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和炮 | 弹药军火哪里来
今天的儋州大石山附近,就是闻名遐迩的热带农业科学院。而在抗战后期,这里却是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四支队的游击区。
1944年初夏的一天,大石山上空突传阵阵机枪声,原来是美军和日军的战机正在空战,不久日机冒烟掉下来。迅速赶到的当地抗日群众与第四支队警卫排一起,在一堆冒烟的破铜烂铁中拆下了一挺崭新的航空重机枪。
然而,该机枪发射子弹靠电流控制,并非普通的人工击发。支队长马白山和机械师反复琢磨,1个多月后终于将其改成人工击发;然后很快又研制出配套子弹。马白山警卫员符振丰回忆说:“这挺重机枪被四支队看成是命根子,立下无数战功,简直成了‘镇军之宝’。”
“琼纵是在远离中央、远离主力的情况下坚持孤岛长期抗战。”省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研究员邢诒孔分析说,敌人对琼纵实行海上封锁,武器弹药和其他物资运不进来,中央想支持也很难,斗争特别艰苦。
那么,琼纵是如何获得枪炮弹药的呢?据《海南省志·军事志》记载,琼纵武器装备的来源,起初是依靠发动民众捐献和向社会购买;后来主要从战争中缴获武器来装备自己,上述重机枪就是一个好例子;琼纵还建立军械厂,采用土办法制造和翻新少量的枪炮弹药、地雷和手榴弹等。
群众持续捐献
1927年4月26日,中共琼崖东路部委书记雷永铨在琼东县良玖仔山林中召开紧急会议,提出集中农村民间所有枪支,迅速组织革命武装。会后,革命者迅速地广搜枪支,一方面利用农民自卫军的枪支;一方面收集或购买分散在民间的枪支,其中很多是群众捐献的。
“他们一共搜集到步枪300余支,短枪40多把,为建立革命武装打下基础。”原琼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陈锦爱研究认为。革命队伍创立之初,不管是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时期,发动民众捐献枪支都是琼纵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据琼纵老战士符英华在《澄临儋抗日政权工作的一些回忆》中记载,抗战中临高多次开展群众献枪抗日活动。1941年成立的独立总队四支队三大队是由临高两个独立武装中队组成的,200多人的枪支弹药全是捐献的。
“接下来我们又在临高各地发动捐款献枪,群众热情很高。”符英华回忆道,在新盈、东英有些渔民连准备结婚的钱都捐出来,有些妇女在献捐会上当场摘下金耳环捐献。不久,临高就重组县武装基干大队,约300人枪。
琼崖革命根据地民众捐献枪支弹药的运动,其特点是时间长、捐献的物资多。这不仅解决了部队成立之初的需要,也是之后弹药消耗的重要来源。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的“一弹运动”,即号召每人捐献一颗子弹给部队。
据《中国共产党海口历史》记载,1949年初,琼山县、琼澄县广大解放区开展了“一弹运动”,群众热烈响应,有子弹的出子弹,没有子弹的出钱。每个乡平均捐子弹七八百颗,有力支援了部队。
想方设法购买
整齐的火山岩地砖、古典雅致的装饰,海口古老的居仁坊经过“双创”洗礼,焕发新生。往来的游客却很少有人知道,居仁坊及其附近曾有多个地下联络点,在战争年代承担着为琼纵购买和转运军火的重任。
想方设法购买枪支弹药,是琼纵持之以恒开展的工作,其中大多是在府海地区进行的。
“为了购买、转运军火,我地下工作者谱写了一曲曲英雄战歌。”原府海特区委宣传部长徐清洲曾撰文《解放战争时期府海地区的地下斗争》,详细回忆当年的情景——
琼崖军民长期孤岛作战,武器弹药十分缺乏。中共琼崖区委一方面自办军工厂,生产一批武器弹药,一方面设法通过府海地下工作者从敌人手中购买军火。1949年4月,从大陆溃逃到琼崖的国民党军有10多万人,大肆进攻革命根据地。琼纵浴血奋战,武器弹药更缺乏,必须继续大量购买军火。
地下党员王山、陈友、郑苓等人精明能干,胆略过人。他们身着西服,跑茶楼、上酒馆、挤戏场,同国民党官兵谈生意、打麻将、“交朋友”,先后从驻海口的军警、中统、自卫队、机场、32军等单位买到大批枪支弹药,包括一门迫击炮。买到的军火大多数被藏到了居仁坊8号、居仁坊2号、新民西路76号等处的联络点,等待转运。
买军火难,运军火更难。地下党买到军火后,先储藏于转运站,伪装后用汽车分别转运到东中西各路部队。为瞒过敌人,他们把军火夹在腌制萝卜干的缸里、埋在月饼箱子中、藏在煤油桶里……有次在大英山,敌人要强行上车检查,地下党员卢藻阳把事先准备好的小孩尿布铺晾在藏有军火的货物上,同时捏哭孩子。敌兵见了尿布,又被小孩的哭声闹得厌烦,只用铁钎轻轻地戳一下装载货物的箩筐,便骂骂咧咧地跳下车去了。
就这样,仅1949年府海地下党就从敌人那里买到并转运给琼纵子弹数十万发,还有大批枪支武器和雷管炸药,甚至包括紧缺的无线电发报机。
敌军“义务运输”
在《英勇抗日 威震琼南》一书中,记载了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三支队在陵水的一次精彩歼敌故事。
那是1943年,日军以陵水县隆广乡白石岭驻地为中心点,强迫数千名民工修路,每天派出一个班监督民工。独立总队第三支队决心歼灭这支日军,便由第三大队派战士假扮民工混入修路队伍侦查。
12月19日凌晨,第三大队七、九中队赶到公路两侧埋伏。7点多钟,日军大摇大摆地走进伏击圈。只听一声“打”!立刻响起一阵激烈的枪声、手榴弹爆炸声。一位神枪手用老式汉阳造步枪弹无虚发,先后打死日军两名机枪手。很快10多名日军就被全歼,我军无一伤亡,缴获轻机枪1挺、六○炮1门、步枪10多支、子弹数百发。
这样的缴获,在琼纵23年革命史中不胜枚举。据《海南省志·军事志》记载,战争缴获是琼纵获得军火的主要途径。
据不完全统计,l927-1937年,琼崖红军、游击队共缴获手提机枪2挺、长短枪530支。l938-1945年,琼崖独立队、独立总队、独立纵队共缴获日伪军和国民党军队轻重机枪77挺、机关炮5门、枪榴筒7具、掷弹筒11具、手提机枪16支、长短枪3965支、各种枪弹27.5万多发。1946-1950年初,琼崖纵队共缴获轻重机枪440多挺、手提机枪70多支、迫击炮30多门、掷弹筒和枪榴筒80多具、长短枪6200多支、子弹65万多发。
到了1950年,琼纵使用的武器还是五花八门,厂家分别来自美、苏、德、日、捷克和国统区,武器包括三八步枪、汤姆生冲锋枪、马克沁重机枪、八二迫击炮、七五式山炮、一二二榴弹炮等,成为琼纵历年战斗缴获的最好展示,充分说明敌军成了我军的“义务运输大队”。
独立队的第一挺机枪
琼纵老战士、原琼纵后勤部主任李定南在其《一挺机关枪》中回忆了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一挺机枪的故事。
那是1939年4月,冯白驹派李定南返回澄迈县组建抗日独立中队。他获悉有两个国民党兵带一挺机关枪和300发子弹,在石山北墟铺卖给了3个青年。李定南决定设法把机关枪弄到手。考虑到枪已被群众买下,不能去夺,唯一的办法是买。可大家都挺穷,连铜板也没有几个。于是他决定去找伯父李传征。
一到伯父家,李定南开门见山提出要钱。伯父反问要钱干什么用,在获悉是买机枪打日军后,连忙揣出半竹箩白花花的光洋。李定南连夜回到独立中队驻地,派人到石山买枪。第二天,一挺闪闪发亮的捷克轻机枪就到手了。
这成为独立总队的第一挺机枪,为此,独立总队部通令嘉奖澄迈中队。后来的多次战斗中,这挺机枪都显示了它的威力,被誉为“机枪母”。(单憬岗)
- 樓盤國慶展銷會觀音橋步行街(2024-12-20)
- “十二五”期间黄南社会保障能力持续增强(2024-12-15)
- 登封再添世界级名片 嵩山上榜首批"世界旅游名山"(2024-12-15)
- 2024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將於10月22日在上海(2024-12-01)
- 红魔双十一狂欢:优惠与国家补贴齐飞(20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