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科学粉|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在哪?
撰文/高风
本文节选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一提到“低温”,
你是不是就忍不住打寒颤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在我国,黑龙江省的漠河是最冷的,
测得的最低气温为-53.3℃。
然而,这在自然界中远远算不上严寒地带。
1967年,挪威科学家在南极点附近记录到的气温是-94.5℃。
而月球上背着太阳那一面的温度是-160℃,
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广寒宫”。
但这些还都不能算冷。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因为,最冷的地方在科学家的实验室里!
1895年,德国科学家林德最先完成了空气的液化,达到-190℃。1980 年,荷兰科学家翁纳斯最先将最难液化的氦气液化,获得了-269℃的低温。后来,将液态氦强烈抽气,又达到了-272℃。目前的最低温度是近年来使原子核去磁而获得的,这个温度距绝对零度(-273.15℃)只差三千万分之一度。
科学家们煞费苦心地把温度降到这样低的目的何在呢?这可不是一时兴起,他们是为了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以造福于人类。
许多物质在低温下会呈现出种种奇特的景象。例如,在-194.5℃,空气竟变成了浅蓝色的液体,叫作“液态空气”。把梨在液态空气里浸过以后,它就变得像玻璃一样脆;鸡蛋、石蜡在液态空气里则会像萤火虫似的射出荧光。在-100℃~-200℃的温度下,汽油、煤油、水银、酒精都变成了硬邦邦的固体,二氧化碳则变成了雪白的结晶体;平时富有弹性的橡皮变得很脆,用锤子敲打它,立即变为粉末;即使坚韧的钢铁,在低温下也能变成“豆腐”……
科学家利用许多物质在低温下变脆这一特性,发明了一种“低温粉碎新技术”。譬如废钢铁回炼、废塑料重新压注、废橡胶的再生都需要粉碎。如在常温下粉碎,得费九牛二虎之力。但若让它们处于低温下就很容易粉碎了。
另外,一些金属和化合物(如水银、铌三锗、钡镧铜氧、钡钇铜氧等)用液态氡或液态氢等作为冷却剂,被冷却至极低的温度,就失去电阻,这就是超导性。具有超导性的物体则被称为超导体。利用物质的超导性,我们可制成许多妙不可言的装置:撤去电源仍永保磁性的强大磁铁、完全无摩擦的陀螺仪、看得见原子的电子显微镜等等。
- 桜井あゆ 发布日:2014/07/24 (DVD セル版) 番号:SSR(2023-07-15)
- 大岛美绪 发布日:2015/08/21 (DVD セルorレンタル) (2023-07-15)
- 椎名ゆな 发布日:2012/09/01 (DVD セル版) 番号:WAN(2023-07-15)
- 安城アンナ 发布日:2012/12/24 (DVD レンタル版) 番(2023-07-15)
- 吉沢明歩 发布日:2009/07/24 (DVD レンタル版) 番号(2023-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