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琼海!

碧海银滩上的一抹胭脂红

移动版    时间:2018-08-22 12:35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在琼海,有那么一片海滩,因礁石都是红褐色而被称为红石滩。波浪翻卷的碧海,雪白轻柔的浪花,艳丽明媚的红礁石,把美丽的红石滩诗意般展现在人们面前。

  这片海滩在给予人们无尽想象之余,还定时为人们奉上丰厚海洋的馈赠——这是一块适合赶海的海滩。

  探路红石滩

  在大部分沿海地区,礁石以黑色或青灰色居多,最著名的要数青岛海边的红礁石。而琼海红石滩也有其独特之处,以那一抹艳丽的胭脂红把海滩点缀得分外艳丽。久闻琼海红石滩大名,却一直不得其门而入。

  这似乎是一片定位模糊的礁石滩,被当地摄影爱好者们交口传颂,被认为百拍不厌。有人说红石滩在离万泉河不远的地方,有人说红石滩在玉带滩附近,有人说红石滩位于博鳌镇和潭门镇的交汇处。其实红石滩位于潭门镇日新村委会赤石头村地界。

  沿着琼海滨海大道向北,从博鳌宝莲城北门进入后一直向东2公里左右,穿过一片密集的椰林,再涉过一段覆满走马藤的沙滩,眼前赫然便是那片让人魂牵梦绕的红石滩。

  初到红石滩,立即被它那瑰丽而奇异的景象所征服:这一大片美丽的红礁石分布范围约有五六百米,大都形状狭长、高低均匀地凸于海面,一丛丛、一块块,迎着碎银般的海浪挺立,经历着潮汐涨落的日夜冲刷,也承受着风吹日晒雨淋的洗礼,装点着美丽的海岸线。

  走近细观,礁石隐隐透着炭火似的光芒,好像正在经受天地造化的冶炼;轻抚礁石表层,满是凹凸的瘢痕,如同沧桑老者粗糙的皮肤,蕴着一股久远而深刻的美;凝目四望,层层叠叠的红石滩沿海湾漫延开去,形成肌肉般龙盘虬结的效果,使人感受到一种力量的震慑。

  让红石滩不那么寂寞的,是海滩边水文观测站的一段栈桥。栈桥如一道长虹横卧于碧海银波间,拦海分水,划波斩浪。循桥渐入,仿佛走进大海的怀抱;伫立观测点,层层波浪澎湃涌来,拍打桥柱,击起万千碎玉。

  水文观测员吴基金常年住在观测站里,他在这里从朝霞东升守到金乌西坠,红石滩的每一种美他都见过,他眼里的红石滩,美如诗,美如画:礁石质地看似柔软,形似山水技法中的大斧劈皴,脉络纹理清楚;颜色过渡如同画家用淡墨色渲染逐渐到赭红色大片泼洒,秀雅中蕴含浑厚韵致,秀丽又不失大方美感,俨然一幅浅绛山水画。

  清晨,云蒸霞蔚,海天之间如同蒙上红纱,不知是被绯红的云霞所渲染,还是被赭红的礁石所浸染;傍晚,夕阳下的海水流金溢彩,如雾如烟,簇拥着块块礁石,宛如仙境。

  讲古红石滩

  也许是这里的石头太过艳丽,海浪太过轻柔,曾有人把这片海比喻为女性的海。

  海南周刊记者来此之前,听过一则在琼海当地论坛及摄影圈流传的红石滩传说,凄美又神奇:据说在很早以前,红石滩附近的村子有位漂亮年轻的姑娘叫“红娘”,在她新婚的第二天丈夫就出远海。红娘很想念自己的丈夫,每天都会来到这个地方站在礁石上眺望大海,望眼欲穿,可是茫茫大海,哪里有丈夫的身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红娘伤心欲绝,流出的眼泪不知不觉就把礁石染红了,故而得名“红礁石”。后来人们把红礁石比喻作爱情忠贞的象征,也是爱情的见证物。只要两个相爱的人来到红礁石上相互牵手就会一辈子相亲相爱,白头偕老,永远幸福。

  记者以此传说向饶阿公求证时,却得到否定的答案。“村里没听说过这样的故事,老人们也没讲过这样的故事,应该是别人编的。”赤石头村里年过八旬的饶阿公给出一个并不浪漫的解释:红石滩上的石头可能是风化石,是火山口喷出的岩浆所化。

  赤石头村便因海滩上这赤色的石头而得名。饶阿公说不清红石滩的历史,却见证了海滩上的石头从大变小,由整化散。原来这一带的红礁石与青岛的红礁石有所不同:青岛红礁石的主要材质成分以花岗岩为主,质地坚硬;而琼海的红礁石则是风化石,由石炭岩组成,质地脆硬易散。在饶阿公的记忆里,几十年前,这里的礁石是如小山般高的大石,在潮汐的日夜冲刷下渐渐变成了散落的碎石块。

  “天气越热、太阳越晒,石头就越是红得鲜艳。”吴基金说红石滩的浪漫就在于这抹胭脂色,礁石浸在海水中的部分呈现为黑红色,露出水面的部分越干燥越鲜艳,所以一年中观赏红石滩的最佳季节在5-8月。

  这片海滩太美丽,太温柔,勾起太多人无数的遐想。无论传说真假与否,这片海滩吸引来不少年轻人来此谈情说爱、拍摄婚纱照,让它见证自己的爱情。

  拾趣红石滩

  海浪拍打在礁石上,激起层层浪花,轰然作响,蔚为壮观,退潮后,海水后退一百米,礁岩沙滩上有许多赶海挖海白的人们。赶海,这是出海打鱼的闯海渔民对岸边妇幼猎海的一种戏称,打渔汉子不屑于此,但对于许多旅游者来说,这却是一项趣味极浓的活动。

  “潭门这一带的海湾都非常适合赶海。”赤石头村的小伙子饶朝海邀请来一批朋友到这里赶海,他指着海滩告诉朋友们:潭门的海滩有长达千米的缓坡浅滩,距离海滩两公里外的海水下还生长着珊瑚礁。礁石凹凸不平,陷下的石窠常常蓄着海水,是鱼虾的天然聚集地;礁石上附着着大把的贝类。退潮时,海水一退上千米,红石滩留下的是满滩的各类鱼虾、海螺、螃蟹等丰富的水产。“大海请客,只要带上桶子来拣,包你满载而归!”饶朝海与朋友们兴奋地在海滩上开展了赶海比赛。

  通常游客只需携带水桶一只,边走边拣也能小有收获,运气好时还能拣到大个头的海蜇。如果手里还有一把铁铲,那就再好不过了:沙滩上螃蟹可不少!被海水抚得平滑细腻的沙滩上,偶然能看到一个个小圆洞,洞口洒着几粒细沙。顺着洞口往下挖掘,不出三五铲,肯定能挖出鸡蛋大的螃蟹来。“沙蟹肉少,炒来吃口感不好,用来煮蟹粥才是最美味。”饶朝海以专家的语气指点着朋友。

  多数时候,潭门人赶海多不是为了玩耍,而重在获取海鲜。所备的工具只有两件,一件是盛收获物的篓子,一件是有多种用途的简单工具——一根一端镶着弓形铁片的长棍,铁片这端系着一条牵引绳。用这一件工具,把铁片扎进沙里,腰系牵引绳,手扶长棍另一端,如犁地一般把沙滩“耙”上一遍,就能挖出藏在沙里的海白、海螺和牡砺。潭门还有一伙能下水的赶海人,他们或穿简易的防水套装,持着一张渔网,在齐腰深的水里来回网鱼,技术好的赶海渔民在这里还捉到过好几斤重的大龙虾。

  饶朝海告诉记者,赶海有许多技术,也有许多经验,普通的知识是背诵那些代代相传的俗谚。例如,“初一十五两头干”说的是,农历初一与十五,早晨与傍晚都退潮,一天之内可有两次赶海的良机;“西北风落脚赶大潮”则是说,连着几天刮西北风,风停之时潮退得很远,是赶海人的节日;“东北风,十个篓子九个空”告诫人们,正刮着东北风的日子赶海是不会有收获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746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