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贯之,坚持生态立省不动
■ 本报记者 周晓梦
三十载,“生态”一词贯穿海南故事始终。
回望来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年的历程,是对自身独特生态优势、对绿色发展理念、对生态文明思想不断认识、提升和践行的过程。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
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上,海南挥起厚重之笔,一步步描绘绿色美丽篇章,让琼岛大地的魅力不断厚积,风景更加绝胜,光彩更加迷人。
运笔出锋,书写生态立省大文章
“九层之台,始于垒土。”
海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和用心,从建省之初即已开始。
时间回到30年前。1988年4月,随着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挂牌,海南省环境资源厅宣告成立。
去年年底,曾在原海南省环境资源厅任职、《海南省志·环境保护志》编写者之一郑有轩接受记者采访时,还记得自己当时振奋的心情:“海南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开启新篇章,我们是环保人,很受鼓舞。”
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正式颁布施行,同年4月28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海南省首次派代表参加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1990年2月18日,海南省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第9次会议通过《海南省环境保护条例》,为保护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海南,在生态保护之路上敢闯敢试,不断阔步向前。
1998年,海南建省10年后,便以建设全国首个“生态省”的方式,赢得万众瞩目,并开启一路快马加鞭的征程——
1999年2月6日,省人大二届二次会议作出《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定》;1999年3月30日,国家环保总局正式批准海南省为我国第一个生态示范省;同年7月,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
书写“生态省”大文章,海南运笔出锋的背后,是冷静而深刻的思考。
海南是热带岛屿省份,省情特殊,责任特殊。优良的生态环境是这片土地的最大优势,是我们在市场配置资源条件下拥有的最宝贵财富,也是实现永续发展的最坚实依托。虽然海南的生态优势明显,但是,海南的生态系统是岛屿型生态系统,整体比较脆弱,一旦被破坏,就很难修复,就会对发展产生不良的后果。所以,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我们要格外重视。
站在这样的高度看,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海南需要更具全局性的眼光。
在提出建设“生态省”9年后,省第五次党代会明确实施“生态立省”战略。2009年,伴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作为国家战略启动,我省将以生态优化主导的发展进程,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成为支撑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六大战略定位之一。
绿水青山,珍藏宝贵记忆。海南,一次次吹响生态新号角,挥洒浓墨重彩的绿色篇章。
2015年2月,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厅正式挂牌成立。和其他省份不同,我省强调“生态”二字,以单独设立“生态环境保护厅”凸显我省生态立省、环境优先的战略原则。
2016年5月,《海南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印发,按照《细则》,当地党政领导干部出现失责行为、符合追责情形的必将追责,并且是不论调离、提拔、退休与否,都将终身追责。我省将重心从“排放口”转移到“决策”,并重开展“督企”和“督政”,强化生态环境监管格局。
2017年4月,省委书记刘赐贵在省第七次党代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生态宜居、人民幸福的美好新海南”,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省战略。
……
多年来,海南坚持生态立省,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推进节能减排、严厉治污、调产业结构等措施,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积蓄巨大能量,把绿水青山、蓝天白云的魅力烙印于时光年轮里,不断指南未来。
牢记嘱托,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
过去和未来,在时空的坐标上,交织出一个新的起点。
2013年的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时指出,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最大本钱,必须倍加珍爱、精心呵护。他嘱托海南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着力在“增绿”“护蓝”上下功夫,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当个表率,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总书记的深情嘱托,给海南的生态保护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
从全国大局看,党中央对生态保护越来越重视,建设生态文明的力度越来越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绿色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基础上加上了“美丽”二字,把美丽中国与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引领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征程上阔步前行。而不久前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中。
这是时代大势所趋、事业发展所需、党心民心所向,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深邃思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必须紧盯不放,抓紧、紧抓。我们必须要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站在这样的历史高度,才能更深刻地认识生态文明建设是未来竞争制高点中的优势和引擎;才能更清晰地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关联发展模式、生产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的意义所在;才能更全面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的谆谆嘱托。
牢记嘱托,不负使命。
决策层认识到,建设生态海南,绝不是单纯就环境来解决环境问题,而是在新文明观指导下的经济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发展方式、文化与科技范式等的系统性深刻变革。
2017年4月,省第七次党代会指出,海南的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一笔既买不来也借不到的宝贵财富。必须坚持生态立省,把海南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要从源头上把好生态关,让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不久后,省委七届二次全会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系统部署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源头治理和制度保障,成为指导海南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发展理念、顶层规划、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发展方式、产业布局、政绩考核和生态文明意识培育……30条规范性要求,涉及方方面面,带来一场全方位、系统性的绿色行动。
这是前所未有的力度。
“《决定》还提出了未来一个时期的主要目标,即:确保海南的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差,努力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力争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刘赐贵在对《决定》进行说明时这样表示。
省委的《决定》表明,海南要用具体措施,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2013年视察海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用制度性安排巩固生态立省建设成果,促进全省上下转变发展理念、转换发展动力、转型发展方式,推动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确保海南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
持续强劲的发展脉搏,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辩证选择中勃勃跳动。海南,牢记嘱托,聆听时代脉动。
绿色发展,释放生态红利
绿色发展理念,需要绿色践行。
我省深化“多规合一”改革试点,在全国率先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陆域、海域生态保护红线区面积分别占海南岛陆域面积、近岸海域面积的33.5%和35.1%。并开展环境保护部确定的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制度试点,推进生态保护红线立法保护、管理目录、绩效考核、生态补偿和监管平台“4+1”制度创新,连续出台《海南省陆域生态保护红线区开发建设管理目录》等配套管理规定,确保红线管理有法可依。
从2015年开始,海南开展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行动,提出“三年攻坚、两年巩固,到2020年我省城乡环境建设、自然生态系统恢复、环境质量水平应达到的各项具体量化指标”。
从湖到海,从水到土,从山林到海洋,从城镇到乡村……海南持续开展的各大专项整治行动,将山水林田湖草体系贯通,焕发生命力,激活前进的无限潜能——
- 特朗普将受审(2023-04-04)
- 台积电掉进陷阱之后(2023-04-04)
- 北约出兵如果成真 中国必将“唇亡齿寒”(2023-04-04)
- 解放军将火炮和坦克搬上货轮搞演习(2023-04-03)
- 美国冻结白俄罗斯总统专机(2023-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