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琼海!

琼海大火村“第一书记”莫钧渊:给因病残致贫户找了“闲”活

移动版    时间:2016-11-24 15:03

琼海大火村“第一书记”莫钧渊:给因病残致贫户找了“闲”活


点击进入专题

  琼海市会山镇大火村“第一书记驻村后:

  还给因病残致贫户找了“闲”活

  路面硬化整洁建了3口水井学校面貌一新

琼海大火村“第一书记”莫钧渊:给因病残致贫户找了“闲”活

(左)在与村民交流养羊扶贫事宜。

  “过去是泥土路,孩子们上学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进教室到处都是泥巴;现在你看,新建的水泥路干净整洁。”10月12日上午,琼海市会山镇大火村火箭小学王东平校长介绍学校变化时喜不自禁。

  近两年来,大火村道路硬化2.1公里,解决了村民出行难;新建3口水井,解决了村民吃水难。这些都是政府扶贫工作带来的看得见的变化。

  村道硬化出行更便利

  村里环村路需要加宽,有两条道路需要硬化……琼海会山镇大火村“第一书记”莫钧渊的工作笔记中详细记载着村民盼望要解决的事。

  去年7月,莫钧渊驻村担任“第一书记”后,走访得知群众需求。从去年8月份起,先后硬化村级公路2.1公里,其中大绞自然村生产道路630米,大火村火箭小学硬板化550米,大火湖村进村硬板化730米,文达园村进村硬板化150米。通往大火一组村道的一座桥迟迟没有验收,村民要绕道通行,莫钧渊多次与主管部门联系,终于在去年底前验收通车。村里自来水水压不足,在水务部门的支持下,分别在大绞自然村、大火村小组新建两口水井。

  校园变美师生都高兴

  位于大火村的火箭小学是会山镇中心学校一所农村公办小学,现有6个教学班,学生110人,其中74名是苗族生。火箭小学校长王东平介绍,如今,校外村道都修成了水泥路,一直通到校门口。学校增设8个分类垃圾箱,门口装上自动伸缩门,宽阔的操场干净整洁,校园变美了。

  王东平还说,学校2栋教学平顶房建造年代已久,每间教室都出现裂缝漏水,莫钧渊书记又在向上级部门申请新建教学楼项目。

  7贫困户5户因病残致贫

  大火村委会全村共6个村民小组,13个自然村,其中有2个苗族自然村。只要是家里有劳动力,有一定数量的橡胶树、槟榔林,大多数都还算过得去。“7户贫困户中5户家庭成员有病或残疾,这不仅要花钱治病,还少了劳动力,要不然不会掉在贫困线下。”大火村党支部书记何子俊说。

  莫钧渊结合实际情况,最终为贫困户何子兴争取黑山羊10只饲养繁殖,为陈春英争取猪仔10头,还有另外几个贫困户各争取到黄牛2头或解决就业,目前已初见成效。

  “我养的黑山羊已经产第三只羊仔了。”10月12日,何子兴高兴地说。

  莫钧渊说,因家庭成员残疾,一家六口仅靠何子兴一个劳动力,帮扶养羊更能给他节省时间做别的劳务活。

琼海大火村“第一书记”莫钧渊:给因病残致贫户找了“闲”活

  这里的村民最盼啥:盼望村里装路灯盼建一个文化室

  “现在路修好了,吃水问题解决了,村民就希望能在村道建设路灯,免得晚上走路黑灯瞎火。”莫钧渊说,走访收集村民愿望时,村民最盼的是把路灯全部装上。

  原来,大火村委会下面的南界村和大火小组在2013年已安装了共24盏路灯,还有4个自然村都没有路灯。大火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何子俊算了一笔账:安装太阳能的路灯每盏约7000元,全村要把路灯完善至少需要装80盏,总费用大约60万元。

  莫钧渊说,建一个文化室也是群众愿望。因为大火一组原文化室年久失修已不能使用,如果有资金建一个文化活动室,配设篮球场、书刊、办公桌、音响、电视等文体活动设施,供村民劳动之余能有个打球健身、唱歌跳舞的场所就好了。因为苗家人都喜欢唱歌跳舞,最缺这种活动场所。

  如有社会爱心企业或爱心人士愿意帮助村民筹建文化室可拨打本报热线966123或者登录南国都市报微信公众号联系第一书记。

  莫钧渊(右)在向村民了解养牛情况。

琼海大火村“第一书记”莫钧渊:给因病残致贫户找了“闲”活

  村民眼中的第一书记

  “他待贫困户像亲人一样”

  村民何君清说,莫书记经常到村民家里走访了解情况,对村民很体贴,群众有困难也喜欢找他。

  何子兴全家6口人,劳动力却只有1人。他的妻子三级残疾、大儿子一级残疾,家庭负担重,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这个家庭纳入低保对象还是莫钧渊驻村后才帮助办上的。今年5月,莫钧渊结合何子兴家庭劳动力情况,为他争取到1.8万元扶贫资金买了10只种羊。家里没有羊舍,莫钧渊又组织村干部及村里热心人无偿帮助何子兴建成了12平方米的羊舍。“莫书记对我关照就像对亲人一样。”何子兴说。

  村小组长何书江说,只要群众反映的困难,莫钧渊都是尽力去办,而且是基本都能解决。

  火箭小学校长王东平说说:“我在这个学校教书这么多年,火箭小学破旧的校园面貌只有莫书记驻村后才一件一件逐步解决,他实实在在为学校做实事,我是从心底里佩服这样的驻村干部。”

  勤劳才能摘掉穷帽子

  这大半年来,扶贫工作有喜有忧:可喜的是争取到统战部及镇委镇政府大力支持,对辖区内7户贫困户每户1.8万元扶贫物质的帮扶标准可是一年内摆脱贫困帽子资金的有力保障;忧虑的则是如何确保这7户贫困户不二次返贫……

  由于疾病、残疾、灾难,没有劳动力,是现在农村一些家庭贫困的原因;而不勤劳、想向政府申请低保救助的依赖思想也是贫穷的重要原因……精准扶贫,根本上还是要改变贫困户的生活生产观念,只有勤劳刻苦,才能摆脱贫困的帽子。

  ——摘自莫钧渊日记

  南国都市报记者陈康文/图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409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