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城市琼海:“乡愁”是一份不错的工作
“以前是年轻人跑出去打工不想回来,现在是不想出去。”海南省琼海市嘉积镇礼都村村委会书记黎文儋发现,今年春节后村里不少青年不再外出,在村里各种合作社应聘。
村里占地17亩的兰花基地招聘观光车驾驶员,在外务工的黎耀文回来后就在家门口做起了司机,“也是八小时工作,收入要比外面低一点,但离家近干什么都踏实。”
礼都村是位于琼海市龙寿洋国家农业公园核心区的普通村庄,这里灰砖瓦房,斑驳古井,绿树参天,整个村庄静谧安详,清洁有序。一条两边画着黄线的乡村旅游公路穿村而过,不时有岛内外的游客跑来观光。
2000年博鳌亚洲论坛落户后,琼海渐渐为世人知晓,“可是论坛年会车队从村外公路年年开过,好像和我们没什么关系。”黎文儋说,村里一直两季稻一季瓜菜,农民收入低,村庄脏乱差,年轻人纷纷离开。
礼都村遇到的问题不是个例。城镇化道路应怎样走?
2013年琼海提出了“田园城市”的发展战略。琼海市委书记符宣朝介绍说,该市以“不砍树、不占田、不拆房、就地城镇化”为原则,在保存农村田园风光和自然生态的基础上,各个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让市民感受农村的田园气息,让农民享受城市的生活品质,如今“城在园中、村在景中、人在画中,百姓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起乡愁。”
黎文儋出门求学。台湾的生态休闲农场给他启发:“为什么不能利用博鳌亚洲论坛,结合村里实际做观光和休闲农业。”泰国的特色水稻给他启发:“我们的田洋也是每年过水农地,肥沃的有机质也有助于种植高品质大米。”新加坡优异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给他启发:“我们村里的田园风光、干净空气、有特色的清洁老屋本身就会很吸引游客啊。”
有了发展思路,礼都村热闹起来,村里成立了各种合作社,由传统农业向观光和休闲农业转型,土地也一季花海一季观光稻一季瓜菜地高产出式轮作。今年春节,村里兰花基地、草莓采摘园、格桑花海吸引了大批岛内外游人,几个农家乐和咖啡屋也应运而生,原来在外开餐馆的福嫂把“福嫂农家菜”开回了村。
村容村貌发生了变化,村道两边由村民出工种上花树,建了十多个天然湿地污水处理池,村民生活污水经沙土自然过滤,流入荷花池;每隔几百米就有垃圾收集站,“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
“花海种格桑花,村子里种草莓,有我的主意。”33岁的陈玉芳从深圳打工回来做了多文村的妇女主任,带领村里三四十个姐妹发展种植,有外出务工经验的她通过新媒体为村里做宣传。
农业技术员符永广没想到会被村里招聘回来工作,更没有想到靠技术就能够入股分红干事业。他负责整个兰花基地的技术工作,每月3000元(人民币)工资,去年半年就分红一万多元。
塔洋镇的七星伴月景区,是以半月形的龙起湖为核心,由鱼良村委会的7个自然村环绕而建,整个景区椰林婆娑,翠绿环绕。塔洋镇副镇长秦蕾从厦门大学研究生毕业应聘来琼海,“市里提出把乡村建成公园,我们就和村民一个村一个村梳理自己的特色,除了满眼的田园风光,还有庙宇文化、琼剧底子、烧砖瓦窑手艺……一步步建起了属于农民自己的公园。”
如今,几个村联合成立了“余良休闲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整个景区从管理、经营到养护全部托给了合作社,农民收入也从单一生产性收入,变成包括休闲农业生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分红收入共五种。家家户户入股,全民共享红利。
在琼海,“乡愁”是一份不错的工作,有一处属于自己的房子,和家人聊天散步,呷一杯海南“歌碧欧(黑咖啡)”,一起看花开花落……
符宣朝说,琼海追求的是一种幸福的发展方式,“整个城市就是5A级景区,农民在劳作、市民在休闲、游客在观光。生活其间,笑意写在脸上,幸福发自内心。”(中新社记者 关向东 王子谦)
- 专家建议只有救楼市才能救内需!(2023-05-27)
- 发遍全国的“上门强制枪毙”短信(2023-05-27)
- “星”光陨落汪海(2023-05-24)
- 美债“庞氏骗局”还能玩多久?(2023-05-23)
- 俄罗斯“献礼”(202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