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大代表的杨昌芹说太高大上的东西自己不敢想,她想的就是怎么能通过自己的建议让老百姓得到实惠。这次两会杨昌芹带来的建议是尽快启动遵义到泸州的高铁和赤水到重庆的高速公路建设。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前,首场“代表通道”集体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10名全国人大代表接受媒体的集体采访,90年出生的杨昌芹就是其中一员。
杨昌芹在“代表通道”向媒体介绍“赤水竹编”。摄影:沈湜
杨昌芹来自贵州省首个脱贫摘帽县——赤水。作为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传承人,早在2014年,杨昌芹就在赤水原有的平面竹编基础上,用竹编与生活实用器相结合,
探索创新出了一系列立体精细竹编工艺,让大众对竹编工艺有了新的认识,以此打开了竹编销售市场的大门。
杨昌芹正在接受记者专访。摄影:沈湜
一谈到竹编杨昌芹眼中就露出一丝霸气:“竹编就是我,我就是竹编。”杨昌芹说,她深爱着竹编这个行业,“如果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别人也不会相信自己。”
杨昌芹正在向贵州竹编工艺创始人、贵州省竹编工艺美术大师陈文兰学习竹编工艺。(杨昌芹供图)
杨昌芹15岁初中毕业后,因家庭贫寒辍学外出打工。一年后,她重返学校进入黔东印江民族职业学校。其间,她和十名学生被派到赤水市学习竹编工艺技术。就因这个经历,让她师从贵州竹编工艺创始人、贵州省竹编工艺美术大师陈文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