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数据显示,我国有2.9亿心血管病患者。而心血管疾病患者最担心的事情,莫过于急性胸痛的突然发作。
急性胸痛患者的救治,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死亡游戏”,在这场与死神的博弈中,医疗工作者创造了胸痛中心这一全新的医疗流程管理模式,通过促进多学科的有效整合,对急性胸痛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危险分层和及时救治,从而提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肺栓塞、主动脉夹层等心血管急危重症的救治成功率。从1981年在美国巴尔的摩St.Angle医院建立后,这一跨学科、跨医疗机构的解决方案在死亡线前截留了无数生命。
2017年11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胸痛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某种程度上,经过葛俊波、霍勇、方唯一等一批行业人士多年的鼓与呼,胸痛中心从行业自觉变成了国家意志。
窥斑见豹,睹叶知秋。近期健康点先后走访了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珠海市人民医院、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等广东省极具代表性的知名医院。在对其建设胸痛中心的探究中,也发现了医联体、专科联盟、分级诊疗实施等医改概念的基层鲜活样本。
全文阅读大约需要6分钟,全系列包含三篇稿件,如果本文对您有任何启发,欢迎点击文末评论。
2017年12月22日,珠海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收到了一份患者家属写来的感谢信。
11月29日,刚刚来珠海准备和子女过冬的年过八旬的退休教授安培均晨起觉得心脏不适,自行服用救心丸后仍未缓解,来到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心电图检查时已经发现出现大面积的心肌梗塞,偏偏这家医院的介入设备坏了。在转至珠海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后,获得了一路绿色通道的支持,终于及时进行了介入手术,安装了心脏支架。如今,这位教授已经出院回家休养,定期复诊。
“作为家属,整个过程觉得惊心动魄,急诊室里,生与死也许就是一瞬间,在几个小时的时间里我们亲眼见证了急诊室故事现场版。”感谢信的字里行间仿佛依然可见家属的劫后余生的激动。
这样的生死一瞬间对于家属来说是一生罕有的惊险,但对珠海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的医护人员来说,已经是他们工作的日常。只不过,他们如今已越来越频繁的将这样的生死一瞬间变为有惊无险。
2017年4月6日,中国胸痛中心总部发布了新一批的中国胸痛中心及基层胸痛中心通过认证单位公告。珠海市人民医院顺利通过相关认证,成为珠海首家国家级胸痛中心。
从2016年4月,珠海市胸痛中心落户珠海市人民医院到2017年5月该院胸痛中心委员会成立并开始筹备并试运行胸痛中心,再到到2017年4月初被中国胸痛中心总部一次性认证通过,不到一年的时间,一个现代化的胸痛中心开始运行。这背后,是一个值得用放大镜探究的模板案例。
“胸痛中心是一个院长工程”
为什么要积极创建胸痛中心,问到动机,珠海市人民医院院长陆骊工不讳言“私心”“公心”都有。
“我们平时在对心血管病急危重症的救治过程中发现有些病人还是比较相信广州的医院,甚至在病发以后还赶去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大附院、‘陆总医院’(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可是急危重症病人总有自己的时间窗口,转运过程长了就容易产生意外。作为珠海当地的医院,我们有责任把患者留在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