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海红色娘子军老战士仅3人健在
琼海之窗网最新报道 (记者:姜文山 文小丹)
健在的红色娘子军:王运梅(左)、潘先英(右上)和卢业香 照片摄于2009年
近年来,琼海倡导和弘扬的“三色文化”对吸引投资和旅游观光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秀美的万泉河——绿色的生态文化、独一无二的红色娘子军——红色的革命传统文化、著名侨乡与博鳌亚洲论坛——蓝色的改革开放文化构成了今天海南著名侨乡琼海市的特色文化品牌,这“三色文化”被称为琼海市吸引投资者与奔向小康社会的“三驾马车”,侨乡的琼海人都因为手中有这三张“王牌”而骄傲,也因着这三张“王牌”而信心十足。
然而,琼海红色文化主角——红色娘子军,让琼海人民倍感骄傲和自豪的红色娘子军女战士们,却因为年事渐高,一个个悄然离开了我们。记者日前从琼海党史研究部门了解到,琼海目前依然健在的红色娘子军女战士,只剩下三位,而且都已经是接近甚至超过百岁高龄。她们是:103岁高龄的王运梅、98岁的卢业香以及98岁的潘先英。
根据琼海党史办谢才雄主任回忆,1985年8月1日建军节这天,琼海市举行了盛大的“红色娘子军塑像揭牌仪式”,当时参加揭牌仪式的琼海红色娘子军女战士多达48名。从谢主任提供给记者的当年出席揭牌仪式的部分娘子军女战士的合影来看,女战士们当时依然表现出英姿飒爽的巾帼英雄风范。
到2009年初,健在的红色娘子军剩下6人,记者曾经在琼海阳江镇政府的协助下,跟踪拍摄下这6名女英雄的当时肖像。她们是:
“——中原镇仙村的卢业香。卢业香1914年生,一排一班班长,参加过‘沙帽岭战斗’、‘拔除文市炮楼’等一系列战斗,在沙帽岭战斗中,被敌军刺伤并烂掉了右中指。她养育一男儿,生活收入主要是种植橡胶,槟榔、菠萝等经济作物。她于2006患了‘帕金森’综合症,卧床就医,生活不能自理。
——阳江镇阳江村委会大良村的符月雅。符月雅1911年生,参军前是琼崖特委设在文魁岭山下红军医院的公务员,1932年夏第二连成立,她参加了红军,成为二连三班战士。解放后文革期间,在造反派批斗一连战斗员王时秀、二连指导员庞学莲时,她说了句‘太冤枉人了’的话,被造反派抄家,于是,她带着女儿逃到昌江县亲戚家居住,2002年才回家。
——阳江镇阳江村委会的陈宗琪。1914年3月生,原一连后为而连班长,参加过‘沙帽岭战斗’、‘拔除文市炮楼’等战斗,她养育一男四女,靠种植农作物和发展养殖增加收入,建筑了楼房。因年老多病,她于2005年卧床就医,靠儿孙们牵扶,生活不能自理。
——阳江镇益良村委会下水岭组的潘先英,生于1911年,参加娘子军时曾因年龄不足16岁,因‘没有枪支高’而在征招时被淘汰,但靠她的意志坚定,跟着部队走,后经师长同意先当后勤工作人员,再进入部队。她因前老公被敌人杀死后,与第二任丈夫结婚。生活和睦康乐,日子甜蜜。
——阳江镇岭下村委会顾村的王运梅,1910年生,参加娘子军所有战斗,是当年在母瑞山被敌人追赶围捕时生育‘娘子军后代’,是抱着孩子从军的‘娘子军妈妈’,即在电影《红色娘子军》中背着孩子的原人物。她因老公庞龙鲲逃壮丁到南洋后一生守寡,靠女儿、孙子、外孙女与她共度余生,现在琼海市红色娘子军纪念园生活。103岁的她现能挥笔写自己的名字。
——阳江镇红色村的陈振梅。陈振梅1914年生,娘家在当年中共琼崖特委创建的文魁岭革命根据地,其家父、二个兄哥都是革命烈士,她原是当时‘红军监狱’中的工作人员,娘子军二连成立,她成为二连战士,参加过许多战斗。两个女儿出嫁后,是一位孤老。”
庞启江先生是琼海阳江镇一名干部,也是琼海近年来难得的红色娘子军历史和文化的研究者之一,以上文字是庞先生写给记者的6名娘子军老战士简易生平。他告诉记者,上述6名红色娘子军女战士中的3人已经离世。去年,百岁高龄的符月雅老人上厕所时不慎摔伤坐骨,此后一直卧床,今年2月7日,符月雅老人去世,享年101岁。
另外两位逝去的娘子军女战士是:陈宗琪老人,2010年去世,享年96岁。陈振梅老人,2010年7月离世,享年96岁。
编辑:王海富 赵玉婷 通讯员:汪洋前方报道
- 专家建议只有救楼市才能救内需!(2023-05-27)
- 发遍全国的“上门强制枪毙”短信(2023-05-27)
- “星”光陨落汪海(2023-05-24)
- 美债“庞氏骗局”还能玩多久?(2023-05-23)
- 俄罗斯“献礼”(202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