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大花被,你知道这个图案怎么来的吗?原来藏着这么多历史!
掌上伙伴,伴您夕阳
您家是不是也有这样一床大花被?
被面是怀旧的东北大花布,被里是优质纯棉面料,妈妈用纯手工订起来的,10斤重的厚冬被,寒冷的冬天,一床就可以御冬。
小时候,在寒冷的天气里,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被窝,早上最不愿意离开的,也是被窝。
每天早上,妈妈会拿着要换的冰凉的衬衣衬裤,先塞在被窝里暖一会儿,然后把我抱出来换衣服,那衣服就不再冷冰冰的,是暖暖的,带着妈妈的爱了。
冬天的记忆,都是围绕着床头的那床妈妈牌纯棉花被。
鲜艳的被面也成了那个时代独特的历史符号,深深的刻在我们的童年记忆里。
直到现代,大花被面被搬上时尚舞台,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被追捧。
2015 年,来自沈阳的 81 岁老爷子王德顺把大花布棉裤穿上了国际 T 台,随后,女演员张馨予又把大花布穿上了戛纳的红毯。被认为土里土气的大花布,一时登上时尚头条。
但是,您知道这个温暖又时尚的被面是怎么被设计出来的吗?
今天小编带您梳理一下这个我们熟识的生活物品里不为人知的历史。
「东北大花布」的真正作者,是 1952 年的【上海华东纺管局设计室】。
这大红大绿的纹饰风格,是建国之初的【时代风气】与技术手段共同作用形成的。
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需要新的审美风尚。华东纺管局刚刚成立,便号召设计师改变【设计落后于人民生活需要
】的情况,主动贴近群众,下乡调研,发掘群众喜闻乐见的花纹图样。
▍1950 年代至 1960 年代流行的被面大花图案
通过下乡调研,设计室当年便在被面大花图案上取得突破,推出「百鸟朝凤」「农家乐」「鸳鸯戏水」「孔雀牡丹」四个大花图案,犹以张至煜的「百鸟朝凤」最受称赞。
其后,设计室又陆续推出李叔希的「孔雀团花」、张至煜的「红牡丹」、汪南嵩的「锦凤」。其中,由陈克白设计的「牡丹凤凰」,便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东北大花布」经典图形。
▍「大花布」设计者张至煜、陈克白
大花布的前世今生
【最早的大花布】--印度大花布
印花技术起源于亚洲,和绣花、织花一样,都是增加布匹美观的一种技术。
▍18 世纪印度出口的印花布
【工业化的大花布】--西方第一代大花布
欧洲人直到 17 世纪才接触到印度的印花布,但工业革命使印花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大规模的使用。
1785 年,苏格兰人贝尔发明滚筒印花技术,将印花布投入工业生产。随后,1861 年由英国设计师威廉·莫里斯发动的「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标志着印花设计的突进。
【强调色彩冲击力的大花布】--西方第二代大花布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受到【现代艺术】转向的影响,欧洲印花设计开始强调色彩和搭配的冲击力。传统植物图样从「拟物」走向平面化,色块和线条开始流行。
▍1925 年,纺织品设计师和艺术家 Sonia Delaunay 将自己的印花设计搬上巴黎装饰艺术博览会。
【日本风的大花布】--民国第一代大花布
1925 年起,来自英国的纺织印染业资本,率先在上海登陆。民国时期,上海滩最流行的花布,正是由英资的纶昌印染厂所产。
这些外资工厂,一并带来了上述的世界前沿设计。
畅销农村的花布则出自日本设计师之手。内外棉株式会社第二加工场主打的几种花纹,主要有深色小朵花、深色几何条格等,以及和风的「空花」、麦穗花和条花,因其东方风格而深受农村市场欢迎。
【无产阶级大花布】--新中国第一代大花布
由江南农村传统由手工制作的蓝印花布「凤凰穿牡丹」「蝴蝶和大花」提取主题,,
加上西方印花设计强调色彩和搭配的冲击力,
同时迎合大红大绿的劳动人民趣味,
大花布在这样的综合基因下被设计出来,并逐渐成为了新中国无产阶级的代言人。
▍江南农村传统由手工制作的蓝印花布「凤凰穿牡丹」「蝴蝶和大花」主题
慢慢梳理一下花布的发展历史,会发现,这一看似非常中国味道的大花布设计,其实有着印度的印花技术爷爷,英国的工业化技术奶奶,日本的审美姐姐,现代艺术审美妈妈还有无产阶级审美爸爸的多血统大融合后的产物。
时光流转,花布的历史似乎已经融化到了那个时代里,但依然清晰的是,它在我们童年的记忆里,朴实又温暖的妈妈味道。
来源:大象公会、国开老年大学;编辑:大萌;审核:李佳;商务合作:13633613897
- 擦亮“华夏药都”名片 打造“药香禹州”品牌(2024-09-30)
- 北京发布今年首个洪水预警(2024-07-31)
- 北京鼓励发展24小时药店 全市已有1244家(2024-07-31)
- 水利部慎终如始打好防御“格美”收官战(2024-07-31)
- 三大行动关爱孤独症儿童(2024-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