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琼海!

琼海会山:村会玩

移动版    时间:2016-10-17 20:24

 农民夫妇草寮里打造苗家乐 苗绣能手村里开个人工作室

 琼海会山:村会玩

 苗寨风情游带旺最穷村庄人气,贫困户全体摘掉“穷帽子”

 

琼海会山:村会玩

 

本报讯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中,我的苗家乐天天爆满,每天接待游客100多人。现在我已经扩大了经营场所,相信今后的生意会越来越火爆。”10月12日中午,琼海会山镇苗寨加脑村村民李家全乐呵呵地对记者说。据了解,去年以来,地处偏远山区的会山镇通过加大投资全面改善环境打造旅游产业,成功带动了镇区经济的发展,让村民们吃上了“旅游饭”,摘掉了“穷帽子”。据统计,国庆期间,加脑村的迎客量达到3万余人次,旅游收入共15万余元。记者 钟起的 文/图

山沟沟里开农家乐,用特色美食抓住游客的胃

“这个国庆,加脑村的旅游特别火,村口的停车场都没空过,村里的苗家乐个个爆满,来来往往的游人络绎不绝。”加脑村村民李家全介绍,从10月2日开始,他家的苗家乐天天爆满,每天接待游客100多人次,黄金周期间纯收入至少有1万多元。

记者了解到,由于加脑村地处山区,基础设施落后,此前村民只能以种槟榔和橡胶为生,一年辛苦到头,人均年纯收入也不过两三千元,一度是琼海最贫穷的地方。这两年来,会山镇将加脑村列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重点建设,整合资金按照“生态景观+苗家文化+乡村旅游”的理念,在村庄中开展环境整治,完善基础设施,陆续兴建起服务游客的苗家文化中心以及展现苗家历史和文化的特色景点。

去年的“三月三”活动,原本在家务农的李家全和妻子把家里的草寮简单装修后,开起了加脑村第一家苗家乐,把在广东打工的女儿喊回家帮忙,选用野菜鸡、山笋、芭蕉芯、五脚猪肉、河螺等当地的特色绿色食品招待客人。“现在村里已经开了4家苗家乐,我也扩大了自家苗家乐的经营场所,并开设了包厢。”李家全说,平时周末每天也会接待几桌客人,纯收入达千元。

村里涌现不少创业达人,31贫困户摘“穷帽子”

会山镇党委委员陈之聪介绍,加脑村风情乡村游的火爆,吸引了农村淘宝的进驻,促进了“互联网+乡村旅游”的发展,拓宽了苗绣、山兰酒、野蜂蜜、苗家养生茶的销路,村民们趁势而上,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在政府的帮扶下,苗绣能手陈秀兰在加脑村里开了个人工作室。“这套苗族服饰5000元,是我花几个月时间,用白布蜡染后一针一线绣出来的。”陈秀兰向记者介绍,“我从小就学习苗绣,曾挑着绣好的产品走村串户叫卖了好多年,现在我不用再辛辛苦苦爬山涉水了,在家里都忙不过来。”陈秀兰说,农忙时她就在家里干农活,农闲时就出来做苗绣,仅苗绣一项平均每月就有两三千元收入,多时达四五千元,“不时还有外地的订单,我自己忙不过来时,就请村里的妇女们帮忙。”在陈秀兰的带动下,苗绣成为苗胞们新的增收来源。

“以前,我靠种植橡胶、槟榔和外出打工谋生,一年挣不了几个钱。现在当导游还打理一下农产品小店的生意,收入翻了好几番。”村民导游马振明高兴地说。

陈之聪说,村中涌现了一批创业人物,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11340元,同比增长45.3%;今年上半年人均纯收入6070元,增长25%,31户贫困户全体摘掉了“穷帽子”。

以打造5A级景区苗寨为目标,帮农民吹鼓“钱袋子”

会山镇委副书记王家权介绍,2014年,会山镇被琼海市政府列为“打造田园城市,构建幸福琼海”整镇推进示范镇;2015年被省政府列为“海南省百个特色产业小镇”。该镇紧紧围绕全域旅游的发展定位,以打造全域5A级景区苗寨为目标,努力推进“黎苗风彩、小调会山”建设:投入500多万元用于镇墟基础设施建设,立面改造房屋45栋,格调一致、整洁严谨;架设黎苗特色路灯,临街路灯顶为牛头,两肩挑两灯,灯上为“树神”和“大力神”图腾,路灯上挂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述语点缀的灯笼及竖幅;打造黎苗风情文化壁画长廊,在街道两旁房屋墙面涂上色彩斑斓、栩栩如生的壁画,展示黎苗族人民的衣食住行、生产生活的民俗风情;统一张挂商铺牌匾,凸显黎苗文化;投入85万元,完成电信光纤入户和镇墟、苗绣园村、加脑无线网络全覆盖。

投入505万元打造滨水景观休闲区,建设一条850米慢道、一个旅游码头、两个服务站及相关文化设施,切实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投入770万元打造了入口景观、苗家文化中心、朋莱湾、沿河慢道、鹊桥、苗家乐、苗家客栈、竹园、民族团结舞台、金地门长廊、登山慢道、苗家咖啡屋、苗家钓鱼台等景观丰富、风情独特的加脑村寨;投入630万元打造了苗绣园民居、苗绣文化广场、苗绣停车场、苗绣园游客接待中心、苗绣园苗族文化长廊等组成的苗绣文化产业园及配套设施。

记者了解到,该镇结合独具特色的黎苗风情,深入挖掘苗绣手工艺、特色小吃等传统文化,因地制宜制定出了苗绣园村、加脑文化中心等多条会山旅游路线,凭借“三月三”苗族传统文化节和会山旅游赶集日的品牌打造,不断提升会山旅游品牌知名度,不仅成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还把农产品卖了出去,并进一步为贫困农户提供就地就业,提高了脱贫增收能力。目前,该镇正在通过旅游扶贫,帮助农民吹鼓“钱袋子”。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387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