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琼海!

探访琼海潭门“海捞瓷”黑市:厕所藏“海瓷”--南海网

移动版    时间:2018-05-27 12:35

  新闻提示:古代“海上丝绸(陶瓷)之路”上的海南西沙海域触礁沉船所遗留的各时期的陶瓷,他们经海南渔民打捞出水后流散于社会,成为民间陶瓷收藏研究的一个专题。为了与《文物法》限定的出水文物区分,民间收藏界将这部分陶瓷通称为“海捞瓷”,简称“海瓷”。海捞瓷现已成为“海南三宝”之一,成为全社会共同保护研究的重要文化遗产。然而,在琼海潭门一带却有人在贩卖这些“海瓷”。

探访琼海潭门“海捞瓷”黑市:厕所藏“海瓷”--南海网

渔民家里藏着很多“海瓷”

  日前,记者连续接到琼海潭门渔民举报,他们说,经常看到三五成群的外地古董贩子到潭门购买“海捞瓷”,这样的古董黑市严重违反国家有关文物法规的规定,希望记者能披露这种非法贩卖文物行为。

  记者暗访

  厕所、衣柜藏“海瓷”

  近日,记者以古董收藏者身份走进琼海潭门镇,探访这里“海捞瓷”黑市的奥秘。记者通过一番周折找到两位年轻人。

  “想买古董是吗?我带你去个地方,你先看一般的。好的有是有,不过第一次见人家不一定信服你,还是下次再看好的吧。”年轻人神密地说。

  在记者点头同意后,两个年轻人把记者领到潭门镇边缘一个小村落。拐进村子,进了一户住三层小楼的人家。

  女主人在吃午饭。她似乎很熟悉地招呼记者一行坐下。记者在房间一楼坐定并环顾四周,在旁边玻璃柜里摆放着很多残破或被海底珊瑚覆盖着的古代瓷器。

  “这里还有。”女主人从厕所拎出一个红色塑料桶,桶里用水泡着很多件大小不等的保存相对完整的“海瓷”。

  这些瓷器中,有壶、有碗、有盘子碟子、也有古代妇女用的首饰盒或化妆盒。

  看过一楼的“海瓷”以后,记者被请到二楼,男主人从一个衣柜里取出几个保存完好的大瓷盘给记者看。

  漫天要价

  从几百元到数十万元

  一边查看主人提供的数百件瓷器,记者一边询问这些瓷器的价格。记者每拿起一件,女主人都报出个她心目中的标价:“这个300元,那个至少700元,那个提壶是元朝的,最少要8000元。”

  在二楼,男主人拿给记者的“清花大盘”张口就要20万元,一些小一点的盘子据说是宋朝官窑货,索价从1万元到3万元不等。

  在另一渔民家里,主人展示给记者的一个陶瓷提壶要价25000元。记者注意到,这个提壶的把手有个明显裂痕,主人说那是“窑裂”,是从窑里烧出来就裂的。

  事后一位古董行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批驳了这种“窑裂”说法。

  管理部门

  “海瓷”散落民间管理难度大

  琼海市博物馆陈贻爱馆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的确有一大批海瓷流散到民间。渔民们尤其是琼海潭门一带的渔民在出海抓鱼时偶尔会捞上几件海底沉船上的瓷器,他们把瓷器带回家以不同价格转卖给别人,因为渔民文物保护意识淡薄,加上金钱利益驱动,他们捞到海瓷不可能向文物管理部门报告,往往自行出售,这个管理起来的确难度很大。

  陈贻爱馆长说,去年12月,琼海市博物馆还专门组织文物管理人员到潭门镇码头农村进行宣传,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法》,但收效甚微。渔民们认为,我到大海里捞鱼,捞的鱼是我的,捞到古董宝贝当然也是我的。但根据我国文物法,海底的地下的文物都是国家所有。渔民们还是不能理解。这需要一个教育的过程。

  相关链接

  1996年,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队受命对西沙进行全面调查,行程850海里,掌握了多处沉船遗存。1998年12月,水下考古队在北礁、金银礁、华光礁一带进行了为期39天的正式水下考古,潜海深度为10至20米,最深达35米,新发现五代、宋、元、明、清各代水下遗存14处,采集发掘各时期文物1500件。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710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