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风雨洗礼 湿地公园美丽依然
①大雨中美舍河以包容的胸怀对汇聚的雨水进行滞蓄和净化,缓解城市道路积水。
②暴雨后的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里的雨水花园,充分起到了涵养雨水、净化水质等作用。
③三角池湿地公园雨后的美人蕉更显娇艳。
湿地虽然改变不了恶劣的天气,但却可以大大降低恶劣天气带来的危害,减少损失。日前,随着今年第4号台风“艾云尼”的离去,五源河、三角池、美舍河等多个人工湿地,在暴雨来临时,净化初期雨水防止河水污染,通过退堤还湿,避免了河水泛滥。暴雨过后,河道水质和水位快速恢复,经受住了风雨大考,给海口人民提交了一份圆满的答卷。
1
美舍河:滞蓄雨洪防污染
市民在公园悠闲地散布健身,草丛中青蛙和蟋蟀的叫声此起彼伏,白鹭在乾坤湖滩涂上低头觅食……6月7日下午,记者来到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虽然经过几天狂风暴雨的洗礼,公园仍是风景宜人。踩在绿油油的大叶油草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像踩在软绵绵的海绵上一样。要说哪里可以看出暴雨留下的痕迹,只有公园里的草沟、小洼地里还残留的雨水依稀可见。站在公园“高地”,俯瞰美舍河,暴雨后河水微黄,水面已经基本恢复原状。治理后的美舍河经受住了暴雨的考验,充分体现了海绵城市理念治水的功能:对初期雨水污染防治以及雨洪滞蓄作用。
美舍河治理是海口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一个重要的具体体现,它融入了海绵城市和生态治水的理念,着重修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提升水安全这三个层面的功能。在凤翔公园,随处可见利用地形形成的下凹式的绿地空间,还有植草沟、人工湿地、可渗透路面等绿地空间。这些空间可以把周围汇集过来的雨水进行滞蓄雨净化,在初期雨水净化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经过净化后的雨水,可以安全的排入河道。
据了解,从凤翔湿地公园到上游的沙坡水库这一段河道,通过退堤还河,整个河道两侧拓宽了约10米到20米的空间。根据有关部门的测算,在暴雨来临时,这一河段能够进行滞蓄雨洪的空间是将近50万立方米。对于美舍河下游段,特别是主城区段的行洪排涝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滞蓄雨洪的作用,充分体现了美舍河治理过程中,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生态治水的理念。另一方面,在美舍河河道内,原来的硬质堤岸变硬为软,通过退堤还河,构建内河湿地,改善了原来的“三面光”现象,增加了水体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的接触界面,不仅有利于河流自然渗透,更有利于河水自然净化。还由此构建了一个土壤、植物、微生物充分融合的空间,使得原来排入河道内的初期雨水可以通过内河湿地进行净化,以此保障了初期雨水的降解,解决了初期雨水污染的问题。
2
五源河:小微湿地多遍布
6月7日上午,经历几天暴雨后的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空气异常清新,河岸边的红树经过雨水洗刷后依然挺立,三角梅仍旧顶着火红花瓣,透水混凝土道路两旁的草沟里、草丛中小小的雨水花园里、沙丘-林塘系统里还残留着一汪汪清水。“雨水花园是小微湿地的一种,不但有着和普通花园一样的高颜值,而且还有藏而不露的深厚内涵。”市湿地保护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指着隐藏在一丛大野芋下的雨水花园说,别小看这些小微湿地,它们有着大作用呢。
这位负责人介绍,短时间的大规模降雨会造成地面短暂积水,雨水流经不透水的道路和人行道,会带走残留在地上的垃圾、油等污染物。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这些污染物将随雨水一起进入排水系统,最终被排入附近的河流,加大河流治污难度。
据了解,五源河两岸遍布的生态草沟、生物洼地、绿色屋顶和沙丘-林塘系统,都是此次五源河生态修复过程中精心打造的小微湿地,它们不仅可以收集雨水、减缓径流、清洁冷却雨水,还可以模仿自然的过程将雨水缓慢释放回河流,让河流变得更加清洁。它可以快速过滤积水,净化水质,并为野生动植物及微生物提供生存繁育空间,为野生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为鸟类、鱼类提供丰富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繁衍庇护场所,对野生动植物的物种保存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小微湿地在设计过程中遵循了自然规律,选择了灌木、地被、水生植物相结合,科学合理地运用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湿地植物,兼顾观赏要素,以自然化的理念创建更富自然野趣的观赏活动空间,建设富有诗情画意、环境幽雅的微型湿地植物景观,使得小微湿地科学与美学兼具。
3
三角池:
人工湿地显身手
“坐在这里吹吹风真舒服。”6月7日下午,雨后的阳光洒在东西湖,阵阵清风吹拂,碧波荡漾光影涟漪,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水菜花在湖心岛亭亭玉立,几位阿公阿婆坐在公园湖边一颗大榕树下,摇着蒲扇闲聊,一派祥和。
“暴雨过后,东西湖水质恢复很快,根据最新监测到的数据显示,现在东西湖水质各项数据基本达标。”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海口项目总经理高炜告诉记者,在水体生态修复过程中利用湿地进行水体修复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在深圳、珠海等地都有采用。
“东西湖的人工湿地平时可以对整个湖水进行过滤和净化,在暴雨来临时,能够对初期雨水进行阻隔和过滤,消纳洪水的作用。湿地植物还能够给鸟类、昆虫提供栖息地,在此构造了一个完整、循坏的生态链。”高炜介绍,东西湖治理中建立了3000多平方米的人工湿地,通过模拟自然湿地的结构与功能,人为设计建造综合生态系统,建立生态浮岛和沿岸生物滞留带。为了提升水体净化能力,增强水生态景观丰富性,施工方在东西湖种植了多种水生植物。浮水植物中既有睡莲,又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水菜花,凸显海南特色植物风采。挺水植物包括美人蕉、鸢尾、再力花等6种,造型各具特色,点缀湖水景色。
据了解,除了东西湖的人工湿地,三角池片区改造工程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在设计、施工、植株等方面多处引入“海绵化”和“精细化”理念,充分结合海口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到功能需求、景观效果及建设成本,使道路建成后能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例如在道路改造时推广透水铺装材料,新型材料本身的多孔隙特性,为其过滤净化雨水、存蓄滞留雨水、消纳周边雨水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园林景观提升上,着重考虑水生态系统,海绵化改造是突出特点,在东湖路、博爱南路等道路改造时,还多点布设下沉式绿地,在人行道路缘石每隔一段距离开小口,方便雨水顺势流入。
素有“海口之眸”美誉的三角池,曾因海口东西湖水质污染而一度褪色,经过综合环境整治,三角池面貌翻天巨变,既提升了城市颜值,又留存着这座城市的独特历史记忆,高颜值吸引了市民游客前来休闲。台风暴雨后的三角池如同一双擦亮的眼睛,点缀在海口的繁华街市中,延续着城市发展的记忆。
- 商品多氛围足人气旺 海口特色农产品走俏冬交会(2019-12-16)
- 海口美兰区灵山镇美庄村乡村振兴工作队聚焦民生工程解(2019-12-16)
- 海口台湾两地共建回流文物交流平台(2019-12-16)
- 全球知商(海口)科创项目对接会在海口举办 8个国际项(2019-12-16)
- 海口市2019年度社科规划课题顺利结项(2019-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