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琼海!

海口首善征程逐浪高 行政审批提速三招治乱见效

移动版    时间:2016-12-10 02:16

  海口市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纪实

  -本报记者曹健 单憬岗 刘贡 邓海宁

  春日的海口,碧海连天,椰风骀荡。一桩桩大事好事喜事犹如报春的花枝,次第绽放,沁人心脾。

  立法保护12万亩全国连片最大的红树林,这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大手笔和大擘画;

  三江农场移交海口,建设国家级红树林湿地公园,这是坚持绿色崛起、提升生态质量的新举措和新思路;

  现代特色农业样板博大光伏农业园开园,东片区交通咽喉新东大桥通车,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产业支撑和设施支持。

  去年5月,省委书记罗保铭、省长蒋定之在海口调研时希望海口在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范例中带头破题,为海南发展注入新能量。

  一年来,海口在建设“四宜三养”最精最美省会城市和海南首善之城的征程上,谋定而动,敢闯敢试,只争朝夕,用争创范例的一系列可喜成就,赢得了百姓认可。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海口作为

  立法保护红树林绿色发展提升市民福祉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第一个以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保护区,生长着全国成片面积最大、种类最齐全、保存最完整的红树林。业界素有“中国的红树林看海南,海南的红树林看东寨港”的说法。然而1990年代以来的水产和畜禽养殖使这里污染严重,环境退化,百姓游客怨声载道,治污刻不容缓。但策从何出?农民的损失怎么补偿?庞大的产业群何去何从?这是横在海口主政者面前的一大难题。

  扛起生态担当,再难也要治污,以环境质量的改善取信于民。为此,海口以啃硬骨头的精神,展开了一场以治理畜禽污染、实施退塘还林、整治违法建筑、修复生态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整治。目前已关停搬迁9家养猪场,关停整改8家餐饮店,查处整治20家石材加工厂;投入资金5500万元,实施退塘还林2439亩,该工程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退塘还林生态工程,将成为我国红树林生态恢复的典范。

  履行生态自觉,启动立法和改革,打造中国第一红树林湿地景观。3月28日,海口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加强东寨港红树林湿地保护管理的决定》,把红树林湿地的保护面积从5万多亩扩大到12万亩,并实行分区管理和保护;3月31日,三江农场移交海口管理,1970年代围海造田开垦出的近万亩养殖区域将退塘还林,实现40多年后的“绿色轮回”,并规划建设国家级红树林湿地公园,海口市民和游客不久将拥有第二个“万绿园”。

  近期的两则新闻更是体现了海口增绿护蓝的成效,凸显了海口生态质量和人居环境的优势,一是由国家环保部发布的2013年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显示,海口空气质量排名全国之首;二是由央视和国家统计局等发起的《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显示,海口位居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20强之首。

  有市民形象地比喻,东部的东寨港红树林以及周边的四个湿地公园好比海口之肾,南部以火山口森林公园为主的绿色屏障好比海口之肺,随着生态保护效果的不断显现,海口的绿色元气将越来越充足,百姓的幸福感将越来越强。

  统筹城乡发展的海口特色

  布局五度空间演丰示范镇率先破题

  新型城镇化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和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常住人口217万的海口,主城区外有17个镇52.84万农村居民,主城区内有生活在棚户区和城中村的51万居民,城镇化面临复杂情况,考验着执政者的决心和智慧。

  省委常委、海口市委书记陈辞认为,新型城镇化不能造“新城”、“摊大饼”,也不搞遍地开花,而是要贯彻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就近就地原则,统筹谋划,科学设计,确保正确的方向,避免走弯路,留下难以弥补的缺憾。

  为此,海口提出了构建“主城区—卫星城—生态乐居小镇—新型农村社区—美丽村庄”五级城镇化体系。即加快主城区棚户区改造,完善和提升中心城区的功能以及防灾减灾能力,破除城市内部“二元结构”;将主城区周边具有一定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中心镇发展成为卫星城;远离主城区的建制镇则依托各自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打造成为各具特色的生态乐居小镇;创建新型农村社区,合理配备一定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引导农村居民适度集中居住,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保留一大批有良好自然历史风貌的自然村,建设美丽村庄。

  去年8月18日,演丰示范镇建设项目正式开工。按照“红树湿地、海上森林、生态演丰、乐居小镇、绿色生活”的定位,以现代农业、红树林生态旅游及养生度假产业为主导产业,带动农民逐步告别以往不利于红树林保护的养殖业。目前,示范镇建设已完成投资十多亿元,演丰镇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完工,一批产业项目成功落户,瑶城新型农村社区基本建成。

  3月31日,由大公司带动,村集体参股和吸收当地农民打工的红树林乡村生态游项目和博大农业产业园项目启动,示范镇的两大产业支撑略显雏形。这预示着以前靠养鸭和捕捞业生活的当地农民,将改变世世代代的营生模式,成为开着环保电瓶船,带着国内外游客到东寨港深呼吸的乡村导游,或是向游客贩卖当地特产的小摊主,或是在光伏兰花基地打工的现代产业工人。

  在博大基地承包文心兰种植的瑶城村村民黄欢春去年赚了20万元。今年他又当上了小班头,如今既有土地入股的收益,还可以领工资,以后还想更大规模承包。“新型城镇化让我的生活、就业、个人发展实现三级跳。”黄欢春说。

  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海口路径

  行政审批提速 领航琼北扛起省会担当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海口的深化改革从阻碍城市发展的行政效率不高、省会城市发展辐射不够等问题入手。

  为解决办事群众反映强烈的集中审批后仍旧遭遇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问题,海口下决心进行了以事项缩减和流程再造为主要内容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目前全市行政审批事项由1019项减至306项,核减率70%,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名。

  市长倪强表示,海口将探索“负面清单”管理,2014年行政审批平均时间要在去年提速30%的基础上再提速15%,再下放30项审批服务事项到各区。到2015年,全市各级行政审批服务事项比2013年减少或下放三分之一以上,平均审批时间提速20%以上。

  投资环境的改善直接体现在招商引资的效果上:去年海口赴长三角招商,与绿地集团、恒大集团、保利地产等21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总投资超千亿元,为海口的产业、民生和未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项目基础。

  海国投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总监肖家伟对海口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来的巨大变化深有感触:2008年他参与拍卖的一个烂尾楼项目,验收花了14个月,大年三十还在跑审批,而他们公司去年11月建设远航大厦,报上材料后第3天就通过了市政务中心的项目行政审批。

  如何发挥省会城市对周边的辐射,扛起“长子”的担当?通过深化改革,海口在对琼北港口资源和旅游资源的深度整合上作出了探索。

  去年,为解决琼北港口货运小而散、效益低的问题,海口与洋浦签订海口港—小铲滩码头整合合作协议,将进一步优化两港资源配置,协同服务琼北航运市场;为改善海口长期处于旅游通道的尴尬状况,海口与周边7市县联手促销,推出“到琼北过大年”等活动,今年春节7天海口接待游客89.23万人次,同比增长52%,琼北旅游今年终于热起来了。

  现代社会治理的海口追求

  三招治乱见效 网格化提高政府服务效率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422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