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典守护环境 物种丰富诱人
——带您了解椰城湿地公园和湿地保护小区(2)
④东寨港郁郁葱葱的红树林。
①那央湿地生长的水稻。
②潭丰洋湿地生长的水菜花。
③下塘湿地小区内飞翔的白鹭。
⑤鸟瞰新旧沟湿地小区自然生态环境优美。
近年来,海口进一步提升“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一发展核心竞争力,积极推动湿地保护修复工作,全市的湿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湿地保护率达到55.53%。根据《海口市湿地保护修复总体规划》,海口将全面加强湿地资源保护和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改善环境质量,建设50余个湿地公园和小区,朝着“湿地城市”的目标迈进。
立法护湿,构建保护制度网格
海口国土面积2289.09平方公里,湿地面积就有290.93平方公里。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表明,海口有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和人工湿地4种类型,其中最为丰富和多样的是近海与海岸湿地。但与国内其他地方一样,海口也出现湿地面积逐年减少,水体污染日趋严重,生态功能持续退化。
近年来,海口市委、市政府把生态建设作为当前海口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2016年12月,委托天泽(湿地)保护技术研究院编制《海口市湿地保护修复总体规划》,全面加强海口市湿地资源保护与恢复。
海口市人大常委会2014年3月颁布实施了《关于加强东寨港红树林湿地保护管理的决定》,保护范围由原来的5万多亩增至12万多亩;2017年7月市人大审议通过了《海口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决定》,理顺了湿地保护管理体制机制,加大了保护修复力度。2017年,审议通过了《海口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美舍河保护管理规定》。
为高位推进湿地修复工作,海口专门成立了“海口市湿地保护修复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海口市湿地保护与修复工作实施方案》和《海口市湿地保护修复三年行动计划》;建立了市湿地保护管理局、市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四个区级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为基本构成的湿地保护组织管理体系,构建强有力的合力保护制度网格。
海口还组建了国内知名湿地专家参与的“湿地保护专家委员会”,加强技术层面的指导。同时,逐步完善综合协调、分部门实施的湿地保护管理体制,建立起以市级湿地保护管理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区级湿地保护管理中心等为基本构成的湿地保护组织管理体系。
海口已出台《海口市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方案(试行)》,明确将湿地面积、湿地保护率和湿地生态状况等指标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制度体系。
优良环境,储藏保护濒危物种
通过近些年来湿地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东寨港鸟类分布种类由119种增加至160种,鱼类分布种类由2013年的204种增加至2016年的212种。2015年,东寨港再次监测到“消失”7年的全球濒危鸟类黑脸琵鹭。该物种的再次出现与保护区加强管理,大力推行大面积的退塘还林、湿地恢复和加强越冬鸟类监测巡护,鸟类生境改善有关。通过羊山湿地的整体性保护,只在我国海南省琼北地区分布的水菜花、水角等濒危植物得到了有效保护,保障了我国水菜花、水角物种基因的留存,意义重大。
海口湿地野生维管植物共439种,其中,蕨类植物26种,被子植物413种。常见湿地植物有水龙、草龙、长叶肾蕨、通泉草、野芋、风箱树、露兜树、卡开芦、大穗藨草等。红树林植物是海口具有特色的湿地植物,是海南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常见的有海漆、海桑、秋茄、角果木、海莲等。
在海口市所记录的36种红树植物中,榄李、红榄李、海南海桑、杯萼海桑、卵叶海桑、拟海桑及水椰为濒危物种。海南海桑为海南省特有物种;红榄李和水椰为典型的热带地区物种,我国仅分布在海南省;水菜花、水角只在我国海南省琼北地区分布(目前绝大部分生长于海口的羊山地区)。若受到破坏消失,这些典型热带物种将在我国彻底灭绝。水椰、红榄李、海南海桑、拟海桑、木果楝已载入《中国植物红皮书》,红榄李与海南海桑被“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列入《植物种优先保护名录》。羊山湿地片区发现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水生植物水蕨、水菜花、野生稻3种。另外,还有海南省省级重点保护植物尖叶卤蕨等24种。
海口共分布有野生脊椎动物514种,占全国脊椎动物的22.23%。海口湿地中分布较多的动物类群是湿地水鸟,是湿地典型的代表类群和湿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湿地动物资源中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蟒蛇,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25种。
湿地文化,孕育千年“都江堰”
海口湿地文化历史悠久,其中以“红树林”文化和“羊山湿地”文化最为典型。在东寨港地区,红树林保护理念早在1789年就有记载,海口市林市村村志中便记载有“保林十诫”。光绪十七年(1891年)的一份官府出具的宣纸告示中提到,竹排洋“虾无捞捕田无耕”,种了“八九年茄靛”(红树林),却被“不法匪徒私砍盗窃纵放牛羊伐害”,要求“茄靛树木近邻各村”不得姑息宽容等。
靠近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的三江镇,有清宣宗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所立的“奉官立禁”碑,记录了当时几家人守护红树林的情况,包括红树林枯木不能私自折,乱取私折枯木、破坏红树林等行为均需罚款以及每家出两人巡逻等,是最早的红树林湿地保护的乡规民约。
在羊山区域原住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与湿地紧密相联,如火山熔岩水塘火山石沟渠—沼泽湿地多功能水资源与水环境调控体系,旧沟、新沟古水利工程(岩陂—水坝—自流灌渠系统,被称为海南的都江堰),火山石蛇桥,田洋系统,热带林—火山涌泉—河溪湿地复合体,半自然果林(如古荔枝林)—火山熔岩湿地复合体,火山石古井系统,火山石民居及院落等。今天看到的羊山地区这种湿地系统,是一个典型的热带滨海区域火山熔岩地区的自然—文化遗产综合体。
“羊山湿地是我国热带地区唯一的火山熔岩湿地,也是海口地区生态环境演变过程的自然密码。羊山湿地的形成与火山熔岩地貌有密切的关系,‘火山’与‘湿地’的融合是一种特殊的视觉体验,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国家湿地科学技术委员会成员、中国湿地保护协会常务理事、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教授袁兴中说:“羊山湿地是一个典型的热带滨海区域火山熔岩地区的自然—文化遗产综合体,闪耀着生态智慧光芒,因此称其为‘羊山生态智慧’。与国内其他火山地区的湿地不同,羊山湿地发育于热带滨海区域,良好的水热条件使这种独特的湿地有着更多样而特殊的生物物种,从某种角度看,羊山湿地在生态和文化上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东寨港红树林湿地。”
合理利用,湿地业态蓬勃兴起
海口在加强湿地保护的同时,注重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优先考虑湿地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因素,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近年来,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激活了海口市湿地生态旅游市场,周边居民通过旅游服务、湿地产品供给等形式获取切实利益,从湿地保护工作中获得收益。
龙华区龙泉镇涵泳村的千亩荷塘,每逢五六月份荷花盛开的季节,吸引许多市民和游客前去观赏,当地村民依靠荷塘增加收入超过1500万元。
琼山区凤翔街道办的新潭村,因村前千亩大潭“谢潭”而得名。潭中种有莲藕,潭边是蜂窝状的火山岩,石间各种植被茂盛,每逢初夏时节,潭面上开满荷花,每年吸引约2-3万名游客前来体验观光。
位于三江镇的“鹤舞九湖”文明生态村片区,连片打造了东坡湖、仙鹤、仙山、博布、龙门等5个村庄的湿地文化与农耕文化相结合的乡村生态旅游片区。以鹭鸟为主的湿地鸟类在村旁一个个的湖泊和湿地栖息繁殖,生态景观优美,每年吸引近5万游人到此旅游观光。
秀英区永兴镇冯塘绿园生态示范项目,是一个集羊山湿地、生态农业、民俗文化、创意产业等多元素融合的乡村生态旅游区。该项目直接解决当地村民就业80人,增加村民年收入21000多元。
以湿地为主题的民宿体验是海口市湿地生态旅游的重要形式之一,特别是位于海口市东部的演丰镇,湿地民宿体验开展较为广泛。包括枷椗山居、连理枝渔家乐等民宿体验区,年接待游客达20余万人次。
- 商品多氛围足人气旺 海口特色农产品走俏冬交会(2019-12-16)
- 海口美兰区灵山镇美庄村乡村振兴工作队聚焦民生工程解(2019-12-16)
- 海口台湾两地共建回流文物交流平台(2019-12-16)
- 全球知商(海口)科创项目对接会在海口举办 8个国际项(2019-12-16)
- 海口市2019年度社科规划课题顺利结项(2019-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