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琼海!

改造升级焕新颜 “城市客厅”迎蝶变

移动版    时间:2018-04-26 16:08

  改造升级焕新颜 “城市客厅”迎蝶变

  改造升级焕新颜 “城市客厅”迎蝶变

  西海岸带状公园加速生态修复,打造“透绿见蓝”“透光见海”的西海岸景观。

  改造升级焕新颜 “城市客厅”迎蝶变

  位于滨江路的南渡江带状公园美丽如画。

  改造升级焕新颜 “城市客厅”迎蝶变

  游人乐游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

  

    雨润椰城,山青水碧。

  美舍河畔,凤翔湿地公园,绿意葱茏,水入湿地而不溢。

  三角池片区,东湖水波荡漾,雨打睡莲,水清岸绿如画。

  南渡江生态公园,草青花红,十里“椰梦长廊”,生态走廊串起清凉氧吧。

  散落在城市不同方位的公园,随着海口城市更新步伐加快,渐次升级换代焕新颜,颜值更高,功能更全,游园更舒心。

  每个公园,都是一条连接人与自然、人和城市的纽带。海口在推进城市更新“五化”先行工作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融入海绵城市理念,下足“绣花功夫”,精细升级改造,让“城市客厅”更加宜居有温度,让市民游客感受更美好的生活。

  1

  海绵公园:净化水质 重塑生态

  城市发展,公园也在变。历经岁月长河洗礼,累积的“沉疴”让公园逐渐失去往日的光彩。海口在全面摸底的基础上,以生态修复理念修补功能,海绵化改造公园,让人与自然“亲密接触”。

  纵贯海口市南北的美舍河,是海口人民的母亲河,河岸附近众多的大小公园是市民日常休闲之地。而曾因污水侵袭,河水臭味难闻,让公园成为“闹心地”。

  生态“负资产”,也可变身城市新名片。海口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坚持“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景观提升”统筹实施,水岸同治,久久为功,美舍河实现了美丽蝶变。新建的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成为海口市民新的“城市会客厅”。

  走进湿地公园,随处可见的大叶油草、吐露芬芳的三角梅、高大挺拔的椰子树与远处碧波荡漾的美舍河,勾画出一幅绿意盎然的美丽画卷。“美丽美舍河又回来了,还多了这么大的公园,感觉就像做梦一样。”4月25日,沉醉于眼前鸟语花香的市民王宇说。

  公园内占地1.4万平方米的梯田湿地极为引人注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务分院资源能源所副所长王晨介绍,梯田分为八级,每一级80厘米高,由各种粒径不同的基质材料和生物填料颗粒组成,每三级梯田作为一个组合处理单元,污水在其间有组织地进行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垂直流动,通过填料的过滤、植物根系的吸收、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病原微生物等污染物质。梯田湿地近期每天可处理0.5万吨的生活污水,远期可处理1万吨污水。

  “公园的一草一木、一沟一壑,都在为海绵城市建设贡献力量。”王晨介绍,沿岸的透水自行车道、火山岩挡墙、亲水栈道及带有净化水质作用的绿植,暴雨时能起到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的作用。美舍河原来的硬质堤岸变硬为软,退堤还河,构建内河湿地,改善了原来的“三面光”现象,增加了水体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的接触界面,有利于河流自然渗透,河水自然净化。

  2

  景观公园:人性设计 彰显特色

  公园之美,生态为底,景观宜人。海口根据公园的自然和人文特色,因地制宜开启公园的“美容”行动,提供更多优质绿色空间,让市民游客畅享天然大氧吧。

  4月25日,雨后的南渡江生态公园,格外绿意盎然,市民陈平壮晚饭后喜欢到这里散步。这座临江而建的生态公园,依托滨江路带状景观带,以生态修复拓展绿色空间,塑造以“绿色”和“水”为主题的城市生态公园和景观长廊。

  南渡江生态公园位于南渡江西岸,从新埠桥到南渡江大桥呈带状分布。在园林部门的规划中,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设计一个开放共享、开阔大气、便民惠民的城市绿地,让南渡江公园成为城市地块的绿色纽带,建设娱乐休闲、体育健身、现代服务于一体的公共生态走廊,包括白沙坊公园、城市友好园、湿地公园、“双拥”公园等区域。

  市园林局工程处负责人介绍,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该公园被确定为城市两条生态廊道之一,为南北贯穿城市中心城区的公共绿地。同时,公园的建设也是强化江畔生态保护、优化公园布局、完善城市功能的需要。

  为了体现椰城特色,留住乡愁,公园建设过程中广泛种植本地树、本地草,统筹推进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彩化等“五化”工程,夯实热带花园城市的底蕴。全长12.57公里的公园里,绿化部分以椰子树为主基调,数千株椰子树遍布带状绿地,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椰梦长廊”,同时栽植其他能体现滨海城市沿江风光的本土树种,丰富绿化景观层次。

  “既可以在宽阔的广场散步,也可以在狭长的绿道中骑行。”细心的陈平壮发现,在江堤顶部有一条近10公里长、8米宽的慢行观光线,既可以健身,也可以观赏沿江风景。尤为市民点赞的是,公园因地制宜设置了生态停车场、公共厕所、避雨亭、游人座椅等设施,为公园休闲游玩提供便捷的配套服务。

  3

  文化公园:浓浓乡愁 留在心头

  公园,就像一部自然时光机,人们借助这个记忆纽带,可以重温儿时回忆,也能够品位岁月沉淀的文化印记。海口在公园改造提升中,不仅注重硬件提升,更注重彰显本土特色,让好生态留住“最海口”的乡愁味道。

  海口人民公园东湖上空水鸟振翅飞翔,湖中绿意浸染的孤岛倒映水面。“美极了,就像一幅和谐泼墨的山水画,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远眺的市民陈苗停住脚步,凝望着这迷人的自然风景。

  深处闹市区的湖心岛,在悠长的历史长河中是城市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因其景色秀丽、造型别致,一度成为城市地标,经常可在明信片中见到它的身影。“然而多年来湖心岛还处于无序利用的状态,杂草丛生,脏乱差现象严重。”陈苗回忆,那时岛上因为隐蔽,打架斗殴等乱象屡禁不止,也是城市管理的隐形“死角”。

  在沧桑岁月洗礼下,岛上的景观也存在“硬伤”。“站在岛上很难看到湖水,湖水也很难‘看到’我。”说起以前的景象,徐丹丹既感受这个小岛的难得独特,也为杂乱感到可惜。徐丹丹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一名景观设计师,也是三角池片区环境综合整治园林景观提升项目的参与者之一。

  “能保留尽量保留。”徐丹丹在走访时发现,岛上还存在许多老树,长势茂盛,在设计和施工图上这些树都被醒目地标出来,妥善地保护好,将杂乱的、长势较差的小树进行了移除。“老树是扎根湖心岛的‘老居民’,也是岁月沉淀的印记,保护好它们是我们的责任。”

  “海口又称椰城,椰子树在城市绿化中扮演中重要的角色,可以凸显城市热带风情。”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景观设计师盖若玫说,在三角池片区中大量种植椰子树,铺植便于管养且成本较低的本地大叶油草,广泛种植三角梅。“用这些本土花草树,留住海口人的浓浓乡愁。”

  “30年前,十万人才下海南,这里是许多人梦想开始的地方。30年后的今天,焕然一新的三角池公园不仅激活了我们的‘闯海记忆’,120多天的快速蝶变,更是对特区精神的现实传承。”闯海人王方全老人感慨道。

  4

  民生工程:问需于民 量身定制

  公园改造提升是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海口始终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为工作标尺,打造休闲海口游、市井文化圈,不断增添市民游客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每天到这里来散步,看着清澈的湖水和湖边的花花草草,心里别提多舒坦了。”在东湖边,市民王晓磊用手中的相机定格下笑容灿烂的朋友。

  “原来,高高的围栏将湖水和人隔离开,彼此离得很远,没有亲近性,体现不出水生态的魅力。”中规院建筑所工程师申彬利介绍,为了打造亲水休闲空间,将原有毛石砌筑硬质驳岸进行软化处理,改成了草坡入水,在安全水位线里种上水生植物,同时,将东西湖驳岸向后拓宽,完善滨湖步道空间,增加部分亲水栈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申彬利表示,东西湖治理中坚持民本理念,在设计施工中充分考虑居民日常生活需求,针对湖边照亮设施不足,专门对东西湖沿岸的亮化进行了系统优化,通过布设暖白、暖黄光等光源,提高了夜晚湖边的亮度,既方便了市民游客,也成为老城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全程参与三角池片区环境综合整治(一期)的海旅集团副总经理林天蒂表示,该项目在全面摸底的基础上,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量身定制系列惠民‘套餐’。为了让公园更宽敞舒适,施工方将原先遮挡视线的杂乱灌木移走,合理重塑地形,重点将湖边的硬质驳岸拆除,建设亲水的木栈道,打造通透的园林景观。同时,在海秀东路、博爱南路与海府路的交叉路口附近新建了三角池广场,为市民提供更多休闲空间。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693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