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晋化学诺奖得主弗雷泽在中国有个“天大”计划
中新网天津10月6日电 (记者 张道正 通讯员 刘晓艳)10月5日,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的消息通过互联网迅速传至国内。正在天津大学药学院的实验室里做实验的博士生王真真惊讶地发现,三位获奖者之一的詹姆斯?弗雷泽?斯托达特(SirJ.FraserStoddart)正是她导师的导师,而就在今年的3月份,弗雷泽还来给她所在的课题组开组会,并给他们做了专题报告;7月份她还跟着自己的导师马克?奥森一起去韩国开国际学术会议,听了他的大会报告。这不禁让她感慨,“原来诺贝尔奖获得者离我这么近。”
几乎在同一时间,天津大学药学院的院长杰伊?西格尔(JayStevenSiegel)也得到了这个消息。他第一时间向这位老朋友发出了祝贺的邮件,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位老朋友的感谢:正是在弗雷泽的帮助下,天津大学能够在国际上招募一些非常优秀的青年学者,而弗雷泽还在天大创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人才基金,用以奖励优秀学生并帮助在全球延揽优秀博士后和青年教师。
整个天津大学药学院都在为弗雷泽能获得诺贝尔奖感到喜悦。这不仅仅因为弗雷泽是天津大学教授、国家外专千人短期计划入选者,更是因为弗雷泽和他在天津大学建立起的科研团队正在有序运转,弗雷泽获诺贝尔奖的消息对于团队的工作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激励。
“天大”的缘分
三年前,弗雷泽决定接受邀请来天津大学工作,是个非常短也非常愉快的过程。天津大学药学院党委书记冯翠玲还清晰地记得当时的场景。
2013年3月22日,弗雷泽应好友西格尔的邀请第一次来到天津大学,而西格尔刚刚在两个月前接受了天津大学药学院院长的聘书。
西格尔和弗雷泽的友谊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西格尔在普林斯顿师从库尔特教授攻读研究生,弗雷泽的研究在那个时期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二人第一次相遇并在此后保持联系30多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二人在加州大学成为同事,弗雷泽教授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西格尔则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他们保持着一个积极的科研伙伴和个人友谊关系。2013年,西格尔接任天津大学药学院院长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天大首位洋院长后,西格尔与弗雷泽就天津大学的国际项目发展通信,弗雷泽显示出对学院的分子设计和合成研究具有特殊的兴趣。
弗雷泽来到天大访问时,时任校长李家俊(现为天津大学党委书记)和他以及西格尔等人进行了长达1个多小时的深入交流。李家俊和弗雷泽用英文畅谈了未来学科发展以及弗雷泽的科研发展规划、科研项目产业化等问题。李家俊告诉弗雷泽,如果他有很好的成果不妨拿到天津大学、天津来实现技术转化,他可以为弗雷泽提供很好的帮助,并为他介绍了天津以及天津大学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优势。
显然,这次谈话让弗雷泽非常开心。“会谈结束,他走出会议楼的时候,兴高采烈的。”冯翠玲记得,会谈结束后工作人员送弗雷泽去北京机场。飞机还没起飞,冯翠玲和西格尔在楼道里一起走的时候,西格尔就接到了弗雷泽从机场打来的电话,同意接受邀请来天津大学工作,并询问是否可以帮助他的几位学生申请国家千人计划,拜托学院尽快帮助他们办理相应的手续。
就这样,弗雷泽不仅接受了天津大学的邀请,通过国家外专千人短期计划成为天津大学教授,而且还提议将自己的三位得力助手一起带到天大来,组建科研团队。
“天大”的平台
弗雷泽之所以能接受天大的邀请,在冯翠玲看来是因为天津这座城市有更积极的发展环境,而天津大学药学院也更开放,对人才有更渴望的心情,她相信弗雷泽一定是切实感受到了这一点。就在弗雷泽到访天大药学院后不久,2014年药学院成功获批国家首批“高校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试点学院,成为天津大学的“人才特区”。2014年7月,弗雷泽受聘成为天津大学药学院教授;2015年,他科研团队的核心成员――马克?奥森、苏纪豪、罗家严三位青年科学家,也都通过国家青年千人计划项目进入天津大学全职工作。其中,罗家严在化工学院,马克?奥森、苏纪豪在药学院继续跟随弗雷泽从事“超分子机器”相关研究。
2015年8月入职的马克?奥森从2005年起师从弗雷泽读研究生及博士后研究。在来天大之前,他是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的一名助理教授。谈到之所以被弗雷泽说服来到遥远的中国天津工作,马克?奥森坦率地讲,在美国高校做研究让他感觉生活每天都是在重复,而且美国的科研经费非常难申请。但在中国不一样,中国有非常好的科研支持环境,天津是个发展很快的城市,他和弗雷泽一样,觉得到中国来工作是一件充满冒险但会非常有趣的事情。而且天大的药学院是国际化试点学院,在这里他的团队和包括美国的德州农工、圣地亚哥这些学校以及国内的浙大、南开等都有着非常好的合作,团队也是国际化的。更让马克?奥森感到舒适的是,在药学院,他没有外来感,因为在这里工作的教师超过一半都是和他一样的“老外”,即便行政管理人员发送的通知邮件也都是用英文。他用英文讲课、听学术报告,和同事及学生交流,都没有障碍。
如今,团队的实验室已经投入运转一年多。团队中,除了弗雷泽、马克?奥森和苏纪豪之外,还有2名博士后、1名博士生和6名硕士生以及一些本科生。目前他们在做的工作主要是在探究如何在水溶液中实现超分子的自组装。一年来,他们已经在大环化合物的合成以及主客体组装后形成的凝胶变色材料的研究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相关的研究论文也在投稿中。
马克?奥森告诉记者,弗雷泽经常说一个人单独做科研是不会成功的,而天大药学院恰恰是这样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吸引了很好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有国际化的实验室,有国际化的教师团队,这一切都是有吸引力的。除了导师弗雷泽,马克?奥森还有一个“榜样”,那就是西格尔,“他在中国的工作非常成功,我也想成为他那样的人。”
如今,弗雷泽加入了药学院的国际顾问委员会,还成为西格尔领衔的“973”国家重大科研攻关团队的重要成员。马克?奥森和他的伙伴也都申请到了中国的科研基金。
“天大”的计划
尽管已经建立起实验室和科研团队,但弗雷泽在中国的雄心并不止于教教书、做做科研、带带年轻人。他曾经在2015年提出过一个在天津大学工作的五年计划。在这份计划中,他和他的团队将关注的目光投入到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希望通过“由外层配位作用促进的贵金属环境友好型浸提工艺”的研究和产业化,改变一个多世纪以来在贵金属提取方面使用氰化钠和汞作为主要试剂的工艺方法,从而使得人类、动物和水生自然环境更加安全。因为众所周知,氰化物含有剧毒,即使摄入量很小,也可以对任何动物产生致命的伤害。而向地表水中有意或无意地排放氰化物,从而造成对水生生物的危害,已经成为其对环境造成的最大威胁。
弗雷泽和他的团队希望借此研究项目研发出用于提取黄金的绿色技术,在他看来这代表了在未来的120年中出现的第一个生态友好型工艺技术。
除此之外,弗雷泽和西格尔还在酝酿一个更宏伟的计划:在天津大学建设一个生命健康大平台。两位科学家约定的时间是到2020年底。
科研计划之外,弗雷泽当然希望有更多的优秀科学家尤其是青年科学家投入到和分子机器相关的研究中来,他也看好天津大学药学院这样一个国际化的平台。就在今年的3月3日,弗雷泽把他获得的“安家费”50万元全部捐献出来,设立了“斯托达特发展基金”,希望延揽更多的人才来天大从事合成分子研究工作。
弗雷泽当时在捐赠仪式上的一段话,感动和启发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他说,人的一生充满各种收获和给予,自己在过去很幸运地收获了很多,也乐于有机会给予。而在西格尔看来,他和弗雷泽最一致的观念是,学生是大学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完)
原标题: 原标题:新晋化学诺奖得主弗雷泽在中国有个“天大”计划
- 特朗普将受审(2023-04-04)
- 台积电掉进陷阱之后(2023-04-04)
- 北约出兵如果成真 中国必将“唇亡齿寒”(2023-04-04)
- 解放军将火炮和坦克搬上货轮搞演习(2023-04-03)
- 美国冻结白俄罗斯总统专机(2023-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