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年末,西方舆论场上突然冒出了一个扎眼的新词“锐实力”。不同于听起来类似的“软实力”或“巧实力”,这个“锐实力”明显充斥着恶意,被炮制用来抹黑中国提升国家形象和国际影响力的正当努力,甚至视之为所谓“穿透文化壁垒,改变西方价值观的利刃”。
《经济学人》2017年12月16日头条报道
藏在“锐利之刃”背后的显然是在美欧等西方国家陡然抬头的新一轮所谓“中国威胁论”。
众所周知,经历四十年改革开放的中国正在取得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成就。面对中国的成功,西方国家中的一些人愿意选择认同中国发展经验、道路与方案,进而积极与中国合作,学习中国经验;但也有一些人则顺势鼓吹起“中国威胁论”,他们拒绝认同或学习中国,反而认为中国的成功之道将最终取代符合西方价值观的政治模式和发展方向。
如此冷战思维沉滓泛起的最大背景即中国的加速发展与西方世界的急剧衰落。
首先,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西方诸国遭遇发展困境,中国的实力、地位却稳步上升。这种“一升一降”的鲜明对比,发酵出西方的深度担忧。
其二,上升中的中国仍被西方某些人固化认定为所谓意识形态“他者”。进而,中国所提供的完全不同于西方经验的发展模式,加剧着焦虑与基于“模式之争”的“中国威胁论”。
其三,在某些西方国家不断推卸国际义务的背景下,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符合国际期待地引领着经济全球化,为国际社会提供互利共赢的公共产品。这种符合大国担当的“有所作为”被西方某些人视为是在“修正”他们主导的国际体系,从而叫嚣“中国威胁论”。
其四,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欧等西方国家内部困顿,政治衰败无效、经济降速乏力、社会分裂混乱,对外政策遭遇失败、陷入泥潭。面对这些内外压力,无法有效回应选民诉求的政治人物,为推卸责任转而选择了将矛盾外引,进而渲染“中国威胁论”。
针对“锐实力”的无稽之谈,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曾公开表达说,中国为国际社会贡献的不是什么“锐实力”,而是“新选择、智实力和正能量”。这种回应,不但正面否认了“锐实力”强调影响、介入他国的负面评价,而且强调了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中国基于自身发展经验为世界源源不断提供中国智慧、推动国际社会持续和平、发展、繁荣的积极角色。
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世界角色并不需要被西方冠名,中国已明确了自身的国际担当与责任,即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经验、方案、道路的成功在于能否持续发展经济、能否提升国计民生、能否造福人民大众、能否作为负责任大国来维护全世界的和平、繁荣与发展。事实证明,中国做到了,而西方却没有。这不是所谓谁威胁谁的问题,而是愿不愿意对人民、对世界负责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站在了历史的正确方向上。(刁大明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
◆
◆
编辑:蓝梦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