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疏不宜堵,别让房价调控“适得其反”
配图
近十年来,房价的快速上涨时不时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现在又到这样的时候了。今年8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价格同比增长7%,逼近了2013年上一轮地产景气高点时的增长率。同期,一线城市新房房价同比增长率更是接近30%,远超过上一次房价涨幅的高点。此外,今年上半年我国7.5万亿的人民币新增贷款中,有超过30%是房屋按揭贷款。房价的快速上涨,以及信贷投放向地产行业的集中,让人担忧国内地产市场是否已经进入了泡沫化状态,国内经济是否已为地产行业所绑架。相应的,对地产政策的争论正在逐步升温。
地产行业究竟有没有泡沫,风险有多大,政策该如何调控?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冷静的分析,而非情绪化的渲染。尽管现在铺天盖地都是地产泡沫的言论,但别忘了,就在一年多前,舆论还普遍看空房价,认为国内地产市场已经越过了大拐点,会长期向下。
从过往经验来看,对地产这个与每个人生活都息息相关的行业,主流观点往往难以保持中立而有所偏颇。政策受其影响,往往陷入周期性的收放循环,治标不治本。过去十年我国地产市场的数轮大起大落均与之相关。
房价上涨缘于土地供给而非货币
对地产行业的分析要从其主要驱动因素的辨析开始。在2014年2月,国内对地产前景普遍极度悲观的时候,笔者曾在媒体上发表题为《房价上行趋势难逆转》的文章,从需求和供给双方面分析了推动房价上升的长期因素。文章的基本结论是,推升房价上升的最重要因素是我国政府对城镇土地供给的垄断。这一格局不变化,房价长期上涨的趋势就无法逆转。今年房价的快速上升已经再次验证了笔者两年多前做出的这一论断。
看不到房价攀升背后的长期供需矛盾,而只是把房价上涨归结为货币信贷的增长,是一个影响不小、但同时也是危害巨大的错误判断。的确,房价涨幅与货币信贷增长之间有极高的相关性。如果数据看得足够仔细,可以发现社会融资总量的同比多增与房价同比涨幅之间最为相关。但统计关系不等于因果关系,更不意味货币是因、房价是果。
货币代表了可以在全国范围内灵活流动的购买力。如果房价真是因货币而涨,我们应当看到水涨船都高、全国房价呈普涨之局面。但拉长时间来看,从2011年1月至今,我国M2存量累计增长了106%。而同期一线城市新房房价累计上涨69%、二线城市累计上涨21%、三线则只有可怜的累计4%。如果货币推升了房价,没有理由只是主要在一线城市表现其威力。有人可能认为这是因为一线城市地产具有更多投资或投机的属性,所以货币会向一线城市的地产市场集中。但这一逻辑本身就说明在货币之前,有别的因素在引导房价上涨。货币流向一线城市是其他原因带来的结果。
事实上,一线大城市因积聚效应,自然地会形成强大向心力。而在我国,诸如教育、医疗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又大量向一线城市集中,更进一步增强了这些城市的吸引力。用经济学术语来说,一线城市房价中包含着不小“一线城市经济政治租金”。再叠加上一线城市尤为不足的土地供应,一线城市房价焉有不高之理。
既然货币并非房价长期上涨的主因,就不难理解为何过去十年我国数轮的货币紧缩都无法改变地产价格的上涨趋势。货币政策的紧缩确实可以在短期内起到抑制地产需求、控制房价的作用,但那仅仅是对需求的短期抑制,而非真正消灭。而货币紧缩同时还会打压地产投资行,导致两三年后地产市场更为严重的供需失衡。于是,每一轮紧缩都为下一轮房价报复性反弹埋下了种子。
资产荒下的房价上涨
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造成的,房价涨起来之后各方自然会关心地产市场是否有泡沫,泡沫的风险有多大。但同样的,对地产泡沫的分析也必须冷静客观,而不能仅凭似是而非的逻辑。
最近有一个关于地产的段子相当流行。它说的是:当前中国近半数的上市公司利润不够买京沪深的一套豪宅。但这些公司只要卖掉其1%的股权,就足够买几套了。论说者试图以此说明当前股市楼市的泡沫都很大。这虽然只是个调侃,但其中描述的情况确实存在,因而引发了不小的共鸣,增加了大家对泡沫的忧虑。
不过,只要稍有经济学常识,就会看出这个段子里的误导之处。上市公司的利润是上市企业这种资产的回报,就像房租是房子这种资产的回报一样。在目前资产荒现象普遍存在,资产回报率普遍低下的时候,上市企业的回报比不上房产的资产价值再自然不过了。真正要合理地比较股市和房市,应该拿上市企业的利润和房屋的租金做比。前面这个段子用了两个不同概念来做比较,给人以泡沫严重的假象。
如果从资产荒的角度来分析,房地产市场当前的表现并不特殊。所谓资产荒,简单来说就是资金相对资产来说太多了。于是,过多的资金积聚在相对较少的资产之上,就把资产价格推高、把资产回报率给压低了。这不仅仅表现在房地产行业中,也表现在股市、债市等各种资产市场里。
而资产荒的成因,则主要是我国稳增长政策的推进不力。我国经济增长已连续下滑数年,今年上半年GDP增速更是跌至6.7%,距离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所需的6.5%增长底线仅一步之遥。而今年上半年的宏观政策纷争,又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各方对中国经济前景的信心,带来了对政策前景的不稳定预期。于是,民间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大幅降温。
责编:刘琼、郑娜
- 入琼70载 中交与海南共奋进(2022-03-28)
- 龙湖集团2021年核心净利增20.1%至224.4亿元(2022-03-25)
- 海口·中交国际自贸中心媒体品鉴会瞩目全城(2022-03-21)
- 今年保障性租赁住房将建设筹集240万套(2022-02-28)
- 南海·幸福汇二期圆满交付,盛启美好生活!(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