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琼海!

海口龙塘制陶 远去的千年盛景

移动版    时间:2017-02-25 01:16

  海南“景德镇”:

  龙塘制陶 远去的千年盛景

  

海口龙塘制陶 远去的千年盛景

  海口龙塘镇文彩村75岁王科干老人在制作陶器。

  

海口龙塘制陶 远去的千年盛景

  海口市龙塘镇文彩村,88岁高龄的制陶人林诗第。

  

海口龙塘制陶 远去的千年盛景

  龙塘制陶人吴淑喜夫妇在制作炭炉。

  

海口龙塘制陶 远去的千年盛景

  老艺人林诗第制作的刷木薯粉陶器。

  

海口龙塘制陶 远去的千年盛景

  王科干老人为记录龙塘制陶曾经的辉煌,制作了一个陶罐,并将制陶艺人的姓名刻录在陶罐上。 本版图片均由海南日报记者宋国强摄

  文/海南日报记者 郭景水 见习记者 张婷

  直到今天,走在海口市琼山区龙塘镇的街道上,来访者还能够轻易找到“制陶”的痕迹: 部分村民的房屋围墙,用陶缸砌成;居民的房前屋后,可以看到丢弃的陶缸、陶罐残片;已经停产的龙塘陶瓷厂,部分厂区依然还在闲置……

  从宋代开始,龙塘制陶业发展延续到今天,曾有“龙塘陶雕耀琼州”的美誉,亦有人将龙塘镇称为海南的“景德镇”。上个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龙塘镇的文彩村、永巩村的制陶匠人一度超过200人,手、脚——龙塘制陶靠的就是全手工操作,手工拉出一个又一个惟妙惟肖的陶品物件。

  昔日龙塘制陶人完整产业链

  “历史祖传近千年文彩村永巩村陶瓷手工作坊场地图案”,刻在一个半米高的陶缸的口沿边:蜿蜒的南渡江畔,“王书本、王运广、王运空……”在陶缸的缸体上,刻着龙塘镇将近200个制陶人的姓名,以及数十个窑洞的简笔画。

  这是海口市琼山区龙塘镇文彩村74岁的制陶人王科干,它是龙镇塘传统制陶手艺最后的传承者。耗费精力专门烧制出来一个“龙塘制陶场景缸”,“在手工拉出来缸体之后,我在缸体上刻上这些名字,花费了10天的时间,之后送进窑洞烧制。”王科干想把自己儿时“龙塘制陶的盛景和人物记录下来,从而传之后世”。

  王科干老人向记者回忆:上个世纪50年代他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制陶的时候,文彩村、永巩村大概有200名制陶人。“那时候,三五个制陶人就是一个制陶工地,每天都在工棚里用手拉制陶半成品。两个村有五个烧陶用窑,最长的窑体有20多个窑洞”。

  王科干说,当时龙塘制陶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第一步原土供应,南渡江上游专门有人负责挖高岭土,然后装船顺江而下,制陶工地的匠人挑着扁担,从渡口将高岭土挑到工地上;第二步原土调和,制陶人将高岭土和一定比例的细沙、石英砂,加水进行搅拌,人光脚踩上反复进行踩剁,至少踩一天的时间;第三步进行手拉陶艺,拉出各式各样的陶罐形状,然后晒干;第四步将晒干的陶品装入窑中,进行烧制;第五步是销售环节,专门有人来到龙塘,将陶品拉到外地。

  “那时候,每一个制陶的工地只是负责制陶,制陶原土、销售陶品专门的人来做,我们根本不用操心,他们都会主动和每一个制陶工地进行联络,确保原土供应和销售。”说起制陶情况,王科干的语调明显上扬:到了1955年,制陶工地组成了合作社,后来成立了陶瓷厂。“大家都进入厂里,变成了制陶技术人员。”

  制作工艺:

  手工做出陶器半成品

  手工是龙塘陶艺的精髓所在。在王科干的工地,如今还存着大大小小数千件的陶成品,一个窑洞里存放着数百个陶碗的半成品,还没有经过烧制。上千件的陶成品中,有酒缸、花盆、烛台等等物件。王科干制作的最大陶器酒缸,需要两次烧制。

  “第一次手工拉出来一个陶缸之后,进行晒干,然后在陶缸的外面继续进行拉陶,两次拉陶的中间部分是空的。”王科干专门向海南日报记者描述了陶器酒缸的制作工艺,外层的陶品还要留出来一个小口,这个小口是酿酒时酒的出口。

  85岁的林诗第眼不花、耳不聋,现在依然可以娴熟地制陶。林诗第的“制陶工地”在龙塘镇南渡江边,两间存放陶品的房间,存放着上百件的各式陶罐。

  2015年3月13日下午,海南日报记者走进两间房屋发现,林诗第老人的制陶手艺非常精巧。一个陶罐只有一只伸开巴掌的大小,但是陶罐却有着凸凹明显的“身姿”,以及细腻的“耳朵”,手工非常细腻,让人不禁有巧夺天工的感叹。

  陶制品的制陶过程,看起来又非常简单——就是老人在旋转的石板上,对着一块高岭土,用手慢慢地拉出来各式形状,最多再用一个辅助的铁片、竹签等小工具。

  “镇里的陶瓷厂开办的时候,我们制作的陶制品要销售到文昌、琼海、定安等市县,是一个陶制品的输出地方。”王科干如是说。

  做乡村卖得动的

  半手工陶品

  49岁的吴淑喜,已经在龙塘镇上从事了多年的制陶生意。说吴淑喜做的“生意”,是因为他的制陶流程有了更多的机器参与,同时吴淑喜生产出来的陶成品一直在批量售卖。在吴淑喜的工棚里,海南日报记者看到,高岭土、细沙的搅拌过程已经不是王科干的“全部用脚踩”,而是有了专门的机器。

  吴淑喜生产较多的蜂窝炉,是用模子生产出来的。吴淑喜拉出一块搅拌了细沙的高岭土,填在模子里。拉动电闸开关,模子底座迅速地旋转起来,他用手在模子里细细地拉着,一会儿的功夫,一个蜂窝炉的陶半成品出炉了。

  “我今天上午专门到府城的多家饭店联系,又订了一批蜂窝炉。”3月13日下午,吴淑喜高兴地告诉记者,陶艺对他来说,完全是谋生的手段。“靠着售卖自己做的陶品,我供了两个孩子读书,现在大孩子已经毕业参加工作了。”

  做一名有影响力的制陶艺人,显然不易。每一件陶品的制作,都要兼顾美观性和实用性,这样才能在乡村卖得动“手工陶品”。“必须做老百姓日常生活和他们做小生意当中使用的陶品。”吴淑喜这样分析自己的“生意经”。

  “制作薄一点儿的陶器,就要使用硬一点儿的高岭土;制作厚一点儿的陶器,就要使用软一点儿的高岭土。”王科干这样透露着“制陶秘诀”,结合养螃蟹的经验,他专门制作了养螃蟹的罐子,罐体上有数个通气孔,这样罐体在放了螃蟹之后,在绳索绑了之后放入水中,受到养殖户的欢迎。

  老制陶人的孤独坚守

  林诗第老人没念过什么书,却懂看图纸。“客户提供图,就能做出想要的东西。”林诗第说,曾有外地的陶艺园老板请他专门去制陶,老人从和泥到烧陶的完整工序全部驾轻就熟。他的儿子已经当了爷爷,但是做的是和制陶毫不相干的事。

  “我想教,但小孩都不愿意学。”林诗第老人说,他不喜欢打牌,又做了几十年的陶,不做不习惯。

  在龙塘陶瓷厂工作的时候,王科干曾经先后到广东汕头、河南洛阳等地,参观考察制陶,“尽管是20年前,人家那里都已经全部使用上了机械化,我们这里依然还是手工。”说起龙塘制陶,王科干老人幽幽地说,那时候就是感觉——人家的我们学习不了。

  在林诗第、王科干的工地,记者都注意到,除了手工拉陶,两位制陶人也都制作了不少的模子,特别是烧陶比较多的陶碗。

  “大批量生产的陶碗,就会用石膏做成模子。”王科干说,就是使用模子,也要有人工来完成。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467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