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琼海!

海南加快推进旅游扶贫 让贫困群众吃上旅游饭

移动版    时间:2017-04-29 17:01

只是一个普通的周末,琼海市会山镇加脑村“哖嗦苗家乐”依然热闹,游客们品尝着五色饭,大快朵颐。“是游客帮我脱下了‘贫帽’。”苗家乐里的帮工冯昌毅从吃低保到“吃旅游饭”,干劲十足。

不管是船桨铁锚的渔家风情,还是青砖黛瓦的田园诗意,亦或是大山深处的黎苗风情,总能吸引大量的岛内外游客前来欣赏游玩,也给乡镇和村庄中的贫困户们带来了改变生活的新希望。

在海南,像加脑村一样,不少农村靠念“旅游经”致富,不少农民靠吃“旅游饭”增收。海南因势利导,抓住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契机,依托旅游产业的带动,积极探索旅游扶贫新路子。

乡村旅游火热,贫困村民鼓起腰包

什寒村曾是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最贫困村之一,这里海拔高、温度低、昼夜温差大,橡胶、槟榔等常规作物无法种植。传统的产业扶贫和补助补贴性扶贫解决不了什寒的根本性问题,村民守着青山绿水却依然过着穷困的日子。为了摘掉贫困落后的帽子,琼中县委、县政府根据什寒当地民俗特色,深入挖掘黎苗文化内涵,策划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产品,通过旅游扶贫试点,促进什寒村的产业融合和创新,紧紧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做文章,让游客充分享受“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自在,也让当地群众吃上了“旅游饭”。仅2016年,什寒村接待游客50584人次。

借力“美丽资源”,农旅融合成为海南乡村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危房改造后的洁白平房外墙,一幅幅惟妙惟肖的绘画引人驻足,说亲、定亲、拦亲等苗家特色婚俗跃然墙上;鹅卵石小道伸向“朋莱湾”,这片万泉河滩俨然是一个冠盖亭亭的河滨休闲园林;清风徐来,虫啾鸟鸣,竹园曲径通幽,引人入胜,不时传出游客射弩的欢笑声……琼海市会山镇加脑村,从一个从前并不为人所知的偏远乡镇,现在却成了许多自驾游客的“新宠”。

往日村民自产自用的土产品如野蜂蜜、山鸡蛋、翻缸酸菜等,摇身一变成了特色旅游商品,村里的苗族青年成为递出名片的老板,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以开发旅游驿站而整村脱贫的“白沙罗帅村模式”、互联网+旅游扶贫的“琼中什寒村模式”、新型城镇化+旅游扶贫的“琼海会山镇模式”……越来越多的乡镇在不断创新旅游扶贫模式。

企业积极参与,产业驱动提质增效

旅游扶贫,除了要依靠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改善当地旅游发展的基础条件外,社会资源也积极参与旅游扶贫工作,不同规模的旅游企业也在探索依靠产业发展带动村民脱贫的新路子。

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在帮扶周边村民的过程中,变“输血式帮扶”为“造血式引领”。景区不仅通过捐资改善周边农村的生活、生产条件,在劳动用工方面优先考虑和安置当地村民,并针对性地为甘什上村和甘什下村村民量身定制“半天务农+半天务工”的弹性工作模式,帮助村民实现家门口乐业,探索出了村企合作的共赢模式。村民年人均收入也从1998年旅游区创建时不足1000元, 增至2015年人年均收入3.6万元以上。

除了就业扶贫和产业扶贫,通过挖掘特色地方文化资源扶贫也成为一大探索。

2013年,五指山妙自然茶业有限公司从云南引进国家茶树保护新品种“紫娟”,种植在五指山市阿陀岭红山乡一带。按照“公司+农户+基地+茶科所”模式,该公司已成功种植“紫娟”茶园200亩,建成了十里飘香的茶叶长廊,形成了茶叶培育、栽植、加工、销售的产业化发展格局,打造出了海南唯一的“野生态超有机雨林生态示范茶园”。“到紫鹃茶的采摘期,一天采摘收入近400元。”红山乡什会村村民王梅霞俨然成了紫鹃茶种植模范,她和十多户村民在茶科所专家指导下,采取林下种植的方式,参与种植“紫娟”,“比种稻谷、橡胶收入高多了。”

而种植在热带雨林里的茶树,更是吸引了不少团队游客前来参观、采摘。村民们借此机会开办农家乐、民宿,销售农副产品,一下子富了起来。“现在有不少游客慕名到茶基地观茶、品茶,妙自然公司下一步将把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相结合,打造海南首个茶文化主题公园。”妙自然茶业董事长徐雪燕介绍,这样一来,村民的收入肯定会逐年递增。

多措并举,旅游扶贫全面推进

大力发展旅游业是加快海南农村脱贫步伐的有力措施。

去年,省旅游委围绕贫困村开展项目策划,积极包装一批风情旅游小镇和乡村旅游项目,其中风情小镇旅游项目17个,总投资446亿元;乡村旅游项目40个,总投资449.46亿元。目前,一批带动旅游扶贫的乡村旅游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如临高溪尾村和新华村打造成和舍镇溪尾村水晶湖生态旅游度假区项目;保亭田滚村已有“中国保亭甘工鸟文化旅游度假区”项目和海南首个五星级休闲房车露营地项目落户。

按照《海南省旅游扶贫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到2018年底通过重点扶持45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和其他特色村镇发展旅游业,带动10万以上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方案提出,以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和开展精准帮扶为主要路径,重点在深入挖掘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潜力,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旅游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推进贫困地区旅游精准扶贫工作,有效带动和促进群众脱贫致富。

“要重视社会组织和专家智库在旅游扶贫中的作用。”省旅游发展研究会会长王健生表示,专家智库要有高水平的项目策划和规划,合理布局,做好市场细分和战略定位,创新贫困地区的旅游经营模式,同时,建立社会组织持续参与的旅游扶贫机制,协调多方力量参与和支持,谋划旅游扶贫中的社区参与、农业旅游产业链的打造、旅游村镇的环境景观建设、旅游扶贫规划单位的长期持续帮扶等。对于旅游扶贫开发,王健生给出了自己的“要诀”:党委政府“主导”、专家学者“主谋”、产业融合“主唱”、社会组织“主推”、市场企业“主体”。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494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