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放得开 又能管得住
新华社海口4月4日电 题:既要放得开 又能管得住——海南商事制度改革调查
新华社记者 吴茂辉
海口市龙华区工商局办事服务中心大厅内人头攒动。“企业注册很方便,半天时间搞定。”领到公司营业执照后,海南助利企业咨询有限公司事务专员程浩柯说。
近年来,海南商事制度改革敢闯敢试,围绕“放管服”发力,既要放得开,又能管得住,助力全国最大经济特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特区不能特在权力对市场的干涉上”
市场准入是营商环境的第一道关口。“海南省登记项目前置审批事项一度多达180项。”海南省委巡视组专职组长、海南省工商局原局长陈楷说,这导致海南市场主体偏少,市场不活跃。
2013年8月,海南率先启动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先照后证”,前置审批从180项减少为9项,减幅达95%。创业者只要领取一张营业执照,就可从事一般性生产经营活动。
以“放活”为目标的改革势如破竹。一系列全国率先的举措,让海南傲立商事制度改革潮头。一人办理、全程服务、一办到底、终身负责。2014年以来,海南率先推行企业注册官制度,并撤销行政审批办公室,企业注册告别层层审批历史,效率大幅提升。“我现在平均每天都要为十几家公司办理注册业务。”为程浩柯办理企业注册的注册官梁琼说。
截至2018年2月,海南全省市场主体674600户,较2013年商事制度改革前增长103.31%,远超同期全国70%的增幅;企业登记时间由21个工作日压缩为最多3个工作日,压缩85%。
“要放生市场主体,特区不能特在权力对市场的干涉上。”陈楷说。
“服务应贯穿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
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这是企业过去到工商办事的普遍感受。随着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这种现象在海南已成为历史。
伴随着这种转变的,首先是工商代办中介和工商行政收费的消失。2014年,海南一举清理所有工商代办机构,同时取消注册登记费、业务变更费等所有工商行政收费,用体制利益的“减法”换取市场权益的“加法”。
为方便企业办事,海南将服务前移,在各重点园区设点提供工商注册、行政审批等业务服务,同时依托网络和信息化手段,推进企业注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异地受理”、“不见面审批”等改革。
“只要在网上填写资料,就能把证照办下来,太便利了!”领到烟草专卖许可证后,个体户林育词幸运成为海口市“不见面审批”改革中首张许可证的获得者。
小微企业是海南市场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发展主体。海南工商专门出台小微企业扶持办法,提出包括非禁即入、放宽核名条件、促进“互联网+小微企业”发展、助推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和创业基地建设等举措。
“当天就发放了商标专用权质权登记证,让我们可以及时融资,缓解了燃眉之急。”谈起工商服务窗口办证经历,海南瑞今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十分感动。
“从准入到经营再到退出,服务应该贯穿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海南省工商局副局长刘春梅说。2016年4月,海南全面试行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下中小微企业简易注销登记,解决企业准入容易退出难的问题,获得市场普遍赞誉。
“海南是开放包容的岛,也是管得住的岛”
去年以来,海口龙华板桥六味海鲜坊因商业贿赂被罚没258万元,琼海中原大众文昌鸡海鲜店、三亚凤凰侨源海鲜饭店欺客宰客被吊销营业执照……
作为海南市场的标志性行业之一,海鲜市场的宰客问题长期受人诟病。一连串处罚名单背后,是海鲜市场科技监管的成效:通过电子价格公示、电子点菜、POS机收银和远程视频监控等系统将各类消费数据及时上传至监管后台,工商、物价、旅游等部门一起对违法行为的及时发现、处理。
能不能真正“放活”,关键看能不能“管好”。商事制度改革以来,海南工商积极探索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通过科技、制度等手段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目前,海南工商已经建立企业信息公示制度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办法,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并建立“诉转案”机制,对符合“诉转案”适用条件的各类消费投诉立案查处,以弥补“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方式下的监管盲区。
刘春梅表示,为适应新的监管形势,海南一方面需要加快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另一方面要加快海南市场综合监管平台建设。通过这一平台,统筹各监管部门职能业务,实现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的全程、动态监管,最终打造“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监管格局。
“海南应该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岛,同时也是一个管得住的岛。”刘春梅说。
春潮拍岸千帆进——海南特区改革开放30年纪实
- 黄南州人社局三项举措加大社会保障卡制作发放工作(2024-12-31)
- 河南县全力推进五项社会保障工作确保贫困户应保尽保(2024-12-31)
- 樓盤國慶展銷會觀音橋步行街(2024-12-20)
- “十二五”期间黄南社会保障能力持续增强(2024-12-15)
- 登封再添世界级名片 嵩山上榜首批"世界旅游名山"(2024-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