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际生态城市论坛研讨中国“未来城市”新趋势)
中新社天津10月23日电 (记者 刘家宇)2016中国(天津滨海)国际生态城市论坛暨博览会23日在天津闭幕。过去3日,会议围绕中国城市建设话题深入研讨,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绿色城市”将成为中国城市未来发展新趋势。
“智慧城市”:解决“城市病”促人与自然潜力发挥
国务院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出席生态城市论坛时表示,当前,智慧城市设计在中国风起云涌,多地希望用智慧手段消除“城市病”,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和服务,让城市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能力。
仇保兴认为,大数据将成为城市诊断的利器,城市诊断是智慧城市设计的必要步骤。
南开大学校长龚克表示,智慧生态城市有三组要素,分别是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在生态城市里高效利用;技术、文化、景观在城市中充分融合。他说,这样才可以达到人与自然潜力充分发挥。
“海绵城市”:具备水源“弹性”建立高效社区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世界未来委员会荣誉委员、联合国杰出环境贡献奖获得者赫伯特·吉拉德特出席天津论坛时表示,海绵城市的概念非常重要,因为当今越来越多城市建造地的水资源受到限制。
德国驻华大使馆环境参赞拉尔夫·贝克尔表示,能够利用海绵城市的结构,建立更好的高效社区,以及可执行的废物管理办法,可为居民提供更高质量的生活。
“绿色城市”:与“持久”联系实现可持续
新加坡国家发展部副常任秘书郑锦宝在天津表示,绿色经常被用来描绘生活和自然中的平静与和谐,绿色与持久联系在一起。他认为,城市建设应该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探求更加绿色的发展之路。
郑锦宝表示,城市绿色进程中有三个关键领域:城市绿化、水资源管理与绿色建筑。他说,这三个领域与维系一座城市的生态元素息息相关,就是我们所呼吸的空气、我们所饮用的水以及支持我们生活的能源。城市要实现绿色与可持续发展,就要正确处理好这三个领域之间的关系。(完)
(原标题:国际生态城市论坛研讨中国“未来城市”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