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文化铸就中国软实力
12月21日,中国文化书院举办成立30周年庆典,并为今年9月故去的著名学者汤一介先生颁发了“特殊贡献奖”。1984年,中国文化书院在梁漱溟、冯友兰、张岱年、季羡林、汤一介的支持下成立,汤一介任首任院长。其宗旨是通过对中国文化的教学和研究,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通过对海外文化的介绍、比较研究,促进对外文化交流和中国文化的现代化。30年来,该院借助教育培训项目和学术出版著作,积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中国文化书院是一家民间书院,正因其民间属性,才成为中国文化界的一个高地。梁漱溟、冯友兰、张岱年、季羡林、汤一介、袁晓园、邓广铭、周一良、侯仁之、启功等生前都担任过书院导师。现有导师80多位,其中饶宗颐、张世英、吴良镛、戴逸、欧阳中石、乐黛云、李泽厚、钱理群等学者,在学界有很大的影响力。他们的精神和思想成就了中国文化书院在文化界的地位。
挖掘学术文化价值是中国文化书院一直以来的工作重点。中国文化书院院长助理江力介绍,书院成立以来,以培养从事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历史、文学等领域青年学者为主要目标,使他们通过书院所组织的各种教学与研究活动,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内在的感受能力;在熟悉中国文献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演变的脉络及其精神内涵。
教育培训项目是中国文化书院转化学术资源的载体。30年来,中国文化书院先后举办了多期文化讲习班,1985年3月开始举办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系列讲座,由梁漱溟、冯友兰、张岱年、任继愈、汤一介、李泽厚等学者授课。这次讲习班开创了1949年后中国大型民间学术讲学的先河,为开始形成的“文化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87年5月开始举办两年制函授的“中外比较文化研究班”,该班开设15门比较研究课程,涉及史学、文学、美学、教育学、伦理学、宗教学等学科,海内外知名学者50余人参与教学工作。
随着中国文化的新发展,中国文化书院成立了文化发展研究院、影视研究院、三智国学院等分院,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学术支持。文化创意与影视产业高级研修班、国学研修班、道教与道教文化讲习班等教育培训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近年来,中国文化书院提出了“中国文化力”这一关键词,定期举办“中国文化力”论坛,为中国文化领域精英人士提供深度交流平台。如第一季论坛的主题是“文化视野下的中国电影”,重点探讨商业化大潮下中国电影的文化诉求。
在中外学术交流方面,中国文化书院与国外文化学术机构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形成了一股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力量。截至目前,书院举办了多次规模较大的国际学术会议,如“梁漱溟思想国际学术讨论会”“纪念冯友兰先生九十五诞辰国际学术讨论会”“东亚地区经济文化互动国际研讨会”等获得了广泛关注度。
凝聚众多名家的学术思想,这为中国文化书院在文化学术出版方面创造了先天优势。由书院导师主编的《中国文化书院文库》、《中国文化研究年鉴》、《梁漱溟全集》等200多种图书积累出了品牌效应。
- 习近平同美国副总统简短交谈(2022-11-20)
- 习近平继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2022-11-20)
- 从疫情发生地返回是否要隔离?权威回应来了(2022-11-20)
- 新华社评论员:既要整治层层加码,也要防止放松防控(2022-11-20)
- 习近平同泰国总理举行会谈(2022-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