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大省从“蔚蓝”走向“深蓝”
(潮起海之南)海洋大省从“蔚蓝”走向“深蓝”
中新社海口4月9日电 题:海洋大省从“蔚蓝”走向“深蓝”
中新社记者 王子谦
新春过罢,位于海南省琼海市的潭门中心渔港热闹起来。鞭炮响过,渔民立在船头,大型渔船接连起锚,船队在亲人的目送中驶向远海。
潭门港是海南岛通往西、南、中沙群岛的最主要港口之一,渔民柯维秀的两艘400吨级大型钢制渔船也同时开赴南沙,他们将在那里作业数月后再将丰富的鱼获运回海南岛。
海南姓“海”,是中国管辖海域面积最大的省份。建省办经济特区30年来,海南海洋产业正从“蔚蓝”走向“深蓝”,“蓝色经济”迸发勃勃生机。
海南发展海洋经济的构想一以贯之:从最初授权管理三沙岛礁及其海域,到确定“以海带陆,依海兴琼,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发展战略,再到明确加快发展海洋旅游业,积极发展海洋交通运输业,做大做强临港工业,大力发展现代海洋渔业,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的目标。
建省30年来,海洋经济占海南省GDP的比重由不到6%扩展到30%左右。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介绍,2017年海南省海洋经济生产总值约为12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快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
海南省长沈晓明表示,向海洋进军、向深海进军、向海洋强省进军,是海南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要做好海洋这篇文章,就要科技兴海,产业兴海,以军民融合的方式推动海洋经济发展。
将科技与海洋结合,大海的潜能正在转化为生产力。在亚洲最大的深水网箱养殖基地——临高后水湾,海面上整齐排列着数百口深海网箱。
临高海丰养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达灵说,巨型网箱由卫星布点,能够抵御12级台风。经过不断科研,网箱最大周长已超过100米,金鲳鱼年产量可达10万斤,畅销国内及欧美市场。
海南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型之路也正在加快。“过去木质渔船吨位小、抗风弱,如今大船安全可靠,设备也很先进。”渔民柯维秀说,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视察潭门时鼓励渔民造大船、闯大海、捕大鱼。柯维秀在政府支持下建造了两艘大船,“镇上已有20多艘大船在南沙作业,渔民收益越来越好。”
现代渔业的发展要求,直接促使小型渔船减船转产,也使得此间造船业发生变革。临高县明路造船厂厂长张明告诉记者,企业生产重心正逐渐由木船转向钢制渔船,已“连续接下钢制渔船订单,正在制造多艘钢制渔船,其中一艘超过300吨,将用于南沙作业。”
借助南海油气资源和区位优势,海南正加大油气产业的建设步伐。如今,油气产业已被确定为海南重点发展的12大产业之一,形成集“勘探、开发、加工、仓储、管输、销售”为一体的油气产业链,未来还将积极推动参与可燃冰勘查开发。
海南地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在发展海洋经济过程中,正加强与南海周边国家和地区在海洋渔业、邮轮旅游等方面的合作,推动构建“泛南海经济合作圈”。
靠海吃海,就要保护好大海。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王利生表示,任何海洋活动都不能逾越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必须坚持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方向不动摇。
建设海洋强省强国,需要更高层次地探索海洋。坐落于三亚的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成为中国深海研发试验的共享开放平台,填补了中国深海战略上的地域空白。该所所长特别助理阳宁介绍,南海是中国最深的海,具备开展深海科考的天然优势。未来海南可在水下摄像、水下照明、水下推进器、深水传感器设备生产等方面形成深海特色产业。
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表示,海南作为国家“智慧海洋”试点,将把现代服务业融入到海洋经济中,利用信息产业、科考、休闲旅游等发展“蓝色经济”。
“老渔民洗脚上岸,就在家门口赚钱。”今年春节,潭门新开张的“麦哲伦”休闲渔业码头热闹非凡,渔民王振华的“琼琼海02003”号远海捕捞船变身近海观光船,与其他3艘渔船满载客人,驶入近海。(完)
- 黄南州人社局三项举措加大社会保障卡制作发放工作(2024-12-31)
- 河南县全力推进五项社会保障工作确保贫困户应保尽保(2024-12-31)
- 樓盤國慶展銷會觀音橋步行街(2024-12-20)
- “十二五”期间黄南社会保障能力持续增强(2024-12-15)
- 登封再添世界级名片 嵩山上榜首批"世界旅游名山"(2024-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