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城市更新与城市治理 赴新加坡专题培训班学员代表学习成果发言摘要
新加坡滨海湾景色十分迷人。
坚持政府主导 用最好的资源吸引最好的投资
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董孟清
新加坡在城市更新与城市治理、招商引资、总部经济、自贸港建设等方面的成功做法,给了我们很多启发。特别是新加坡坚持政府主导,设立专业招商机构,优化营商环境,引进一流跨国公司发展总部经济等做法,对我市下一步提升招商引资工作成效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一、新加坡招商引资的成功经验
在新加坡,招商引资是国家工程、全民工程和系统工程,除国际一流的基础设施、营造宜商宜居的人文环境和国际化氛围等吸引外来投资外,还有三个方面值得学习:
(一)坚持政府主导成立专业机构,打造精英团队
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加坡政府就是一个“超级招商局”,针对国内需求,紧跟国际先进,始终把握着经济发展的主导权。新加坡经济发展局负责制定和实施各种优惠政策来吸引外商投资,并提供高效率的行政服务。该局每年都组织多次招商活动,在全球建立完善招商网络。重视对人才培养使用,最终将其打造成国际知名团队。
(二)营造亲商重商氛围,优化良好营商环境
新加坡政府与企业及民众关系融洽和谐,政府公务人员服务意识强。政府提出“一切为了客户、取悦客户”的服务理念,并从完善基础设施、开展“一站式”服务等方面,积极开展亲企运动。新加坡法律对投资者保护程度高,配套的商业服务也较完善。注册手续便捷,税制简易税率较低。
(三)设立经济园区,引进世界一流跨国公司
新加坡园区经济闻名于世,裕廊工业园一直保持旺盛的招商吸引力。园区明确主导产业,形成产业集聚优势,成功将生产、商务、生活、娱乐及休闲融为一体。新加坡积极发展总部经济,如今园区云集约7000家跨国公司,其中4200家在新加坡建立了企业总部。
二、新加坡招商引资工作的几点启示
当前,海口招商引资工作已形成了良好的体制机制。结合对新加坡招商引资成功经验的学习,建议加大以下工作力度:
(一)做好重大项目的谋划引进,用最好资源吸引最好投资
今年来,一批知名企业陆续进驻海口。据不完全统计,百日大招商(项目)活动期间,市委市政府领导带领全市相关产业部门通过上门拜访、座谈、精准招商等方式接洽了137家重点企业。已有41家企业注册落地55家公司,中国大唐集团、阿里巴巴、苏宁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项目等先后入驻海口。下一步我市的招商工作,要继续坚持用最好的资源吸引最好的投资。按照保护生态环境、节约集约用地、保证投资品质、创造有效税收的标准招商选资,对境内外500强、行业龙头企业开展点对点招商和上门招商,探索开展委托招商、代理招商。
(二)营造“亲商重商”的氛围,做好招商项目协调服务工作
我市要认真学习新加坡政府“亲商重商”理念,做好招商项目协调服务工作。对标国际一流标准,推出“行政审批一张网”“一枚印章管审批”“证照分离”“一口受理”“两验终验”“函证结合”“容缺后补”等一系列新模式、新举措,加快构建与国际贸易规则相接轨的体制机制,打造营商环境的高地。从贸易便利化、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保护、行政管理透明度和稳定性、纠纷的国际化解决机制等方面,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三)培育“专业敬业”的精神,做好招商队伍建设
新加坡长期以来致力实施“精英人才战略”。招商引资的工作人员最先与客商接触,是城市“第一形象”。建议加大招商队伍建设力度,新建一支由市委市政府直接管理的高素质的招商工作队伍。探索研究并采取相对灵活的机制,选用、培养、造就一批知识素质高、专业水平高、谈判经验丰富的人才,以不断适应新形势下招商引资工作的需要。同时营造良好的国际化语言环境,如加大中小学校英语教学的比重,开设中专英语班为跨国企业培训员工,对政府在职公务人员全面进行英语培训等。
关于工业园区发展的思考
海口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李冬青
新加坡是最早推行工业产业园区化管理的国家之一。目前制造业占该国GDP五分之一,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柱。在50多年的发展中,其工业园区一直保持着很强的竞争力。
一、新加坡工业园区主要发展经验
(一)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
建国之初,新加坡成立了裕廊镇管理局(现称裕廊集团),负责园区的开发建设。这是一个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特殊机构,采用的是公司化管理模式,具有很高的自主权。
(二)合理规划,立体开发
新加坡将园区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统筹谋划、合理布局,与城市协调发展,并严格分步实施;将不同产业进行深度融合,一地多用,立体开发;工业用地容积率一般都控制在2以上;实施“白色用地”管理模式,通过预留用地,提供更多灵活的建设空间。
(三)弹性供地,严格管理
新加坡工业用地主要采取租赁方式,土地租期一般是30年,期满后可续租30年。租金每隔几年调整一次,实行差别化的租金调整,引导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转移出去。这种供地模式为产业升级留下了空间,避免了土地的闲置。
新加坡高度重视土地利用的过程管理。建立了一套严格的审核制度,慎重选择入驻企业;通过对土地增值收益征收高额发展税,对土地用途进行管控;每3年对企业进行一次入园承诺指标的全面评估考核;建立企业淘汰机制。
(四)软硬兼施,筑巢引凤
新加坡工业园区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先修路后建厂,主张全面建设完备的园区内外配套设施后再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同时,制定契合企业发展需求的政策和调控手段;大力弘扬契约文化,重承诺、守诺言;语言国际化,便于沟通交流。
(五)精准招商,产业聚集
新加坡招商工作与园区建设、管理、服务分开,政府组建经济发展局负责招商并高度授权,打造国际知名的招商精英团队。针对每一个重点招商项目,组成专门的招商团队长期跟踪,对企业做深入的研究分析,做到知己知彼、服务到位。
强调产业聚集发展,注重产业链的培育和引进,瞄准核心产业和项目,围绕龙头开展招商工作。紧跟国际经济、技术发展趋势,不断出台重点引进什么、限
制什么、淘汰什么的政策措施,打造自己的特色优势。
(六)人才引进,培育本土
新加坡在海外设立多处国家猎头“联络点”,遍揽海外人才;优先引进重要领域的产业人才;放宽移居政策和入境政策。
积极邀请国际知名大学设立分校,培养高端人才,目前已有20多所国际知名大学设立分校。高度重视工艺教育的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需要的技能人才。
二、对园区发展的启发和建议
(一)强化规划引领,提升规划执行力
借鉴新加坡“长远规划”理念,引入优秀团队对现有园区规划进行高标准编制或优化调整,强化顶层设计;强调规划的刚性,提高规划执行力;提高工业用地容积率指标。
(二)改革土地供给,探索弹性模式
推行产业用地“先租后卖”“弹性年期”等供地方式。缩短产业项目土地出让年限;推行土地租赁制度;加大标准厂房建设;建立企业退出机制。
(三)构建市级平台,提升招商成效
园区不再作为招商工作的主体,改由市商务部门统筹或成立投资促进公司,建设全市大招商平台,形成招商合力。通过购买服务,与第三方机构、专业公司、龙头企业合作,引入契合园区发展定位的项目。
(四)打造人才队伍,凝聚第一资源
在园区试行绿卡政策,吸引国外高端人才。加强高等职业学校建立和发展。
(五)完善内部支撑,优化外部环境
把“法治为先”理念灌输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强化契约精神。进一步优化和区分全省园区产业类型,避免同质化竞争。赋予园区有制定政策的权力和执行政策的财力,打造政策洼地。
(六)拓宽发展路径,争取全新作为
与上海、新加坡等地合作,引入先进的园区开发理念,采取PPP等模式进行园中园开发或管理。
学习新加坡社会治理经验 推动海口信访工作新发展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信访局局长 陈力
在全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精神,建设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大背景下,新加坡的社会治理经验值得我市学习借鉴,从而更好地做好新形势下信访工作。
一、不断加强与群众的密切联系
一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联系群众工作制度,通过在区级建立党员服务中心,在镇(街)一级建立群众工作站,在社区(村)一级建立社会矛盾调处中心等措施,构建起上下协调、各方联动的基层组织体系,不断增强基层组织的感召力、影响力,使其成为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二要加强信访网络建设。依托互联网为群众搭建诉求表达平台,加强与政务信息共享平台的资源整合,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汇聚共享;通过完善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等受理渠道,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着力打造网上“群众之家”,构建阳光信访新模式。三要加强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推动建立专业社会工作者与社区社会组织联系协作机制,强化社区社会组织项目开发能力、品牌建设,加快发展生活服务类、公益慈善类和居民互助类的社区社会组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建立社区社会组织综合服务平台等,解决社区社会组织在活动资金、活动场地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发展需求。
二、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
一是着力提升全民法治意识。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在加强和改进信访行为引导方面,要综合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用以案说法等方法方式,引导群众正确认识信访权利和实现的途径。相关部门须进一步完善、出台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执行公众参与、专家咨询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程序的文件、法规,建立完善重大决策和行政执法责任追究机制。二是以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政府职能部门应按照职责范围,进一步细化解决诉求的工作流程,明确解决诉求的职责清单,让群众知道自己反映的问题“谁来办”“怎么办”。当遇到涉法涉诉信访问题时,应告知信访人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程序,并积极支持政法机关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尊重政法机关依法作出的结论,严格依法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不断完善社会矛盾预防和化解机制
一是充分发挥好信访部门征集人民意见和建议的工作职能,把了解掌握社情民意和群众诉求的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实,特别是围绕党委、政府重要决策部署,研究提出完善政策、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重大项目建设、重大政策制定、重大决策出台前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充分听取和尊重基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二是从群众反映强烈的交通出行、医疗、教育、住房保障等方面入手,推行更加积极的民生政策。同时,要充分利用好地方立法权,及时清理不适应当前发展的政策法规;及时研究调整不完善、不连续、不衔接的政策法规;对于准备出台的新政策,要进行严格的合法性审查。三是积极引入第三方化解社会矛盾,不断完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以购买服务、组建专家库、成立工作室等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专业力量参与信访工作,广泛吸收专家参与技术性、专业性领域的纠纷解决工作,让专业人士解决专业事,着力完善我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新加坡小贩中心的启示
美兰区政府副区长 程守学
1965年刚独立时的新加坡,街边小贩缺乏食水供应、公共卫生问题突出、污水直排污染环境、占道经营造成交通拥堵并有损市容市貌。对此,新加坡政府励精图治,兴建小贩中心,既可以让小贩维持合理生计,又能让市民游客在干净卫生的环境里享受美味的食物。
通俗地讲,小贩中心就是“熟食中心+菜市场+杂货摊”。以中巴鲁小贩中心为例,该中心分三层建设,一层摊档销售蔬菜、水果、鲜花、杂货、冷鲜肉、水产品等;二楼有83间饮食小摊档;三楼则是供客人停车的露天停车场。
一、新加坡小贩中心基本情况
1968年—1969年,新加坡政府提出街边小贩整顿计划,重新登记资料,发放临时营业执照,划拨搬迁费用,予以租金补贴,配套水、电、气、桌椅、厕所等基本设施,将18000个街边小贩迁入中心熟食中心。1971年—1986年,结合组屋区、市镇、商业中心、工业区的规划建设,配套兴建小贩中心。1994年—1997年,新加坡政府推出摊位拥有计划,将15个小贩中心约200个摊位出售给摊主(20年使用契约)。
二、新加坡小贩中心的特点
(一)以人民为中心
新加坡政府将小贩中心作为一种解决困难就业和便民、利民、惠民的载体,基础设施和硬件更新维护成本由政府财政负担,仅收取极低的运营成本。如武吉班让小贩中心的摊主,每月费用约1670新元。其中,有60个摊位与职总富食客合作社经营,每月获得4000新元的“社区项目津贴”,以低价供应市民。
(二)统一规划与建设
小贩中心与邻里商业街、社区广场、多层购物商场、高层组屋、地铁站、公交转换站一起,构成充满活力的社区公共空间。
(三)系统完备的管理
一是建立法规。新加坡制订的《环境污染防治法》《公共环境卫生法》等法令法条,基本涵盖了小贩中心管理的事项。
二是加强教育。通过卫生课程、对话会、宣传手册、海报、传单等形式,全面提高小贩从业水平。
三是加强监督。小贩局专门有一批人负责稽查工作,采取定期和突击的方式,对经营者、摊位环境卫生、食物安全等进行监督检查。
四是严格执法。新加坡对小贩中心的执法非常严格,从1987年起,实行违规记分制度,对各种违规行为严格执法。违法者除了被罚款外,还要罚分。规定时间内罚分超出限额,还会被吊销牌照,且不得在其他地方从事类似行业。
(四)及时更新和创新
小贩中心每6年进行维修和粉刷工程,有的甚至拆除重建。2016年新加坡政府成立了跨部门的小贩中心3.0委员会,检讨和改善小贩中心的管理,以延续小贩行业和支持新入行者。
三、对海口夜市的启示和建议
当前,我市规划建成了金盘夜市、海大南门夜市等夜市排档,既解决了街边摊贩乱摆、低收入群体就业的问题,也惠及广大市民游客。但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足,如管理考核标准不统一、大量使用的塑料泡沫食具存在卫生安全隐患等。借鉴新加坡小贩中心的管理经验,提出以下提升建议。
(一)科学规划夜市的发展。在现有基础上,结合城市更新、交通系统提升和社区中心的建设,科学规划夜市近期和长期的发展,使之成为便民、利民、不扰民的服务点和吸引广大游客的靓丽名片。
(二)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一是统一考核标准、量化扣分考核;二是加强培训,提高从业者水平;三是推广使用卫生食具,保证食物质量;四是严格执法,规范从业行为。
(三)就地优化,复合使用,整合营销。充分挖掘历史,使夜市建设与历史文化、市民消费方式更加匹配,同时可利用新媒体新营销手段打造海南夜市文化名片。
(四)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建议政府在夜市小贩的培训、推广安全食具、夜市公共服务配套更新等方面予以资金补贴,全面提升我市夜市水平。
- 商品多氛围足人气旺 海口特色农产品走俏冬交会(2019-12-16)
- 海口美兰区灵山镇美庄村乡村振兴工作队聚焦民生工程解(2019-12-16)
- 海口台湾两地共建回流文物交流平台(2019-12-16)
- 全球知商(海口)科创项目对接会在海口举办 8个国际项(2019-12-16)
- 海口市2019年度社科规划课题顺利结项(2019-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