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6日发表《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这是中国首次就北极政策发表白皮书。白皮书指出,北极问题具有全球意义和国际影响,中国是北极事务的重要利益攸关方。
1月26日,外交部副部长孔铉佑(右)和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言人胡凯红出席发布会。当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白皮书和北极政策有关情况。新华社记者申宏摄
《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 全文约9千字
白皮书全文约9000字,除前言、结束语外,共包括四个部分,分别为北极的形势与变化、中国与北极的关系、中国的北极政策目标和基本原则、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主要政策主张。
白皮书说,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北极在战略、经济、科研、环保、航道、资源等方面的价值不断提升,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北极问题已超出北极国家间问题和区域问题的范畴,涉及北极域外国家的利益和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攸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共同命运,具有全球意义和国际影响。
《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中文版(左)和英文版(1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申宏摄
白皮书:中国是北极事务的重要利益攸关方
白皮书说,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北极事务的积极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努力为北极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白皮书说,中国是北极事务的重要利益攸关方。中国在地缘上是“近北极国家”,是陆上最接近北极圈的国家之一。北极的自然状况及其变化对中国的气候系统和生态环境有着直接的影响,进而关系到中国在农业、林业、渔业、海洋等领域的经济利益。
白皮书指出,北极的未来关乎北极国家的利益,关乎北极域外国家和全人类的福祉,北极治理需要各利益攸关方的参与和贡献。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愿本着“尊重、合作、共赢、可持续”的基本原则,与有关各方一道,抓住北极发展的历史性机遇,积极应对北极变化带来的挑战,共同认识北极、保护北极、利用北极和参与治理北极,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涉北极合作,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北极的和平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白皮书:中国愿与各方共建“冰上丝绸之路”
白皮书说,中国愿依托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与各方共建“冰上丝绸之路”。
白皮书说,中国鼓励企业参与北极航道基础设施建设,依法开展商业试航,稳步推进北极航道的商业化利用和常态化运行。中国重视北极航道的航行安全,积极开展北极航道研究,不断加强航运水文调查,提高北极航行、安全和后勤保障能力。切实遵守《极地水域船舶航行安全规则》,支持国际海事组织在北极航运规则制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主张在北极航道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方面加强国际合作。
据白皮书介绍,北极航道包括东北航道、西北航道和中央航道。全球变暖使北极航道有望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运输干线。
白皮书说,中国尊重北极国家依法对其国家管辖范围内海域行使立法权、执法权和司法权,主张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条约和一般国际法管理北极航道,保障各国依法享有的航行自由以及利用北极航道的权利。中国主张有关国家应依据国际法妥善解决北极航道有关争议。
《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中有关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表述引起世界的高度关注。
“中国公布北极丝绸之路计划”,英国广播公司在26日的报道中表示,中国将与俄罗斯等北极国家共同开发北极航道,这是“雄心勃勃的改变中国与欧洲以及其他地区陆海联系的更大计划的一部分”,这条航道将使中国获得一条比通过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更近的到达其他国家港口的运输通道。
“从油气到拓展‘一带一路’建设,中国表示已准备好推动北极国际合作。”美国合众国际社报道指出。
今日俄罗斯通讯社文章认为,白皮书体现了中国面向全世界开展北极合作的态度。
外交部:发表《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是水到渠成
26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中国政府之所以现在发表北极政策白皮书,用一个词概括,就是“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