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琼海!

运用信息化手段 全面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

移动版    时间:2018-09-21 08:30

我省互联网+防灾减灾信息平台上线近3年,助力防御32个热带气旋和49场强降雨,在精准防灾减灾中发挥了“信息部”“指挥部”“作战部”和“便民服务部”的关键作用
牢记总书记嘱托 坚持以防为主 运用信息化手段
全面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

  ■ 本报记者 周晓梦 通讯员 邹小和

  2018年的4月13日,对于海南这个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注定是个特殊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海南视察、出席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这天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海南省政务数据中心大厅,在察看数据中心建设运行情况后,他在互联网+防灾减灾信息平台展示的电脑屏幕前驻足察看。说起当时的情形,省水务厅厅长王强很是激动,他在操作台向总书记演示了系统界面的板块内容和应用情况,介绍了海南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防灾减灾工作的成效。听完介绍后,习总书记十分赞许。习总书记特别嘱托,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善于利用互联网优势,着力在融合、共享、便民、安全上下功夫,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用信息化手段更好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决策施政、方便群众办事。

  海南省委、省政府和“三防”战线广大工作者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不断完善互联网+防灾减灾信息平台,努力提升其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

  自2015年底该信息平台启用以来,这一平台系统助力我省有效防御了32个热带气旋和49场强降雨,为应急指挥、科学决策、精准防灾减灾提供了强大支撑,为全国防灾减灾数据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了“海南样板”。

  “信息部”:

  风雨变幻,心中有“数”

  9月14日下午,省三防办指挥办公室,全省防御超强台风“山竹”视频会议正在举行。

  “截至今天早上8时,大型水库蓄水量50.45亿立方米,占正常库容84.0%:松涛、大广坝、戈枕、陀兴、石碌水库蓄水量刚刚超过80%的正常库容……”省三防指挥中心办公室的显示幕墙上,卫星云图、台风路径、江河水库水情等实时信息一屏尽览,鼠标轻轻一点,数据库信息即时可看。风、雨、水情的信息实时更新……这只是互联网+防灾减灾信息平台功能的一小部分。

  “信息部”是这个平台的重要功能之一。它打破过去各部门、各系统数据间“蜂窝煤”式壁垒,整合了覆盖全省涉及“三防”的数据信息,有效实现防灾预警、指挥决策、应急保障等业务协同功能。这在全国防灾减灾平台建设中尚属首例。

  从零到有,从有到优,平台“上线服役”的历程起点始于三年前。

  海南台风、洪涝、风暴潮等自然灾害多发。据统计,影响我省的热带气旋(台风)平均每年有7—8个,其中登陆海南岛的有1—2个。台风破坏性很大,洪水、风暴潮往往随台风而至,给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如何让群众在台风灾害中从容避险,成为海南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5年5月29日,省委书记、时任省长刘赐贵到省三防办调研,发现当时的“三防”信息系统功能不全、各部门间信息不能共享、防灾减灾手段滞后,发挥不出“指挥中心”作用时,他皱起了眉头,当即要求,要全面提升我省“三防”管理水平和“三防”指挥能力,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管理手段,让广大人民群众在自然灾害面前耳聪目明、心中有数,防范到位。2016年,刘赐贵再次视察省三防办,在观看系统演示后指出,“要紧紧围绕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理念,即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进一步完善互联网+防灾减灾信息平台。”此后,他多次指示、批示,并主持会议,听取这一平台开发进展情况汇报,与技术人员一起讨论研究、改进完善。

  海南省互联网+防灾减灾信息平台建设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重点突出5个100%安全的工作目标,即渔船100%回港,渔民100%上岸,水库100%安全,低洼及危险地区人员100%撤离,游客100%安全。借助平台全、快、准确的大数据,在灾害来临前可做到心中有数,在防风中看得更远、防得更早、措施更准。

  “指挥部”:

  科学决策,运筹帷幄

  2016年10月,互联网+防灾减灾信息平台初上线不久,就在迎战正面登陆我省的强台风“莎莉嘉”过程中,显现出其巨大能量。

  “2016年10月18日9时50分,台风‘莎莉嘉’在万宁市和乐镇登陆,19日凌晨0点前后从儋州移入北部湾海面,这次台风强度高达14级,在我省境内停留了14个小时。”省防汛防风防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督察专员陈武回忆,抗击这场强台风,互联网+防灾减灾信息平台应用贯穿了台风灾害影响海南省事前、事中、事后整个过程。

  当时,依据信息平台提供的风、雨、水情等数据科学研判,涉及民生的行业救援抢修力量和18车抢险物资提前下沉到一线可能受灾区域,66万涉险人员全部转移,重点部门的电力、通信、油料、交通由行管部门实行点对点保障,渔民渔船主动响应及时回港避风。

  与过去同等量级的台风相比,抗击“莎莉嘉”台风实现了人员“零死亡”、灾害损失最低的效果,互联网+防灾减灾信息平台功不可没。

  而在2017年抗击台风“卡努”期间,互联网+防灾减灾信息平台(二期)建设已基本完成,全省上下显得更加从容:省领导以及各级三防指挥部成员在防御台风“卡努”工作一线,都能够从平台上了解台风实时路径,通过手机客户端可视频连线应急处置现场,行动指令可通过短信和APP同步下达至责任人,并动态跟踪执行进度。

  “过去领导对防灾减灾工作的批示,基本上是在报送材料后作出的。现在领导能够通过信息平台直接了解相关情况,可直接提要求、作批示,更加快速便捷。”得益于信息平台的使用,省防汛防风防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吉小燕感受到了如今防灾减灾与过去相比的明显不同。

  在王强看来,平台最大优势和特色是结合海南实情和特点,构建起全省应急联动机制,解决政府决策的防洪调度方案、受淹地区、人员转移、防灾物资配给调度、抢险队伍调配等业务协同工作难点和社会公众、游客关心的避灾安置、供水供电等民生热点问题。

  “作战部”:

  上下联动,协同开展

  9月18日晚,省三防办指挥办公室里技术人员正在忙碌,抓紧台风过后的间隙对互联网+防灾减灾信息平台二期再次进行全面的检测优化,确保系统正常稳定。

  就在同一间办公室,今年年初,互联网+防灾减灾信息平台在这里获得了国家防办的点赞。

  “该平台在整合涉灾数据、构建多级多部门业务协同机制、建立全省上下联动机制、面向公众服务创新模式等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国家防办有关专家说。

  信息平台及其移动端应用的广泛便捷,让防灾减灾随时随地实现移动端在线上线下同步指令下达、灾害预警、险情上报的协同互动,还可以实时推送基于公众当前定位地点的防灾服务信息,如天气、交通、所在区域预警信息、最近的避难场所及转移路线等。

  陈武介绍,互联网+防灾减灾信息平台(二期)建设则在前期基础上,继续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平台”,即防灾减灾大数据中心、防灾减灾决策支持平台、防灾减灾信息服务平台这一总体架构,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为目标,建立信息互联、互通机制,对大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与应用,支撑多部门异地会商、业务协同、联动指挥,从而实现自应急响应启动、到结束、再到灾后重建整个过程的业务协同支持。

  “通过信息平台及其移动端,我们可以关注全省防汛情况,及时接收信息开展一线工作。”国电海南大广坝发电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黄明对此深有感触。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761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