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中国制造坚持开拓,苦练内功,在与世界贸易伙伴携手共进中,逐渐融入全球贸易体系。
图为7月初,在万向钱潮智慧工厂,一名工人在为出口产品上毛坯。新华社发
7月25日拍摄的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动化码头。位于杭州湾口外的上海洋山深水港区,由大、小洋山等数十个岛屿组成,是中国首个在海岛建设的港口。得益于洋山深水港的规划建设和多年发展,目前上海港与全球214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建立了集装箱货物贸易往来,国际班轮航线遍及全球各主要航区。2017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4000万标准箱,完成4023.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8.3%,均创历史最高水平。新华社发
特别关注·中美经贸摩擦
新闻是值得玩味的。7月31日,美国彭博社就发出了两则看似矛盾的新闻。一则是,知情人士透露,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的代表正就重启美中经贸磋商与中方举行私下会谈。另一则是,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美国政府考虑将价值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加征关税由10%提高至25%。
这就让人们疑惑了:同样一个美国政府,一边在释放信号表示愿意重回谈判桌,一边又在高举贸易战大棒肆意威胁。不过,联系美国政府近期在中美经贸摩擦问题上的屡屡表现,人们也就豁然了:一个要谈,一个要打;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这无非是美国政府两面手法、自相矛盾、反复无信的继续表演。自3月以来,美国一方面将贸易摩擦的责任全部推到包括中国、欧盟在内的主要贸易伙伴身上,大肆宣扬自己的“受害者”形象;另一方面,又不断挥动唯有“加害方”才可能挥起的关税大棒。这样自相矛盾、虚伪至极的戏码屡屡上演。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美国现在根本不想结束这场贸易战,甚至还要操控贸易战,并继续打下去,直到满足它提出的无理要求,获得它想攫取的超乎正常的天大利益。
远的不说,此前,为了逼迫中国进行美国想要的谈判,美国政府毫无道理地抛出“球在中国”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贸易战的“球”在美国而不在中国一边,因为挑起这场贸易战的是美国,而不是中国。在过去几个月的中美贸易交锋中,中国以最大的诚意与美国进行几轮谈判,并一度达成共识。但最终华盛顿轻易撕毁协议,并且迅速升级贸易战。从始至终,贸易战的挑起者都不是中国,中国是被迫应战,同时竭尽全力在寻求解决问题之道。美国政府一再出尔反尔,贸易战的“球”始终是在华盛顿的脚下。一边操控着贸易战的“球”,一边提出加征25%的高额关税,不知道美国政府谈判的诚意何在。
不得不说的是,美国政府对于发起贸易战的一番自找理由,连美国国内也有很多人不买账。从美国大豆协会发出“我们需要中国的生意”的呼吁,到许多国会议员、农业协会代表和农场主表示“要市场不要补贴”;从美参议院以88票对11票通过动议,呼吁限制总统基于国家安全征收关税的权力,到美国参议院悄悄通过立法降低上千种进口商品关税,其中近一半来自中国;从哈雷摩托、中洲铁钉等企业逃离美国,到特斯拉到上海投资建其全球最大生产工厂,美国政府发起的这场贸易战,不断在美国国内被打脸。最具有戏剧性的是,近日美国共和党的大金主科赫兄弟专门制作了名为《要贸易,不要补助》的广告片,将很快在美国各大媒体平台上传播,广告片斥责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战行径令美国农民利益受损,表明美国农民想要的是恢复和中国等其他国家的贸易与市场,而不是想要特朗普政府给他们的120亿美元的补贴。据美国《时代》杂志近日报道,查尔斯·科赫认为,特朗普日益升级的贸易战可能导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
对于美国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美国内外舆论已经表达出了明确反对。美国彭博社发表文章认为,特朗普的这些新举动可能只是其中期选举前的一场真人秀,目的是让特朗普看起来很强硬,但这种做法坦率地说是对现代中国的无知。事实上,现代中国是一股全球性经济力量,决不会轻易被威胁。英国《金融时报》21日评论警告说,美国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的行为、倡导的贸易保护主义和无休止的贸易战,在导致保护主义盛行的同时,也会带来地缘政治影响,对本就脆弱的国际秩序产生“破坏性影响”。
此情此景之下,特朗普政府的压力可想而知。一方面,做出“随时准备谈判”的姿态,可以尽可能将责任推给中国,希望借此缓解其一意孤行的内外压力;另一方面,借大幅提高关税来进行“极限施压”,以期获得超出正常的最大利益。美国政府的这种反复无常、言而无信、不断切换软硬两手牌的所谓“交易的艺术”,在最近的伊朗核问题等事件中屡屡上演,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已经见怪不怪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按照美方的规划,接下来特朗普政府将决定是否对160亿美元价值的中国产品加征关税,8月底还要决定是否执行此前公布的2000亿美元征税清单,甚至对价值5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中方的态度一贯是明确的,中国不愿打贸易战,也不怕打贸易战。对美国的贸易战大棒,中方一定会果断采取反制措施。此前如此,以后也如此。
中国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应对中美经贸战。中国经济韧性足后劲强回旋余地大,市场潜力巨大,内需旺盛,就业弹性强,近年来已转向内需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今年上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78.5%,GDP增长6.8%,宏观经济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和国民收入保持平稳增长,就业保持稳定。中国有足够的力量化解外部环境发生的明显变化,提高2000亿美元商品的加征关税会对中国外贸和宏观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只要应对得当,总体可控。下一步,将抓住主要矛盾补短板,加大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基础设施建设,核心是促投资扩内需,下半年政策将聚焦发力于稳就业、稳预期、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积极应对。
所谓旁观者清。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前局长、英国工商业联合会前会长近日在《世界报业辛迪加》上撰文指出,如今中国发展到目前的阶段,光靠自身力量便足以持续崛起。哪怕美国现在闭关锁国不再进行贸易和投资,也不会对中国经济政治实力的崛起造成太大影响。
(来源:光明日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