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在北京
今天小新想和大家聊的,是几个河南人在北京的喜怒哀乐。
他们虽不能代表所有在首都打拼的老乡,却足以拼贴出一个个独特的“河南印象”……
长安街东三环CBD夜色。 李前光 摄 图片来源:CTPphoto
河南,又称中州,作为华夏文明的起源所在,自古便有“天下名人,中州过半”之说。
名人多,总人口也多。据大河网报道,截至2015年底,河南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8%;其中常住人口9480万人,居全国第三。
同样数量庞大的,是选择去外地生活的“跨省大军”,如北京就活跃着超过130多万河南人。
求职中的河南人 资料图 韩章云 摄
“地域黑的人,只是对河南人不够了解”
在北京路边卖水果的慧兰,曾是河南留守儿童中的一员。
她的父母于20世纪90年代初来北京打工,只在春节时才回老家和慧兰见一面。
“每次他们回北京,我都很不高兴,但又能怎么办呢?他们为了谋生别无选择。”
中学毕业后,她和几个老乡一起来北京打零工,结婚后和丈夫在一栋低矮平房里租了一个单间。
资料图 中新社记者 任东 摄
这个房间有15平米左右,摇摇晃晃的木头床上铺着图案过时的脏床铺,有时掀起褥子会看到蜘蛛;切割了房间的一条晾衣服用的麻绳,和墙壁上裸露的一截电线交相辉映 ;冬凉夏暖是这个房间的真实写照。
慧兰和丈夫每天凌晨就得起床,忙着进货、拾掇、算账……然后把装满水果的三轮车骑到路边,开始一天长达十几小时的叫卖。
这些年他们挣了点钱,但也无比疲惫。
高批发价、频繁的市场变化、买卖中的琐事……
生活的压力有时甚至让慧兰眼前出现了幻觉,比如橘子上长出翅膀。
资料图 张瑶 摄
除了生存,最让她无奈的,是无法真正融入本地。
除了一些老顾客,她不认识几个北京人,而且,她没有北京户口。
“我们想要个孩子。可没户口,以后孩子上学怎么办?我不敢去想。但每天能和老乡们在一起,我还是很快乐。”
的确,慧兰的街坊几乎都是河南打工者。大家热切地交换一天的见闻,谁家有事就二话不说搭把手。这些温暖,让慧兰觉得生活毕竟是很美好的。
“我不理解为什么有人认为河南人很坏。但我觉得地域黑不算啥,他们只是对河南人不够了解罢了。”
“想让更多人了解河南的文化”
和慧兰一样,外企高管老罗,也是河南人,也没有北京户口。
其实,老罗本来是有机会得到户口的——当年他刚来时,户口名额还不是很紧缺。可年轻气盛、恃才傲物的他,认为自己不能被户口束缚。
结果等女儿出生时,天之骄子老罗才想到孩子上学的问题,傻眼了。
不过和慧兰不同,他有房、有钱。
“我想好了,把女儿送国际学校去,大学就出国。让女儿回老家上学、高考也不是不行,可我舍不得和她分开。”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老罗只关心两件事:挣钱和唱豫剧。前者是为了女儿,后者是为了缓解前者带来的压力。
对老罗女儿来说,无论出国与否,刻苦学习都无可避免 资料图 吕明 摄
经常和老罗探讨豫剧的河南老乡大伟,则早就拥有北京户口。加之孩子成绩好,他很少因为孩子的事烦恼。
因此,他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上。
“这些年一直在尝试,用新潮的方式,把河南传统文化更好地推广出去。”
河南的文化积淀的确深厚,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火药三大技术均出自河南。
历史上还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武侯祠、灵山寺、白马寺、龙门石窟等名胜古迹数不胜数。
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商鞅、吕不韦、李斯、杜甫、韩愈、白居易、刘禹锡、李商隐、岳飞等历史名人也都是河南人。
“豫剧就更不用说了,不少河南人都能唱两句。”
大伟所言不虚,毕竟豫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 、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被西方人称为“东方咏叹调”,自然也是河南人心中的骄傲。
资料图 中新社记者 张道正 摄
他尝试过的文化推广办法五花八门:制作并上传豫剧音乐视频,和年轻网友一起探讨;帮助一些导演把反映河南文化的纪录片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在一些活动中cosplay(角色扮演)一些古代河南名人……
前不久,大伟在河南日报上看到:“……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占GDP比重突破3%,文化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这让他很兴奋。
“传播中原文化是件很有价值的事情。我作为河南人,工作之余愿意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
同时,他也想借文化让那些总是黑河南人的网民更全面地了解河南。
“脚踏实地,就能像岳云鹏一样成功”
在一个小区当保安队长的王大嘴,同样为老家河南的文化而骄傲。
他喜欢看河南台的《文化中原行》和CCTV5的体育比赛,每次刘国梁这样的河南籍明星出现时,他就跟旁边人说“这是我老乡。”
前阵子《人民的名义》热播,老戏骨河南人张丰毅再度“走红”,王大嘴也颇自豪了一阵。不过因为太忙,他其实没有完整看过这部剧。平时最方便的娱乐方式,是戴着耳机听相声。
河南相声演员岳云鹏,自然是他支持的对象。
“小岳岳的成功意义很大。说明脚踏实地、勤俭朴素的普通河南人完全能成功。”
岳云鹏 资料图
“河南地少人多,不脚踏实地、勤俭朴素,能养活这么多人口吗?以前兰考县书记焦玉禄不就是代表?”
当初刚来北京时,王大嘴在建筑工地上当工人。不过很快就不干了,因为碰上了一波楼市降温。无业的他想起自己喜欢豫菜,干脆壮着胆子用以前打工攒的钱开了家小饭馆。
起初家人一致反对他这么挥霍辛苦钱,不过这个倔强的河南汉子还是选择相信自己的感觉。
“不是说中国在朝消费型社会转型吗?我也算赶上潮流了吧?”
豫菜不在八大菜系里,但也历史悠久、声名远扬。
据人民网报道,历史上毛泽东共光临过河南宾馆两次,在河南宾馆餐厅品尝过黄河鲤鱼。
1973年10月,周恩来陪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来洛阳参观,品尝了著名厨师王长生、李大雄制作的燕菜,两人食后同声称赞。因菜中雕有牡丹花,故周总理风趣地称之为“牡丹燕菜”。
豫菜 资料图 中新社记者 王中举 摄
王大嘴虽然没有人家大厨的功力,但河南风味的家常菜还是不在话下。没日没夜地操劳一阵子,居然生意还行。
可他这时却又做了一件出乎人意料的事:把生意交给雇来的经理打理,自己带着几个老乡干起了小区保安,想多挣一份钱。
明明生活已经不错了,为什么还去打份工?
原来大嘴的父母前些年就开始身体不好,但异地就医带来了许多额外的花销和麻烦,况且王大嘴租的房子是个单间,空间太小。于是两位老人最终回了河南老家修养。
没能把老人留在身边照顾让他心怀愧疚,不过他很乐观。
“不是将来全国医保都联网了吗?异地就医的医保问题,未来肯定能彻底解决!在北京市区买房子我估计是没希望了,可是努力几年,在北京周边买个小点的还是有戏的吧?”
资料图 患者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新农合转诊窗口进行咨询 韩章云 摄
平时生活中遇到了难题,他还会去“河南人之家”这样的服务机构寻求帮助。
北京的“河南人之家”是由政府主导成立的,位于丰台区一条小巷里。诸如孩子在京怎么上学,看病能不能异地报销,居住证如何办理以及各类法律、就业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咨询。可以说是起到了服务和凝聚在京河南人的作用。
“也许有一天,类似的组织能帮我们解决……更大的问题?
王大嘴心里怀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模糊希望。
编辑:顾浩楠
- 习近平同美国副总统简短交谈(2022-11-20)
- 习近平继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2022-11-20)
- 从疫情发生地返回是否要隔离?权威回应来了(2022-11-20)
- 新华社评论员:既要整治层层加码,也要防止放松防控(2022-11-20)
- 习近平同泰国总理举行会谈(2022-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