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五公祠将大规模修缮恢复原貌 市民可提建议
海南第一楼(资料图)
本报海口4月12日讯(记者吴雅菁 实习生施金波)被誉为“海南第一楼”的五公祠历经30年迎来了又一次大修。记者今天从海口市文物局获悉,五公祠大规模的修缮保护工程目前已正式启动,为尽可能将五公祠恢复历史原貌,欢迎市民拨打本报热线66810222向五公祠管理单位提供有关五公祠修缮工程的意见和建议。
位于海口琼山区的五公祠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历史久远,里面的不少文物出现了破损现象。记者今天在海口五公祠采访看到,景区内游客稀少,偶尔也有一两队观光人员跟着导游小姐了解这些古老的亭榭、楼台的历史和传说。五公祠古老的围墙斑驳,里面不少文物古迹剥落损坏。据海口五公祠管理处主任张健平介绍,目前,五公祠的文物损害面确实比较多,苏公祠、学圃堂等都需要大面积的维修,这一次五公祠修缮工程将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进行过一次大修后又一次大规模修缮。
为更好地对五公祠的古建筑进行修复保护,今天下午,五公祠管理处和广西文物保护研究设计中心特别邀请了邱达民、蒙发祥、程范忠、梁小平等在五公祠工作过的老同志进行座谈。据原海口市博物馆馆长、五公祠管理处主任邱达民回忆,自建国以来,五公祠虽然几经修缮,但是与本来面貌相差甚远。早期五公祠内的假山(游仙洞)原先的规模很小,建筑上原本没有琉璃瓦,现在的琉璃瓦是最近几次修缮时用上的。另外,五公祠的院墙原为青灰色而不是现在的红色,与历史原貌差别较大。原海口五公祠管理处副主任程范忠告诉记者,根据历史原貌,五公祠内的地面砖是三色土和大青砖地面,而不是像现在青砖、水泥面、大理石片,给人杂乱的感觉。另外,在五公祠的园林内并没有假山之类的装饰景物。
最后,经过专家的讨论决定,现有的建筑和建材与五公祠原有古建筑风格不相协调,有违古建筑修旧如旧的原则,在本次大修时应予剔除,恢复五公祠历史原貌。据悉,此次海口市五公祠大型修缮保护工程的方案正在论证当中,方案将由广西文物保护研究设计中心协助进行论证。待最终方案出炉后,还将上报国家文物局报批,获批后才能开始施工。
海口市文物局局长王大新介绍说,目前,五公祠的文物损害面确实比较多,苏公祠、学圃堂等都需要大面积的维修,但由于园区经费不足,进行大面积全面修复有一定困难。此外,地理空间狭小,如停车场狭小影响游客接待量,没有足够的游客休息地点等,硬件配套设施难以扩展也是五公祠景区的硬伤。
王大新表示,五公祠的文物修复和扩建工作早已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自2010年起便已有计划地展开了各项前期工作。其总体规划为,对五公祠周围的道路进行调整,五公祠周边将另外修建两条道路,将整个景区与商业闹市区隔离,形成城中的一片幽静之地。如此一来,该景区将扩建增加10亩用地,扩建完成后五公祠景区总体规模将达到80亩。
同时,景区硬件配套设施也将得到提升,如古建筑区将会多出游客休息中心,文化展示中心等,其中将定期举办相关文化沙龙与展览来丰富景区内涵,增加游客兴致。而在景区四周的巴伦河和博物馆也将进行整体提升,如利用巴伦河边的空地进行黎锦制作与展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而博物馆经过改善后将能引进更多的文化展览项目。届时,博物馆的现代气息与五公祠浓郁的古典美相互呼应,增添景区吸引力。
- 商品多氛围足人气旺 海口特色农产品走俏冬交会(2019-12-16)
- 海口美兰区灵山镇美庄村乡村振兴工作队聚焦民生工程解(2019-12-16)
- 海口台湾两地共建回流文物交流平台(2019-12-16)
- 全球知商(海口)科创项目对接会在海口举办 8个国际项(2019-12-16)
- 海口市2019年度社科规划课题顺利结项(2019-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