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海中原莲塘村王仕国:椰胡制作技艺传承人
■文\海南日报记者张期望 图\海南日报记者袁琛
莲塘、廊桥、古屋、栓马柱,琼海中原镇的,一个人杰地灵的小村庄。
坐在莲塘旁边的老人,放下制作椰胡的工具,用马尾弓拉动琴弦。低沉而悠扬的椰胡声让这个高铁线旁边的村庄,飘逸着古典的韵味。
拉椰胡的老人叫王仕国,今年已是85岁高龄。凭着高超的椰胡制作技艺,2010年,他被列入海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名录。尽管年岁已高,眼睛已经不太好使,但是耳朵听力却出奇得好。“‘听’了一辈子,锻炼出来的。”11月24日,对着来访的记者,老人将“听”字着重强调了一下,打趣地说。
听觉敏锐他把最难工序做到完美
一栋紧挨着当地有名的王家大屋的小平房,就立在莲塘旁边,面积不大,外墙已经发旧,王仕国在这里住了一辈子。如果没有村民带路很难找到,但只要你走进他家大门,可以立即判断自己没走错。
走进客厅,壁橱特别惹眼,除了挂满了大小不一的椰胡,壁橱底部是一排证书。在客厅的桌子和椅子上,摆放着数把还未完工的椰胡。
“有点浑,不够扬,孔还得开大一毫米。”王仕国坐在房子后面一棵榕树下,搬来工具开始调试一把快要完工的椰胡。老友许丁胜坐在旁边,陪着他一起聊天调音。许丁胜是琼海一家琼剧团的椰胡师,也是王仕国的老朋友。除了帮人从王仕国这里定制椰胡,两人没事就喜欢在一起拉上一曲。
一把完整的椰胡制作,由琴头、琴杆、琴轴、琴弦、琴弓、音箱(共鸣筒)、发音板、琴码、底座组成。椰胡和二胡最大的不同,就是音箱、发音板材质不同。二胡的音箱、发音板由木头和蟒蛇皮组成,而椰胡则由椰壳和桐木板组成。还有一点不同,椰胡的琴码一般由贝壳做成,而二胡则由木质材料做成。
调音,是整个椰胡制作中最难的一道工序。由于椰壳大小不一,用它做音箱,要求制作人将所配的桐木面板大小、厚度,琴码高低、音孔的大小组合成一道完美的工序,一把音质上乘的椰胡才能正式出品。这是一个高难度的技术活,不仅要求制作人有很好的乐感,还要有敏锐的听觉,另外手要巧。
椰壳里外打磨光滑后,将面板孔、琴杆孔开好,再扣上合适的面板音箱就基本完工。组装好琴杆、底座等部件后,再根据经验在椰壳背部戳开几个发音孔后,将所有部件安装好,就可以调音了。一边拉,一边调试发音孔大小,就是整个调音的过程。
“开发音孔的原则是能小不能大。”为了让椰胡音质更好,老钟表匠出身的王仕国这时候开始发挥自己的特长了,边拉边听,一毫米一毫米地戳,直至音质完好,一把椰胡才算完工。
“将一把椰胡制作好,大概需要5天的时间,调音就得花两天。”王仕国说,所以音质的好坏,决定了椰胡的品质,调音那两天,要慢慢听、慢慢品,一点都不能毛躁,更要心情好。
以前修理钟表开盖前,王仕国会将表贴在耳朵上听,大致判断钟表内部件损坏位置和程度。现在做椰胡,他同样依靠敏锐的听觉,将椰胡的音质调试到极致。
“别人做的椰胡,表演者只能拉出一至两个手位,而他制作的椰胡拉到第四个手位的音质同样好。”许丁胜说,“手位”是拉椰胡术语,根据握弦手位高低定四个位。作为一名椰胡乐师,许丁胜购买过很多椰胡,但只有王仕国制造的椰胡最被他看好,到第四个手位,音质照样好。
晚年制椰胡让一个钟表匠意外出名
琼海的莲塘村,以一口莲塘命名。当地人流传,这个村曾出过不少人才。莲塘就在王仕国的家门口,栓马柱也保留在他家门口。可能是村里人之前就爱读书,所以保留了很多雅趣。王仕国祖辈中,多人是当地出名的乐师,都会拉椰胡和制作椰胡。
王仕国的一个堂哥,天生眼盲,却是当地出了名的乐师,民间各种乐曲没有他不会的。从小就跟着堂哥的王仕国,从堂哥那里学会拉椰胡、敲扬琴,很小的时候就经常跟着堂哥在乡村里卖艺。
14岁那年,堂兄的一把椰胡坏了,希望王仕国帮他修理一下,或是重新制作一把。喜欢钻研的王仕国,在堂兄的指导下很快制作好了第一把椰胡。尽管质量一般,但是堂兄凭借高超的技艺,将这把椰胡的音质发挥到了极致。每当看到堂兄用他制作的椰胡表演时,王仕国说自豪感油然而生。
但此后多年,王仕国并没有踏上制作椰胡的路。
高小毕业后,家里穷,王仕国没能继续读书,而是前往三亚当厨师。海南岛解放后,王仕国返回老家,在中原镇上跟着一个钟表匠当学徒。1956年,王仕国加入中原镇小手工业合作社,成为了一名钟表匠。
在中原镇墟上修理钟表闲暇,王仕国成为当地琼剧票友,在一家琼剧团敲扬琴或是拉椰胡,也就在这个时候,他和比自己小10来岁的许丁胜成为好友。
1997年,64岁的王仕国退休,老友许丁胜常来他家闲聊。在闲聊时,他从许丁胜那里了解到岛内很难买到好的椰胡。王仕国深知,一把好的椰胡对一个椰胡表演者的重要性。子女已长大成家,而自己和老伴生活也无忧,闲在家的王仕国坐不住了,决定好好制作几把椰胡。
随着制作的椰胡越来越多,他的技术也越来越好。在许丁胜的鼓励和推广下,王仕国的椰胡受到越来越多琼剧团的欢迎,名气也越来越大。
王仕国在兄弟中排行老二,村里人喜欢喊他“二公”,他制作的椰胡也被很多人称为“二公椰胡”。2010年,王仕国被列入海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后,找他定制椰胡的人也越来越多。
现在,“二公椰胡”不仅在岛内出名,很多新加坡的琼剧团也纷纷到王仕国这里来预定制椰胡。由于工艺精、音质好,一把“二公椰胡”价格相对一般的椰胡价格也高很多,但前来购买的人依旧络绎不绝。年岁已高的他,为了不让技艺失传,动员乐感不错的二儿子和一个孙子跟着学习制作椰胡。
相关链接
椰胡,中国传统擦奏弦鸣乐器。在潮州音乐中又称冇(pa)弦。音色浑厚,用以合奏或伴奏。椰胡是黎族、汉族弓拉弦鸣乐器,流行于海南、广东、福建等省。在广东音乐、潮州音乐及福建、海南当地戏曲、曲艺的乐队中使用。
椰胡的琴头、琴杆用硬木制作,多使用红木或花梨木。椰胡全长60厘米—70厘米。音箱用多半个椰壳制作而成,前口蒙以桐木薄板为面板,在背部半圆形的椰壳上,开有由五个小音孔组成的金钱眼状音窗。顶端琴头有平顶、弯月形或雕刻以龙头为饰。琴杆上端横置二轴,呈圆锥形或纺槌形,轴柄刻有直条瓣纹,装置方向与琴筒平行。琴杆较长,多为圆柱形,也有半圆柱形(前平后圆),上粗下细,琴杆中部设丝弦千斤,下端装入椰壳中并外露系弦。
- 黄南州人社局三项举措加大社会保障卡制作发放工作(2024-12-31)
- 河南县全力推进五项社会保障工作确保贫困户应保尽保(2024-12-31)
- 樓盤國慶展銷會觀音橋步行街(2024-12-20)
- “十二五”期间黄南社会保障能力持续增强(2024-12-15)
- 登封再添世界级名片 嵩山上榜首批"世界旅游名山"(2024-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