红星村已经发展30多户“借鸡生蛋”养殖户,每户规模400只,每户人均增收1万元。2016年上半年,红星村计划新发展至到300户左右,养殖规模户均500只以上,每个家庭单蛋鸡养殖一项年收入至少4万元以上。

  何平告诉记者,红星村不光靠“借鸡生蛋”帮扶工程让村民们脱困,还研究制定全村三年脱贫规划和工作计划、全村种养产业三年发展规划、全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采取分年度脱贫,三年脱贫后基本实现户户有产业的格局。

  小金县:让“高原玫瑰”开满大地

  在中国西南夹金山脚下,生长着一大片玫瑰花园。每到盛开时节,红色的玫瑰在青山的映衬下鲜艳迷人。四川省阿坝州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达维镇冒水村村主任陈望慧,也是小金县清多香玫瑰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她告诉记者,小金这片土地给予她一切,这些年的发展让她感觉很幸福,她也有一个中国梦,就是让老百姓脸上笑起来,让这片土地繁荣、富裕起来,让玫瑰花开满这片土地,让世界闻到玫瑰的花香。

  作为一名村主任,陈望慧最大的压力就是如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2012年,陈望慧牵头成立了小金县清多香玫瑰种植专业合作社,动员冒水村村民试种了50多亩大马士革玫瑰。玫瑰花采摘后带到兰州进行加工。加工后的产品品质得到了玫瑰行业专业人士、专家的一致好评。

【网络媒体走转改】革命老区新长征路上的“小目标”

  图片说明:夹金山下玫瑰园。四川省阿坝州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委宣传部供图

  不出门就能赚钱,这让村民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到目前为止,已带动小金县13个村、1107户农户种植4000余亩玫瑰,其中:带动贫困户105户,“残疾人家庭”88户。如新桥乡共和村刘玉强,2015年种植玫瑰一亩,2016年产鲜花135斤,每斤10元。收益1350元。2017年预计亩收入3000-4000元。通过种植玫瑰,在2018年进行丰产期后,每年可为农户带来2000多万元的收入,这将让更多的贫困户增收脱贫。

  提到未来的发展愿望,陈望慧羞赧地笑了。她告诉记者,下一步将延伸玫瑰种植产业链条,走上高端化、精细化的模式,希望“高原玫瑰”更多地走出去。清多香专业合作社将积极与高校合作,与相关企业对接、洽谈,开发更多的玫瑰系列产品,美好的前景、稳定的销路,将为玫瑰的种植、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产业的逐步发展,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合作社也将增加种植面积,达到万亩玫瑰园。

  此外,在实现玫瑰产品深加工的同时,清多香玫瑰种植专业合作社还将建设“高原玫瑰”生态园,将当地藏民与玫瑰旅游产业相结合,打造成以‘观光农业’为主体,凭借四姑娘山景区的区位优势和小金旅游即将进入高峰的契机,充分挖掘玫瑰产品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旅游价值等,打造具有不可复制的以“高原玫瑰”为主题的新高原农业生态园。

  “鸭蛋代言人”廖秀英:希望大家一起富起来

  江西省瑞金市是闻名中外的红色故都、苏区时期党中央驻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诞生地。在瑞金市壬田镇凤岗村,有一位86岁的网络红人,她就是“鸭蛋代言人”廖秀英,大家都习惯称她为廖奶奶。

  廖奶奶之所以如此出名,是因为她能腌制一手好鸭蛋。只要打开淘宝网页,搜索“廖奶奶咸鸭蛋”就会跳出其购买页面,咸鸭蛋日销售量高峰时可达到4000个,供不应求。“销售成倍增长,但腌制咸鸭蛋需要四十多天,有阵子货源总是跟不上,一些大单子都不敢接。”廖奶奶说。

【网络媒体走转改】革命老区新长征路上的“小目标”

  图片说明:瑞金市壬田镇凤岗村,“鸭蛋代言人”廖奶奶向大家展示自家制作的鸭蛋。中国网记者尚阳摄

  随着廖奶奶的生意越做越大,当地政府得知其困难后,在2015年12月18日正式注册成立了廖奶奶咸鸭蛋合作社,并采取“合作社+电商+贫困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进行以咸鸭蛋为主的农产品销售。

  “希望大家一起富起来,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富裕起来。”这是廖奶奶一直以来的心愿。借助廖奶奶咸鸭蛋专业合作社,当地政府大力建设蛋鸭、白莲、果蔬等特色农业基地,加快了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进程,让村民们一起致富。自去年以来,该合作社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模式共卖出咸鸭蛋200万个,月纯利润18万元。发展贫困户社员23人,帮助贫困户年均增收2万余元。

  华平村:让人们生活变变样

  贵州省遵义市赤水市大同镇华平村党支部书记李洪刚是土生土长的农民,20多年来他带着华平村民一起育林、修路、致富,一直没有“消停”过。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我的志向也不大,就是想让这个地方和这里的人生活变变样。

【网络媒体走转改】革命老区新长征路上的“小目标”

  图片说明:李洪刚是贵州千千万万奋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村支书,村子今年就要脱贫,他比谁都高兴。图为李洪刚接受记者采访。

  心存“小志向”的村支书,平时不苟言笑,但向记者讲述自己的追梦故事时,他如数家珍,滔滔不绝。华平村坐拥大片竹林,面对丰富而又独具生态优势的竹子资源,李洪刚围绕竹子做文章,竹林种植、竹产品加工、竹海旅游层层递进,找到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路子。

  终于,华平村竹林面积突破两万亩,李洪刚又开始琢磨如何增加农民收入。“要想富,就得先修路”,他带领村民在12年时间里,修了大大小小25条路。路通了,竹子远销,游客进来,人均收入高了,各种补助奖励也多了,村民脸上的笑容也跟着多了。曾经是省级三级贫困村的华平村,有望在今年彻底脱贫。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380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