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琼海!

琼海市"三不一就地"城镇化样本调查

移动版    时间:2018-05-21 16:00

  有人说,琼海的城镇化不是“搞出来的”,而是“长出来的”,一点不假。近年来,海南省琼海市严格遵循“不砍树、不拆房、不占田,就地城镇化”的标准,在保留生态本底和尊重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前提下,通过发展本地特色产业、基础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延伸来实现农民身份的自然过渡,走出一条低成本、可持续、因地制宜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三不一就地”标准促生“长出来的城镇化”新模式

  (一)不砍树、不拆房、不占田,就地城镇化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要求,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琼海市提出了更为严苛的城镇化建设标准——不砍树、不拆房、不占田,就地城镇化。市委书记符宣朝解释说:“三不”标准背后是三条必须坚守的“红线”,“不砍树”是保护生态的红线,“不占田”是敬畏自然的红线,“不拆房”是社会稳定、民生和谐的红线。

  我们在村里走访时发现,“三不”标准颇得人心。美雅村是华侨村,听村里的老阿妈讲,“种树不砍树,修房不拆房”是这里的传统,“祖屋要有人气,逢年过节海外的亲人回来了,才能找到家。”这种朴素想法的普遍存在,让“三不”标准很容易被老百姓接受和坚守。

  美雅村与博鳌论坛会址只有一路之隔,村民郑元峰说:“当初改造时就怕要搬走,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舍不得啊!没想到,市里不仅没砍一棵树,没拆一间房,还帮我们修好绿道,通上自来水,连垃圾都分类处理了!”郑元峰的农家乐就建在槟榔林中,杨桃树充当门口的立柱,槟榔树中间架起饭桌。

  保留生态本底和村形地貌,不改变生活空间,让农民依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去就业,并和市民享受同等标准的自来水、电力、道路、污水处理、垃圾分类等基础设施,这就是琼海“三不一就地”的城镇化路径选择。

  首先是百姓的“幸福家园”,其次才是游客的“度假天堂”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琼海的城镇化始终把实现农民在家门口就业、通过建设家园致富放在首位。市委书记符宣朝自信地说:“我们把1710平方公里的土地按照国家5A级景区的标准来建设,不是仅为搞旅游、为游客而建的,我们首先是给琼海50万老百姓建设美好生活家园,不能本末倒置。”

  中原镇的源泰商行已经开了24年,从一间小杂货铺发展到一家中型超市,主要经营日用百货、烟酒食品以及东南亚的咖啡、饼干、咖喱等特产。商行老板祝毓志告诉我们:“改造前街上又脏又乱,晚上黑咕隆咚的,店面也是五花八门,一天都卖不出多少东西,晚上九点就关门。现在门前的道路整洁了,店面不但风格统一,颜色也漂亮,本地人、外出打工回来的人都愿意晚上来这散步逛街,超市每天的营业额比改造前增加了60%,经常是晚上十点要关门了,还有客人在购物呢。而且在自己的房子里开店,不用考虑贷款和租金问题,既省心又省成本。前些日子我们刚搞了店庆晚会,热闹得很呢。”政府完善基础设施,营造良好商业氛围,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开店赚钱,主要满足本地消费,兼顾游客需求,是琼海市帮助农民就地就业的主要做法之一。

  既然要建“家园”,“主人”的需求自然被放在首位。塔洋镇在对临街铺面进行立面改造过程中,主动征询老百姓的意见。原本打算每隔4米一根的立柱,老百姓提出密度太大不好看,镇政府最终决定根据铺面大小灵活调整,保证一个铺面至少两根。一眼望去,既整齐,又舒服。老百姓担心古邑风格的木窗没有防盗功能,镇政府就出资32万元为每户加装了一道隐蔽的防盗窗,既保持了整体风格统一,又保障了老百姓的安全。

  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2013年,海南省旅游委针对全国的大学生做了一项调查,让他们评选出海南所有市县里自己最喜爱的旅游目的地,结果琼海得票位列第一。

  拒绝千篇一律的“欧陆风情”,着力就地取材的“原汁原味”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琼海并没有像不少市县那样,打造“欧陆”“地中海”“西班牙”等异域风情小镇,用于商业地产和旅游项目开发,而是在原有12个镇的所在地,结合镇本身的资源禀赋和历史渊源,改造建设了具有南洋、渔港、黎苗、古邑、农耕等各具特色、原汁原味的风情小镇。

  潭门镇有着千年古渔镇的耕海文化,镇政府在对临街铺面进行立面改造时,巧妙地把沉船木、船舵、船桨、铁锚、救生圈等已经废弃的渔民出海必备品做成牌匾、装饰或是店门口休息的木凳,如此变废为宝,使浓厚的渔乡文化伴随着海风扑面而来。对各镇内在元素的充分挖掘,不仅强化了各镇的特色,也提高了产业和文化的区分度,形成了“一镇一风情、一镇一特色、一镇一产业”。

  在琼海一路走来,“老房子”似乎是这里的一个文化符码。每个镇上都有“老房子”咖啡屋,这些刻画着岁月痕迹的老宅,都是在城镇化大潮中有意被政府保留下来的,经过修缮和老物件的装点,散发着质朴、怀旧的味道。无论是本地人还是游客,都愿意来这里要一碗当地特色粥,一杯手磨的“老咖啡”。在万泉河畔的“老房子”里,坐在我们对面的老郭是从海口开了一个多小时车过来的,他说他每个周末都会过来,这里有他儿时的记忆,依他的话说,老房子“样子变了味儿没变”。比起那些千篇一律的洋房、喷泉、罗马柱,“老房子”用它历久弥新的别样风情,留住了人们关于故乡的记忆和情感。

  发展“六产”农业,传统农民变身“新型职业农民”

  走在“万泉河国家农业公园”的绿道上,农民们正在两边的田野里忙碌着,有摘草莓的,有种莲藕的。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大钊告诉我们:“他们可不是传统意义的农民,而是‘六产’农业造就的‘新型职业农民’,而‘六产’农业的载体就是我们的国家农业公园。”

  国家农业公园是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一种全新的旅游业态,集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农产品销售于一体。琼海市的热带高效农业发展好、生态资源好、田园风光好,可谓“天生丽质难自弃”。市政府在原有村庄的基础上,把全市划分为“龙寿洋国家农业公园”“热带滨海国家农业公园”和“万泉河国家农业公园”3大片区,总面积近15万亩,囊括全市一多半的农业人口,并以国家级的标准来充实完善连片的田野及周边农村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打造一个具有现代农业产业化功能、旅游功能、休闲功能和运动功能的乡村综合体,这也成为老百姓发家致富的产业园区。

  国家农业公园的建设,把农民从原来的单纯种植生产中解放出来,参与到铺面经营、土地出租、打工等多种经营中。在热带滨海国家农业公园内有家“阿叔农家乐”,股东之一的唐少微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在入股农家乐之前,她的收入主要靠自家的两亩地,种植两季水稻一季辣椒,年收入3万元左右。随着国家农业公园的建设,她把自家的两亩地在冬种瓜菜的季节承包给他人耕种,每亩600元∕季;她自己在农家乐当服务员,固定工资1600元/月,加上奖金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她在农家乐成立之初入股两万元,占两股,今年春节期间,农家乐经营满一年,按照股份得到两万元分红;她经营的家庭旅馆共有三间客房,年收入在16000元左右。这样算下来她的年收入已经超过了6万元,比之前增长了一倍多,收入构成也从原来单一的生产性收入,变为生产性、财产性、工资性、经营性四项收入。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707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