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百年老街 留住城市记忆
近年来,海口在推进骑楼老街区改造过程中,突出以人为本、和谐宜居的理念,不搞大拆大建,实施温和渐进的“微改造”,充分挖掘老街区潜在的资源和优势,保护和修缮文物古迹,对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延续历史文脉,保存城市记忆,探索出一条适合海口现状的“老街改造+”带动城市连片更新的新路子。
老街改造+“复活”历史建筑
海口骑楼建筑群始建于19世纪中叶,随着海运和商贸的蓬勃发展,在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规模达到鼎盛,逐步形成了欧亚混杂、兼具南洋文化特征的风貌。然而时过境迁,当年繁华的骑楼老街面临建筑结构老化、市政设施差、居住密度高、业态低端等问题。近年来,海口启动骑楼老街区整治工程,让百年骑楼焕发新颜。
“把骑楼历史上有积极意义的干预痕迹尽可能保护下来,对于建筑肌理没有大损伤、不影响未来功能使用的部分也尽可能予以保留,原汁原味地传承历史。”海口骑楼老街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山介绍,在老街的修缮中,坚持了“抢救第一、保护为主、加强管理、合理利用”和“修旧如旧、恢复原状”的原则。“要把历史建筑当作一个生命体来看待,这些修复后的骑楼还要继续发挥建筑的功能。”
“在墙面修复中,我们‘复活’了彩色石灰水工艺,对窗户的修缮也力求做到尊重历史,原原本本地传承。” 黄山介绍,石灰水是海南、广东一带墙面修复传统的做法,是一种生态环保的传统材料,价格低廉,又具有杀菌的功效,为了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修缮人员采用了彩色石灰水的工艺,对立面墙体进行彩色处理,避免使用现代涂料带来的破坏。在对保留了原色彩的窗户进行取样分析后发现,许多窗户在历史上都是彩色的。在科学依据的支撑下,老街窗户的修复中没有只采用保守的单一色调,而是大胆地使用冷色与暖色结合,使得百年老街不仅焕发出现代感,也能够古色古香,与历史一脉相承。
老街改造+补齐民生短板
“以前骑楼没有停车场的时候,过来游玩都不知道将车停哪。”市民周晨说,现在骑楼建设了配套的停车场,确实方便市民和游客驾车前来骑楼景区游玩。
近年来,每年到骑楼游玩的市民及游客数量都在递增。新建停车场是骑楼改造的一部分。目前,骑楼老街区有三个露天停车场以及一个2层的地下车库,可容纳千余辆车。其中,第三停车场于今年2月底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骑楼老街区怎么改,群众说了算。海口在改造老街区的过程中,每一步、每一个方案都充分尊重民意,公开透明操作,始终把群众的需求考虑在前。变城市美容为功能再造,把完善老街区基础设施作为重要的民生实事,先后改造了联户巷道,改善了供水、排水、排污等设施,着重打造“骑楼印象”, 使老街区“修旧如旧”,“逆生长”出新家园。
在改造市政道路和市政管网包括示范区内供水、排水、供气等必设管网上,相关部门提前规划科学布局,电力、广电、电信、联通和长途传输等“五线”入地,超前预设专业管线,设计建设地下综合排水管道等。同时,更新和维护路灯照明设施,完善公交车站点,打通消防通道,增加了必要的消防设施、设备,并在公共地段设雕塑小品、座椅等,补齐骑楼老街区的民生短板,提升城市品质,让更多的市民游客获得更实在的文化认同感、幸福感,不断提升城市软环境。
老街改造+发展休闲旅游
据黄山介绍,骑楼老街区的中山路步行街约300米长,2017年游客接待量达46.7万人次,2017年游客接待量比2016年增长7.6%。
文化是旅游的生命线。骑楼街区历经风雨,见证海口城市的百年沧桑,它的灵魂不仅在于富丽华美的立面外形,更在于它揉刻在钢筋水泥里的“活”的印记。骑楼街区是海口城市最具“地域性”的代表,保留着百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每次漫步大街小巷,仍能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气息、鲜活的市井百态和纯朴的民风民俗。
为了把骑楼的街区文化、历史文明更具体地推向大众,展现海口历史文化的繁荣与演变,海口注重街区历史痕迹的保留与挖掘,对街区内331处海口市第一批历史建筑进行分类保护修缮;挖掘恢复五条老街老商号牌匾近200个;整理出版骑楼文化系列书籍。妈祖庙纪念馆2017年春节前建成开放,水巷口海口南洋骑楼老街展示馆、中山路海口南洋骑楼文化展示厅、修缮工艺展示馆坚持每日开放,做好最全面的海口历史文化“导览”与传播。
骑楼独特的南洋风格建筑群让人赏心悦目,吸引市民及游客慕名而来。“我这辈子连英文字母都不懂得拼写,现在遇到外国人都能跟他们说‘Hello’啦。”住在附近的70来岁的陈玉英阿婆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旅客来骑楼游玩拍照,他们也很热情,跟我打招呼总是点头微笑说“Hello”,久而久之我也会说了。
老街改造+丰富百姓生活
“老街有许多奇特旅游商品,这里从早到晚人气都很旺。”住在骑楼老街附近的市民李小妹阿婆说。
老街不宽,两侧密密麻麻排列着各种店铺,经营的商品多是时下商场、超市里难以见到的商品,如旧式首饰、文房用具、南货食品、服装布匹等价格亲民的传统商品。除了这些小店铺外,余下的门店则让小电器、药房、茶馆、客栈、杂货店、理发店、照相馆及各类海南地方特色小吃排档占了去。
据介绍,根据《海甸溪城市更新项目行动实施方案》,骑楼公司配合华侨城公司,持续推动活化骑楼老街具体项目的落实,包括打造精品酒店、特色民宿,建设演艺中心,老街业态整治升级及打造骑楼片区特色街道等工作。中山路步行街共有123家商铺。目前,已进驻业态商铺有103家,骑楼老街在2017年引进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椰雕文化馆”、海南本土特色品牌“京润珍珠”、海南知名便民企业“海口市菜篮子公司”及海南票证博物馆,丰富了中山路的文化业态,提高中山路的商家品牌形象。
改造后的老街业态更加丰富,方便了市民生活。平日这里比较安静,逢年过节及周末假日就会出现人如潮涌、车水马龙的热闹场面,许多人到老街购买年货和日常生活的零碎物品。这里的物品丰富、价格实惠,到老街上走走逛逛,寻找那些还没来得及褪去的岁月痕迹,在讨价还价中完成交易已成为市民、游客的一种享受。
记者手记
百年坚守 传承乡愁
□本报记者 吴祝好
漫步在经过百年历史文化积淀的海口骑楼老街,仍能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气息、鲜活的市井百态和纯朴的民风民俗。伴随着海口城市的发展与变迁,传统文化已成为骑楼老街不可割舍的记忆,海口骑楼街区作为海口城市最具“地域性”的代表,文化引领地位日益显著。
海口骑楼老街是国内现今保留规模最大、保存基本完好的骑楼建筑群之一。历史上,随着海口海上贸易与航运的发展,活跃于东南亚与大陆沿海区域的华侨将南洋的建筑风格和样式带到海口,形成了海口近代骑楼老街的城市风貌。2009年6月,骑楼老街被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评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百年坚守,气象万千。老街的一砖一瓦是乡愁的记忆,它串起了近代海口的变迁史,是那个时代至高至淳的精神寄托,也是华侨先辈们栉风沐雨、勇往直前精神的象征,更是当代海口城市文化生生不息最直观的表现。
前人挖井,饮水思源。先人前仆后继开创的天地,需要不忘初心与坚定不移传承的决心。回望历史,街区曾经的熙熙攘攘、商业与文化的繁荣不仅需要铭记,也需要我们在探索中传承与创新发展。
海口在活化和修复骑楼的同时,鼓励海南本土文化在这里进行展演展示,支持广大文人学者、文艺爱好者来到骑楼老街寻找创作灵感与展示作品,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在骑楼街头开花结果,把文化精品呈现给大众。
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动态的生命体,它们遵守着自身的节律。如今的老街会像当初建起的中西结合的骑楼一样,接纳多元文化在老街的平台上百花齐放,让骑楼老街鲜活起来,传承百年乡愁,留住城市的记忆。
- 商品多氛围足人气旺 海口特色农产品走俏冬交会(2019-12-16)
- 海口美兰区灵山镇美庄村乡村振兴工作队聚焦民生工程解(2019-12-16)
- 海口台湾两地共建回流文物交流平台(2019-12-16)
- 全球知商(海口)科创项目对接会在海口举办 8个国际项(2019-12-16)
- 海口市2019年度社科规划课题顺利结项(2019-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