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报道琼海市新型城镇化模式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琼海市新型城镇化取得的可喜成绩(视频截图)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琼海市新型城镇化取得的可喜成绩(视频截图)
南海网琼海3月25日消息(南海网记者 高鹏)3月25日,中央电视新闻联播以“海南琼海:建风情小镇护美丽村庄”、焦点访谈以“打造田园城市”,对海南省琼海市“不占地、不拆房、不砍树,就地城镇化”取得的可喜成绩进行报道。琼海市新型城镇化模式护住生态环境、拉动社会投资、促进群众收入,使得群众幸福生活指数不断提高。
琼海市在城郊打造的龙寿洋农业公园,涵盖3个镇,嘉积镇多文村就在其中。当地村民黎文福每天在自己田里忙完农活后,回到家里自办的农家乐就变成了大厨,他的农家乐每年可以赚30万元。
原本在外地打工14年,已是某四星级酒店的客房部经理嘉积镇北仍村村民王秋香在2014年初回家开了一家咖啡厅,源源不断的游客让她脸上笑容不断。
出海打渔的潭门镇渔民何世轩如今在镇上开起了海产品工艺店,北漂的王振忠辞职回到家乡潭门镇创业。
北仍村原是尘土飞扬的土路、垃圾遍地、难处理的污水,经过改造后,村里有了骑行绿道、槟榔树下建起了农家餐厅和咖啡屋,原来的脏乱差村庄变成了漂亮的小公园。类似龙寿洋农业公园通过对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环境卫生的整治提高,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等,把各个小村庄连成一体,原本平凡的农业区变成了新兴的旅游区,游客多了,群众收入增加了。
琼海市各村都通了漂亮的泊油路,生活垃圾和污水都像城里一样经过专业处理,有些跑城里才能办的事目前只要在村里的行政服务窗口就能办理。优秀医生到村里坐诊,优秀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农村医疗和教育水平正不断提高。城里的公交车开到了行政村,wifi同样引到了农村。
“潭门镇以前都是坑坑洼洼的黄土路,甚至孕妇都不敢坐车。”何世轩说,他出海打渔几个月回到潭门镇后,黄土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原先的荒地变成了一条通往博鳌的大路,镇上的房子经过装饰后洋溢着浓厚的耕海文化气息。
农民收入的大幅增长,外出打工农民回乡创业,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群众生活越来越幸福,这一切都得益于琼海市“不占地、不拆房、不砍树,就地城镇化”发展战略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
琼海市目前近7成自然村完成了美丽乡村建设,12个镇根据不同的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俗特点被打造成风情各异的美丽小镇。两年多来,琼海市投入5亿元完善了基础设施和配套,拉动社会投资超50亿元,民间投资超30亿元,培育了特色产业。外出打工的6万多人,已经有2万多人返乡就业。近7成自然村完成了美丽乡村建设。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400元,同比增长12%。
琼海市委书记符宣朝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说,新型城镇化一定要符合当地的实际,让城乡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让城乡百姓的生活品质越来越接近,让居民的幸福生活指数越来越提升。在保护生态,敬畏自然和和谐发展的前提下,就地城镇化。
在符宣朝看来,外出打工的群众返乡就业可以解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社会问题,同时是一种调结构转方式的有效的途径。
“就地城镇化让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不止留住了乡愁,还让生活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这种城镇化模式对农民、对政府都是双赢。从表面来看,政府没有从卖地当中获取短期收益,但是这样的改造却收获了民心,打下了根基,是可持续发展的推进新型城镇化途径。”焦点访谈的主持人对琼海市新型城镇化道路评价道。
琼海市潭门镇渔民讲述该镇发生的变化(视频截图)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琼海市新型城镇化取得的可喜成绩(视频截图)
- 文化中国行丨六尺巷:“礼让密钥”背后的秘密(2025-01-20)
- 美味鲜果忙推送 特殊油墨在发光 鄂企“链”出更大朋友(2024-12-22)
- 漳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申报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2024-11-07)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2年新年贺词(2024-09-27)
- 中国当代美术作品展”国际巡展开幕式上的致辞(2024-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