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中国人最能感知温暖的时节,也是最易察觉变迁的时节。
凉山变暖了。一个曾经翻越历史山峦的民族,正在走出贫困的大山。
映秀花开了。一座劫后余生的小镇,带给世界关于生命与生活的启示。
战旗更红了。一个以战旗命名的村庄,以53年的改革接力不负此名。
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来到四川。如果把他在一州、一镇、一村的行程串联起来,就会发现这是一个以变迁为主题的中国故事。
凉山:又一次“一步跨千年”
15岁的彝族姑娘吉好有作在从深圳回家过年的途中,得知了一个既遗憾又高兴的消息,习近平来过她家里了。
有作的家位于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从西昌到这里有近两个小时的车程,山路绵延70多公里。355户1698位彝族乡亲生活在这片平均海拔2520米的山区,贫困人口占到了46.47%。习近平到村里看望的第一户就是有作的家。
△贫困户吉好也求的家
有作有四个弟弟妹妹。一家七口人住的土坯房还是有作出生一年前盖的。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是爸爸吉好也求到遥远的外地架设高压线。
△吉好也求一家人在家门口送别习近平
从有作家出来走大约200米就是惹列日作的家。日作比有作大三岁,爸爸早年去世、妈妈节列俄阿尔正在接受强制戒毒,自己也因为儿时遭遇车祸腿脚不便,日作姐弟这两年就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
日作去年刚从成都一所卫生学校毕业,奶奶想让她今年6月报考村医,不过她自己更想当幼儿园老师。听到这件为难事,习近平说,无论是当好教师还是当好医生,两个人的愿望是不矛盾的。
△习近平在贫困户节列俄阿尔家中与村民代表、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围火塘座谈
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是习近平一直坚持的原则,而凉山是他始终牵挂的地方。从2014年在全国两会期间向凉山籍的阿什老轨委员询问“凉山外出务工的多不多”“有没有遇到民族歧视”等,到2015年11月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谈及一篇反映大凉山贫困状况的“世界上最悲伤的作文”,再到2017年6月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5次提到凉山,他对这片6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500多万人民给予了独特的关注。
在前往三河村的路上,高耸着这样一块标语牌:“曾经一步跨千年,我们实现了制度的历史跨越;而今迈步奔小康,我们将实现文明的时代更替”。只有了解昨天的历史,才能更深地理解总书记心中的这份牵挂。
△1956年凉山彝族自治州施行民主改革,几十万奴隶从此翻身(来源:凉山州志)
凉山彝族聚居区曾经在两千多年时间里长期处于奴隶社会。据凉山州志记载,解放时“呷西”(奴隶)和“安家”(半奴隶)占到凉山彝族总人口的43%左右。一幕幕悲惨的过往,如今尘封在了世界上唯一反映奴隶社会形态的专题博物馆——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
62年前,在党中央的关怀推动下,《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民主改革实施办法》公布施行,“废除奴隶制度,解放奴隶”,“使凉山彝族跻身于先进民族行列,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凉山民主改革分田地(来源:凉山州志)
曾任凉山州人大常委会主任的阿什老轨说,如果说当年凉山奴隶通过民主改革翻身作主人,实现了一步跨千年,现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推动的精准脱贫攻坚战,就是又一次的一步跨千年。
△习近平和三河村群众在一起
历史的变迁,正在眼前发生。三河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凌向总书记报告,2018年底,三河村就将实现整村易地移民搬迁,有作和日作两家所在的阿基社将安置到乡政府附近的一号安置点。
△当地干部向总书记展示安置点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