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琼海!

感恩许愿纳福还是请几张中国味门神年画管用

移动版    时间:2018-12-06 16:21

想做时髦girl,赶紧用“星标”留住我吧!





每每进入12月就意味着邂逅

诗与远方的日子不远了:

圣诞夜近在咫尺,

每个人都准备以最狂欢的仪式感恩一年的小美好;

顺势进入元旦,

关于起点每个人都有所向往。

摄影家杉本博司说:

“世界上所有动物都没有时间的概念,除了人”,

所以关于新年的时间我们都想暗自许愿;

倒计时大年夜开始,

纳福迎祥,四季轮转周期交接,

中国人总会用年画企盼福祉,

因为年画里有神灵庇佑的理想国。



冬至、腊日、立春、除夕,人们在民俗活动中享受辞旧迎新的热闹,也通过贴年画,表达对风土岁序的希冀。


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二月》中就有记载贴年画的盛景:“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版、桃符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帖子。”


五子登科


《梦梁录》的类似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纸马铺印钟馗、财马、回头鹿马等,馈与主顾……于市扑买锡打春幡胜、百事吉斛儿,以备元旦悬于门首,为新岁吉兆。…‘十二月尽,俗云‘月穷岁尽之日’,谓之‘除岁’。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


大馗头


万物有灵是中国人的普遍信仰,所以在年画里的神灵被寄存了灵性,它们各司其职,成为理想化象征,也自然让贴年画的民俗成为一年中对神灵表敬畏的实际行动。

祈愿门神护佑要认得几个重要角色


年画源起于汉代,形成于北宋,因雕版印刷术日渐成熟,并随着彩色套印技术的发展,木版年画变得丰富多彩。而其中门神年画因神袛护宅的观念成为普遍流行。


金代平阳年画《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俗称《四美图》),于1909年在甘肃发现,是现存最早的年画实物,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表现程式带有唐宋画风,现藏于俄罗斯。


请护宅保平安之神

相传神荼和郁垒是黄帝手下的大将,负责捉鬼神差。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五引《皇朝岁时杂记》云:“桃符之制,以薄木版长二三尺。大四五寸,上画神像狻猊白泽之属,下书左郁垒右神荼。或写春词,或书祝祷之语,岁旦则更之。”中提及了他俩贴于门上的方位习俗。


中国最古老的人形门神:神荼和郁垒


请天下第一门神

武门神中尤以表现秦叔宝、尉迟恭骑马的样式最为精彩。相传唐太宗夜不能寐,秦叔宝便请奏与尉迟恭立于宫门两侧,太宗一夜安睡。于是,太宗命画工画二人像悬挂在宫门上以安神平息,二人的门神地位也由此奠定。

秦叔宝和尉迟恭


请聚财门神

文门神也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类,它们的寓意大都与福禄相关,如天官赐福文门神,以求天官赐福长寿。


以朝官手托鹿,代表加官进禄


请合家欢之神

“和气乃众合,合心则事和;世人能和合,快活乐如何?”和合二仙是汉民族的爱神和喜神。

合二仙主婚姻和合


拜见年画界的硬汉


本期小伊采访到开封木板年画的代表性传承人任鹤林,任老师一直主张目前可考的木版年画的源头在开封,那里也是最早的版印门神画的诞生地。对比机器印刷的精美年画,手工制作的木版年画大都古朴粗糙,却让我们更能相信小小年画“保佑众生”的力量,一刀一划中透着神明气息的踪迹。

任鹤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开封木板年画的代表性传承人


任鹤林,一个帅气的老“摇滚”,戴着洋气的贝雷帽,在1980年代跨上开封那时还为数不多的摩托车;还玩摄影,甚至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暗房;他个性飘逸,西方版画专业毕业,是少数获得国家非遗产传承人称号的学院派,工作室一副“鹤鸣九皋”的题字比照的就是自己,可是70岁的他,却在年画上“一生悬命”,把那个潇洒的自己抛到九霄云外,做起了年画界的任怼怼。


小伊与任老师约见在开封最繁华的、与日本东京神田书街齐名的世界两大古街之一的书店街上,一座三层的小楼写着“开封年画博物馆”,这是中国首家民办木版年画专题博物馆,免费开放。自费成立这座博物馆的主人,就是国家级木板年画非遗传承人任鹤林。


任老师坚守木版年画40余年,搜集复刻了300多幅传统木版年画,令开封中断了20年的传统木版年画整理、研究、创新工作得以继续。问及他的雕工技艺的特别之处,他简言是眼睛。“眼睛要灵动,秘诀是表示人物侧脸的时候一只眼睛雕出面部一点点。”中国木版年画从工具、刀法到审美都与西方版画截然不同,这也让任老师决定拿起师傅朱永敬传下来的刻刀,做一个守护开封木版年画到人生尽头的倔强老人。


任老师给我们一一翻找讲解全国各地均有不同风格的年画。


说到任老师的爱怼性格,无非是他坚守的几点版画的原汁原味:怼的是提及河南年画,朱仙镇就是代表的刻板印象。“根据《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最早的线版版画在开封出现。后来因为金军入侵,木版艺人四散到江南,随着明代汴河的清淤工作,朱仙镇因为水运便利和老艺人聚集,成为明末清初的年画生产基地。朱仙镇的声名鹊起,大概是可以追溯到解放后开封朱仙镇年画生产合作社的成立。不过合作社多创作反映时代特色的新年画样式,说到传统木版年画,源流应该在北宋,在开封。”

在博物馆时,任老师也会向学生和游客讲解开封木版年画的印刷套色程序。


还有,他怼的是朱仙镇木板年画盛名之下的鱼龙混杂:老版木板年画在文革中几乎全部被毁,后来朱仙镇艺人的复制品完成度良莠不齐,有些形似而神不在。在任鹤林看来,不懂就不要瞎说,不会就不要乱刻,“宁可保存好,原原本本交给下一代。不要为着创新或非遗的名,把仅存的面目模糊了。”

任鹤林收藏来的清代木版刻的小书,画的是《空城计》。


提及年画博物馆里最珍贵的一套复刻作品,任鹤林说是来自鲁迅收藏的1933年印的开封木版年画。“鲁迅先生赞美这些木刻,朴实、不涂脂粉,人物也没有媚态,色彩浓重,很有乡土味,具有北方木刻年画的独有特色”。


表情十分生动活泼的“飞熊”,像极了当下呆萌惹人爱的大猫,讲述姜子牙与周文王的故事。


“我最崇敬的人是鲁迅。鲁迅说,‘我好像一头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我的笔名石草就从这来,我是石头里长出来的草。”开封年画博物馆的题字仿的就是鲁迅笔体。

会不会雕版,看手上茧子生的位置对不对就知道。


做年画传承四十余年来,无论每天多晚入睡,第二天清晨五点十分,任鹤林一定会起床开始做事。生活可谓清苦,太太说俩人月生活费基本就500块。目前的博物馆是小儿子李力用自己的广告公司赚的钱贴补的。任鹤林还曾在春节把新婚不久的大儿子和儿媳带到北京,在寒风咧咧的陶然亭公园摆地摊,宣传开封年画……就这样,他把家里的新一代人带入了年画传承。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797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