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不忽视时政 历史要灵活运用 地理应思维发散 名师支招考生如何把握复习技巧
政治:
重温考试说明 整理时政热点
高考复习即将收官,这时候需要考生回归教材,重温考试说明。
邝小博老师认为,首先要对考试说明中的考点进行梳理,明确各考点掌握的程度,如识记、理解和运用三个层次。再根据不同的层次进行针对性的复习。
“考纲几乎每年都要经过修改和微调,新增、修改、取消等考点调整方向可能代表着今年高考的命题趋势和方向,需要引起重视。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新教材的修改,如对政府职能的新表述。我们要将新教材中的新内容和新提法运用到最后复习之中,对旧的知识体系进行更新、改造和再一次开发。”邝老师说。
此外,高考政治命题从不回避时政。时政知识与教材理论需要在复习中走向联合。高考时政按照其时效可以概括为热点、温点和冰点。在考前最后复习过程中应当优先考虑重大时政热点问题,如党的十九大一些新提法、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方面内容、发展实体经济、乡村振兴战略、供给侧改革以及推进依法治国等问题。复习中注重对重大时政热点的整理复习有助于考试事半功倍。
邝老师还提醒,解读时政热点时千万不要武断地认为就从某考点切入,而是需要以热点材料为依托,以教材知识体系为拓展点,多角度多切口构筑新的知识体系。如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等从经济角度体现经济全球化影响、政治角度体现国际关系新态势、文化角度反映文化交流传播和继承、哲学角度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历史:
选择题用“两个符合”原则推敲
许敏老师具有多年的历史教学及带高三年级的经验。她认为,通过呈现史料等方式创设新情景并考查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已成为历史试题的趋势,而这也正是历史学科的本质特征。所以,在考试过程中需要考生准确、全面提炼材料信息,理解命题者的意图,灵活运用历史知识论证历史问题,还需要在考试过程中具有严密的思维、冷静的头脑和科学的方法。
许老师建议,考生在做选择题时可以用“两个符合”的原则比较推敲选项。遵循“两个符合”原则——选项符合史实和符合题意。用这一原则比较、推敲每一个选项,选择它,要有明确的依据,即符合“两个符合”的原则;否定它,要有充分的理由,即不符合哪一原则。
除了选择题,历史学科的材料解析题也是重头戏。材料题具有跨度大、切入点新、导向明确等特点。
所以在解题中要注意几点问题,首先是带着设问阅读材料,要明确题目设问,这样阅读材料才有针对性。其次是回到设问明确方向,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再次回到设问,明确答题方向。然后依据设问审清依据,作答的来源试题中会明确提示,一般分两种:“依据材料回答”;“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所以,答题时一定要依据提示答案的来源,这样才能准确有效地组织答案。最后组织答案时注意转换,对材料中的信息和观点要注意概括、归纳,注意文字表述的规范性、学术性、条理性。
地理:
在总结试题答案中找规律
何燕老师建议考生在最后的两周里可以进行一次系统的知识梳理,知识梳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对考试说明的条文进行逐条通读,比如“旱涝、台风、寒潮、地震、泥石流发生的主要原因、危害和防治措施”,可以列一个表格,也可以把每一条考试说明都用概念地图或思维导图画出来,这样做更能加强对知识相互关系的理解。
何老师提醒,在答题时不要陷入“就题论题”的误区。“就题论题”就是只看这个题目,不通过一个题目推及类似题目。做题思维要灵活发散。另外,在最后阶段可以通过总结综合题的答案,从中找到规律,寻找答题的思路。“我们要通过做题学会总结常见综合题的答题思路。”何老师说。
在简答题中,回答地理事物的形成原因,一般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去思考;回答解决某种资源问题的措施一般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去思考;回答条件一定要分利弊。这些答题思路只有做到烂熟于心,才能应付自如。
高考地理现在注重考查能力立意,不仅要考查考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更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与基本理念分析地理现象、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因此,综合题的题目都是新的情境,很难直接用平时的答题思路来套,这就要求考生学会对试题进行分析,将大的问题分解成小的问题,找到答题点。
- 商品多氛围足人气旺 海口特色农产品走俏冬交会(2019-12-16)
- 海口美兰区灵山镇美庄村乡村振兴工作队聚焦民生工程解(2019-12-16)
- 海口台湾两地共建回流文物交流平台(2019-12-16)
- 全球知商(海口)科创项目对接会在海口举办 8个国际项(2019-12-16)
- 海口市2019年度社科规划课题顺利结项(2019-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