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琼海!

打造“双创”升级版,大力推进城市更新 绣花功夫 海口织就醉美画卷

移动版    时间:2018-04-14 04:03

打造“双创”升级版,大力推进城市更新 绣花功夫 海口织就醉美画卷    ①:市民在龙华双创广场学跳健身操。②:宽敞洁净的文华市场。③:西门外街建起人口文化园。④:龙舌路文化氛围浓郁。⑤:志愿者上街开展疏导交通活动。⑥:琼山福地小吃街吸引市民游客。⑦:别具特色的秀英区时代广场。    4月的海口,日暖风轻,草绿花红,水碧天蓝。

  走在骑楼老街上,只见这里人气颇旺,古朴石板路面整洁。

  徜徉南渡江畔,这里绿意浸染,江风轻拂。

  在西海岸,椰林成阴,路旁树下大叶油草绿意盎然,三角梅浴阳怒放——高品质的海岸线,可见蓝,也能见海。

  这幅美图,是海口持续呵护生态,精细增绿护蓝的成果。从2015年到2017年,海口三年磨一剑,全城动员,同心协力,摘得“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两块金字招牌。

  海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打造“双创”升级版,展示在市民面前的将是更加美丽的画卷。

  初心  关注大民生 构筑新环境

  “在社区住了几十年,做梦都没想到变化这么大。”看着家门口原先脏乱的小巷改造后变身花园式社区,83岁的市民黄昌荣好开心。

  作为“离家最近的道路”,破旧坑洼的现状促使海口加大背街小巷改造力度,改善市民出行居住环境——

  800多米长的流芳路,是琼山区巴伦社区的小街巷,长期饱受脏乱差的困扰,居民出行十分不便。

  “双创”工作开展后,不到两个月流芳路旧貌换新颜。“路修好了,出门买菜也不闹心了。”经营药店的市民钟灵说,走在平坦干净的路面上,看着路旁绿化带,感觉心情好舒畅。

  随着全市2000多条背街小巷完成改造提升,市民、游客欣喜地发现,破损的墙面全部美化,路边的绿化带疏密有致,车辆停放规范有序,空中杂乱的电缆线得到规整,节能路灯照亮出行路,点亮市民宜居生活。

  背街小巷换新颜,街头公园更舒心。每到休息时,市民李诗华喜欢驱车行驶在滨江路上,路边绿树红花,让人尽情徜徉。随着景观提升工程基本完工,海口滨江西路带状公园美丽亮相,告别“闹心地”,变身市民喜爱的大型城市公园。

  “真没想到,才几年的时间,这里变化这么大。”李诗华告诉记者,“双创”前,毗邻南渡江的滨江西路沿线相当长的路段,曾一度垃圾遍地、杂草丛生、黄土飞扬,甚至还有一块块“私人定制”的小菜园,以及许多乱搭乱建的简易房屋。后来,多部门联合整治,南渡江沿岸面貌逐步改善。

  滨江西路带状公园的建设是为了开放绿地及滨江走廊,激活水岸及修复生态,构筑一个形态完整、功能完善的生态体系,形成一个概念明晰,连接人与自然、人与人、特征鲜明的公共滨江地带,紧扣人文地域元素,打造生态生活环境。

  滨江西路带状公园全长12.57公里,建设过程中绿化部分以椰子树为主基调,种植数量达七八千株,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椰梦长廊”。在城市门户、小游园、湖心岛、交通干道、小街巷等地,借助“双创”东风,海口同样因地制宜以生态修复理念推进景观优化,提升城市品质,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为市民游客构筑了宜居宜游的新环境。

  行动  作风严实硬 走出蝶变路

  海口“双创”工作由城区拓展延伸至乡镇,领导干部挂点45个镇(街)、444个村(居)委会,各部门包点,区、镇干部工作在基层一线,全市“双创”工作形成了城乡统一标准、全面覆盖的格局,责任无死角,管理无盲区。

  市领导率先垂范,各区、机关各单位发扬“严实硬”作风,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街道、社区各级干部扎根一线、勤奋苦干,越来越多的市民群众参与到“双创”工作中,形成了以上率下,人人参与“双创”的新常态,强有力地推进“双创”成果的巩固提升。

  为加快推进“双创”,海口勇于创新,向改革要效率。创新一种模式,美丽一座城市,是环卫一体化精细作业留给公众的鲜明印象。在主城区实现环卫PPP项目全覆盖后,高水平的精细保洁正阔步迈向乡镇。

  我市推行环卫PPP,将以往一个区域内的各城市部件分属不同部门负责,变为由环卫企业一揽子管理,增加环卫作业的内容,扩宽了作业范围。这种做法打破了各管理部门之间的壁垒,较好解决了部门之间职责不清甚至推诿的问题,有效提高了整体管理水平。

  环卫部门转变政府职能,强化行业监管。市区环卫部门不再保留环卫作业队伍,环卫部门的职能由原来的“建管一体”转变为监督考核PPP项目企业,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市区环卫局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员在各路段巡查,发现问题及时通过微信群等各种方式通知PPP公司,督促整改;每月,市区两级都会根据考评结果对PPP公司进行打分,打分的高低,直接决定经费的支付和处罚的依据。

  文化内涵,是一座城市的魅力与灵魂。颜值高,更要内涵深。融入市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散落在古街古巷中,曾经因为年久失修,使得许多原本古色古香的小街巷失去应有的光彩。为此,海口“双创”将改造和保护密切结合,坚持修旧如旧、以古为新的原则,突出本地文化特色,古街巷在保留传统韵味的同时纷纷换了新颜,托起人们心中那一抹历久弥珍的乡愁。

  长253米的培龙市场后街,是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古街巷,由于常年疏于管理维护,路面坑洼不平,地下排水设施堵塞,路灯暗淡。“每次下大雨,路面上遍地都是小水坑。”府城街道办工作人员符至怡说,正是升级改造工程,让这条老街巷焕发新貌。

  现在,每到晚上,家住府城的“老海口”吴爱明就喜欢到培龙市场后街散步。这里地面整洁,电动车停放有序,看不到沿街店铺出店经营,占道的摊贩也不见了踪影。记者看到,培龙市场后街入口处立着红色的高大门楼,公共通道铺上了青石砖,两侧的多层建筑立面琼北古建筑风格突出,成为集休闲娱乐、餐饮美食、购物消费为一体的古城文化特色美食街。

  海口骑楼老街同样在提升过程中实现了蝶变,成为备受市民游客青睐的文化地标。以保护历史古迹为重点的文化传承工程,更好地留住了独特的文化“基因”,让市民寻得见深藏心底的乡愁,也让游客感受到厚重的城市文化底蕴。

  常态  “绣花功”管理 让椰城更美

  美好的城市,用温情托举真善美。

  海口开展“双创”以来,互帮互助、邻里团结、扶危济困、拾金不昧等凡人善举层出不穷,涌现一大批“最美警察”“最美老师”“最美婆媳”……文明之风吹遍城市的每个角落,一幅和谐宜居有温度的城市画卷展现在人们眼前。

  “天这么热,快进来坐坐,喝杯茶。”时近中午,天气闷热,三棵树农家鸡饭店的老板娘薛小兰热情地招呼环卫工人欧冬香进店歇歇脚。7年来,不论风雨,这家位于振兴路的爱心鸡饭店始终坚持为环卫工免费泡茶。

  这样的爱心故事不是个例。在琼山,有78家商铺自发组成关心环卫工的爱心大联盟——小蓝之家。每个爱心驿站配备有一个洗手间、一台饮水机、一壶茶水、两三把椅子。有的商店配备一次性纸杯、水瓶、脸盆、毛巾和微创伤处理医药包等日常用品。

  在中山街道的西门外社区,升级改造后变身花园社区。这里有一支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志愿者服务队,每天义务巡查在社区的大街小巷,演绎市民眼中呵护家园的“最美夕阳红”。“能多干一天就多干一天,能多干一个小时就多干一个小时,社区是大家的,我们有责任维护家园的美好。”这是志愿者共同的心声。

  守护城市的美丽,需要市民的文明行动,也需要城市管理部门的“绣花管理”。

  “公安+城管”模式同频共振打击城市管理“老赖”,城管队伍下沉社区提升执法的效率,设立专项巡回法庭护航城市管理,文明柔性执法彰显城市管理的人文关怀……海口砥砺前行探索综合执法真招实招,城市管理水平逐步迈上新台阶,文明海口的生活幸福指数不断上升。

  城管执法工作如何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覆盖?海口力推城管队员下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通过推行属地网格化管理,理顺工作关系,落实工作责任,提升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按照城管下沉社区模式,街道城管中队将城管队员按照社区网格分为若干个城管小组,负责辖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所有权项。各社区承担履行城市管理的主体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实施属地化管理,具体组织社区城管小组开展综合执法监督工作,享有对城管小组的管理权。街道城管中队主要履行统筹指挥、综合协调、监督考核的职能。

  海口海府街道城市执法中队负责人介绍,城管下沉到社区进行网格化管理,定人、定片、定岗、定责,可以确保以最快速度赶到现场处置,有效提升执法效率。

  对于社区来说,处理问题比以前更快了。海府街道南宝社区工作人员夜巡时,发现金门广场西侧一水吧,把不少桌子椅子摆到店铺外出店经营,经多次劝说无效后,工作人员马上反馈给社区城管队员。不到5分钟,正在附近巡逻的执法队员赶到现场,核实后当即责令现场整改。

  社区城管既是执法者,也是服务员,他们经常与社区干部、网格员等一道对辖区店铺单位“门前三包”和病媒生物防制等进行检查,及时指出经营者存在的问题,帮助商家整改,逐步实现由“临阵突击”到“长效管理”、由“粗放式管理”到“精细化管理”的嬗变。

  “双创”工作永远在路上。海口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打造“双创”升级版,大力推进城市更新,狠补基础设施硬件短板,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不断提升市民生活幸福指数,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将是更加美丽的画卷。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689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