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海之窗网最新报道 (记者:姜文山 文小丹)琼海是海南著名的侨乡之一,那些在遥远异乡漂泊的“番客”们,经过披荆斩棘的奋斗而功成名就之后,出于“衣锦还乡”的愿景,大都会携金带银回乡建屋。于是,琼海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许许多多风姿卓绝、蔚为壮观的华侨大宅。
经过近百年的风雨洗礼,这些当年的富商宅院,大多已经风华不再。但它们仍以其雄伟壮丽、气宇轩昂的外型,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世人侧目,并通过那些斑驳的院墙、残存的窗台,引发人们对当年繁华烟云的遐思和追忆。
黄氏民居 南洋巨商建起的乡村城堡
琼海市中原镇,上世纪50年代曾是乐会县政府所在地,素有“琼海南部商埠”之称。其下辖的杏园村,矗立着一座由琼海市华侨三大巨商豪宅之一的黄实甫生前在家乡建起的大宅,它用磅礴的建筑实物诠释了当地“华侨之乡”的盛誉,也见证了黄氏一族一段巨商的荣耀。
行走在仄长的杏园村巷道,一堵高大深长的青砖院墙闯入眼帘。随行的向导告诉记者,这座由院墙围起的两层建筑,就是大名鼎鼎的黄实甫故居。转过侧面的院墙,来到黄实甫故居的正门,抬头细看,整个建筑呈长方形,骑楼式的造型带有浓郁明显的南洋印记,那些不知名的植物恣意萦绕在高大的廊柱之上,紧密的格局、落魄的景象让整个建筑看起来很像一座荒废的城堡。
推开那扇半掩着的木门,进入这座巨商大富营造的豪门大宅,只见院内景象更显破败,那些浸淫着马六甲海雨腥风的地板瓷砖尽管色彩仍然鲜艳,但在砖缝中野蛮生长的杂草挤压下,已大部分脱落。踩踏在地板上发出的咔咔响声,更像是行走在一堆瓦砾上,让人心生不忍。整个宅院分为四进,有三个天井间隔其中,楼层上下格式布局大体相同,四进正屋大门相通连成一体,每间正屋与大厅之间并不筑实墙,而是用格木栅造门框和窗棂给予区隔,那些布满了苔藓的格木窗台和已经残缺的木式神龛,都雕刻着花样繁多的精美图案,细节中依稀可见主人的豪华手笔。二楼的正屋和所有横屋也是全部相通,正屋和正屋之间,用水泥铸灌成的地板把整个二楼全部连成一体,不管由哪个位置踏足二楼,都可串通所有门户。
据向导介绍,整个黄氏大宅,共有82间房间,116扇窗户,堪称一座隐藏在乡村的豪门府邸。站在二楼栏栅边居高临下凭栏远眺,大宅前面就是一片槟榔园,碧涛起伏送来清风阵阵,远处的村落美景如画,身后是曾经院富丽堂皇的大宅,美轮美奂的感受让记者多少能体会到主人建屋的良苦用心。
一座豪门总有一段故事。黄氏大宅的现状虽然破败不堪,但掩盖不了主人当年创下的辉煌。据黄氏同村族人提供的家谱资料显示,大院主人黄实甫在上世纪初期在新加坡开办了“阜安”商号,随后又分别在海口、嘉积、中原开设了“侨安”、“汇安”、“捷安”等商业机构,经营范围包括汇兑、船票代理、日用品贸易及煤油销售等。其中,“阜安”特制的雨伞曾一度畅销中国及东南亚各国,成为一大品牌,为黄实甫一家奠下了雄厚的经济基础。随后,黄实甫还在新加坡购置土地,建起了生产“东方”汽水的现代化工厂,又投下巨资开办垦殖园,经营橡胶及油棕。商业版图不断扩大,让黄实甫成为了东南亚耀眼的商界巨子。
1933年,家业丰隆的黄实甫开始联合其他三位兄弟在家乡杏园村营建这座占地近千平方米的宅院。由于当时海南物资缺乏,为了建造这座中西合璧的大屋,黄实甫兄弟几人用轮船将建屋所需的水泥、钢筋以及坤甸木从南洋一带运回。记者注意到,在已经脱落的水泥天花板上,还能看到建房浇灌水泥时铺垫用的英文报纸,在岁月的洗涤下已经破败的黄氏大屋,仍不忘记用零碎的物证向人们展示主人曾经的南洋贵气。
据杏园村的老人介绍,当年这栋大屋在方圆十里内都算是首屈一指的气派建筑。在抗战时期,盘旋在琼岛上空的日军飞机注意到了这栋规模宏大的建筑,以为是政府机关的所在,于是瞄准这栋民宅,投下了数枚航空炸弹。经此一劫的黄氏大屋并没有就此否极泰来,可恶的日本侵略者又在进村扫荡的时候,顺手牵羊地将屋内的名贵家私洗劫一空。这栋屡遭劫难的华侨豪宅,也在历史变迁中成为了见证日本侵略者暴行的遗物。
王氏大院 一座古朴雅致的民间庄园
记者来到琼海市中原镇东面的仙寨村时,正值艳阳高照的午后。然而,村里绿树成荫的环境、村前荷池蛙鸣以及从古朴民居中传来的优雅琴声,让人在心旷神怡之时完全忘却了远途的劳累。仙寨村,看来确实是村如其名。
在正对着村前荷花池的边上,有一座两层高的阁楼式建筑,这里就是王氏大院的头门。门前栽有几株槟榔及整齐的花木,让人一看就知道这座宅院仍有人在打理。在守屋老人的招呼下,记者一行进入院内。作为大院头门的西式阁楼,其下却别具匠心设有一道玲珑剔透的中式屏风,这道屏风除了起到遮挡视线、保护内院私密的作用,还可以在贵客临门时,当成中门一样打开以示隆重。
院内的房屋布局主要由三排三间正屋、一排一贯到底的横屋及院落天井所组成,大院的主体建筑是一列三堂纵进布局的砖木瓦房,按照民间的习惯分别称为前堂、中堂、后堂。前堂一般是接待客人和宴请朋友的礼仪场所,因此主人在这里花费了不少的功夫,不但建起了精美的拱券造型,还非常罕见地用上了大块的白色瓷砖装饰墙面,力争将高贵雅致的气质展现给前来拜访的客人。中堂与前后大屋相通,光线通透,不论是向上看还是往下回首,目光都能一览无遗贯穿全局。后堂是大院最主要的部分,这里不仅是祭祀祖宗神灵的场所,也是长辈或主人居住的地方,在神龛下,房屋主人的画像高挂其中,祭祀用的八仙桌及太师椅等让这里有了一份神圣的感受。
说起这座王家大院的来历,守屋老人指着客厅墙上的黑白老照片告诉记者,主人名叫王业珍,不到20岁就远渡重洋到马来西亚谋生,后来在当地开设了“锦和信局”,经营钱庄汇兑的业务。发了洋财的王业珍在1927年寄钱回乡,建造了这座中西合璧风格的宅院。“本来主人还想在旁边再建一座这样的宅院,但日本人登陆后就没有了下文。”守屋老人这样告诉记者,“为了建这座房子,光是备料就用了足足3年时间。房屋建好后,主人也没有回来过。只是在解放前,他的儿子回乡结婚时暂时住了几天。一直到最近这些年,他们的后人偶尔会回来小住几天。”作为房主的远方亲戚的老人在受托看管这座大宅之后,将这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还在院内种上了各种花草,花红柳绿间,古老的宅院不但多了一道养眼的风景,也多了一份生气。
在大院的东面,还有一排平顶横廊的横屋。一体绕抱的横廊将整个院内分散的建筑群连成一个紧凑的整体。记者注意到,横屋与堂厅之间留着窄小通道,经守屋老人介绍,这条窄狭的通道是专供家中女眷及佣人行走。由此看来,虽然房屋主人有着海外的生活经历,但“男尊女卑”的旧社会思想还是在他建造的宅院中暴露无遗。
离开王家大院前,记者登上横屋的二层回廊,从高处一览前后景致。身后的青砖灰瓦,透出古朴无华的诗意。金秋时节的村前荷池,那些曾经鲜艳一夏的映日荷花已经初露枯容,就如这深藏在宁静乡间的大宅,虽然曾经有过辉煌,但也不可避免地在岁月更迭中渐渐地老去,只留给人们无限的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