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李立科:乡亲们的“活财神”
《中国教育报》李立科:乡亲们的“活财神”
来源:中国教育报 | 作者:张琳 冯丽 | 发布日期:2015-03-03 | 阅读次数:
乡亲们的“活财神”
——记西北农林科大旱作农业专家李立科
《中国教育报》 2015年2月27日 第4版
身患癌症25年、54年的农村蹲点、33载的渭北躬耕,这些数字串起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作农业专家、全国劳动模范李立科的一生。他让当地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群众感激地称他“人民的科学家,百姓的‘活财神’”。
隆冬时节的陕西渭北旱塬,室外气温已达零下四度。但严寒丝毫不能阻挡住已八旬高龄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作农业专家李立科的脚步,他顶着寒风在甘井试验田,跟踪测量试验田露地小麦、预留玉米空地的蓄水量。
身患癌症25年、54年的农村蹲点、33载的渭北躬耕,这些数字串起了全国劳动模范李立科的一生。在陕西农业发展史上,李立科是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他提出的“以磷促根、以根调水”方案,解决了改革开放初期全省的吃饭问题,事迹被拍成12集电视连续剧《秦川牛》,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人物。
“让大家都能吃饱肚子”
穿梭在渭北高原的李立科,身形瘦削,精神矍铄。他常年戴着助听器,颜面一道明显的疤痕,显示着其曾与病魔的抗争。口腔填充的牙托使他说话略显含糊,但一谈起试验田,他立刻兴致盎然,如数家珍。
1935年,李立科出生于陕西武功一个贫苦农家,农校毕业后分配到陕西省农科院植保所工作,从此,便与土地结下了一世之缘。屈指算来,他在武功县蹲点14年,在陕北蹲点4年,在陕南蹲点3年,在合阳度过了33个春秋,农村和农业占了他生命中的54个春秋,从青丝到华发,始终激情不改。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陕西每年粮食缺口达1.5亿公斤,省里决定在渭北高原开辟“第二粮仓”,李立科临危受命,背起铺盖就来到了渭北旱塬合阳县甘井乡。
甘井,当年被称为“合阳的西伯利亚”,人均年纯收入仅35元、口粮分不到300斤,贫穷的情形至今仍令李立科落泪:“地里不长庄稼,不产粮,很多农民常年吃不饱肚子,一件衣裳一年穿到头,棉袄去掉棉花就成了夹袄,拆开补补就是单衣。”就在这个别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地方,李立科怀着“让大家能吃饱肚子”的朴素信念,开始了艰难的探索研究。
人民的科学家,百姓的“活财神”
为了解决旱地粮食的增产问题,李立科首先提出了“以磷促根、以根调水”方案,使当地小麦亩产量由一百多斤一下子提高到了四五百斤。这一技术在渭北旱塬20多个县被广泛推广,使陕西一年增产小麦8亿多公斤,当地农民终于吃上了饱饭。
该技术一举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特等奖,“七五”期间被国家列为重点开发项目。立下汗马功劳的李立科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和全国劳动模范。
施肥只是解决了小麦由低产到中产的问题,如何达到高产,关键还在水。然而,水资源的匮乏已经困扰了渭北旱塬几千年。李立科殚精竭虑,突然萌生采用覆盖技术提高粮食产量的想法,他开始着手这项技术的科研试验。
可就在这时,他被确诊患上了左上颌窦鳞癌,且是中晚期。噩耗传来,李立科泰然自若,他对同事说:“如果我死了,就把我埋在试验田里,上面立个牌子,写上‘李立科在这块地里种的小麦亩产达不到800斤,望大家努力。’”
手术很成功,李立科又奇迹般地回到了甘井,回到了他的试验田。1995年,他研究提出“留茬免耕秸秆全程覆盖”技术,使小麦亩产由200至250公斤提高到400公斤,玉米亩产由400公斤提高到600公斤。
“留茬免耕秸秆全程覆盖”技术在渭北旱塬地区推广面积1万余亩,粮食产量连上几个台阶。吃饭问题解决后,农民们开始种烤烟搞副业,发展畜牧业和苹果种植业,优化农田生态,农民收入翻了几番。如今,甘井乡已成为合阳县最富庶的地方。他让合阳的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当地群众感激地称他“人民的科学家,百姓的‘活财神’”。
“愿终生研究干旱,服务农民!”
退休后的李立科仍然坚持每天工作,没有节假日,不是去甘井就是在办公室。一年之中有10个月他都在甘井,“一踏上这片土地,我就觉得整个人都活了。”近年来,李立科带着七八名来自学校和合阳县农技部门的退休老同志,坚守在甘井基地,继续着他的实验示范,统计测量数据,撰写材料,为当地政府提供生产建议。
“80岁的人了,每年都要从杨凌到基地住上5个来月,没人能劝得住,还是丢不下他的试验田!”老伴儿心疼地说。
由于资金、配套机械研发等问题,李立科倾注半生心血的“留茬免耕秸秆全程覆盖”技术中途搁浅,未能进入更大面积的推广、生产阶段,为此他焦虑不已,不顾年迈体弱,往返于试验基地、麦田和广大农户之间,推广技术、指导生产,写材料,跑有关部门。
“中国农业缺水严重,用留茬免耕技术解决干旱地区农业问题是非常好的办法,我愿终生研究干旱,服务农民!”老人说着说着就挥起了拳头,语气铿锵有力。
大爱与国,情深为民,生命不息,追梦不止,李立科已然将自己的一生与这片土地紧紧连在了一起。“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甘井乡的百姓们曾把宋人李纲的这句名诗制成牌匾,送给李立科。而这,无疑是对他一生最好的写照。
分享到:
- 习近平同美国副总统简短交谈(2022-11-20)
- 习近平继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2022-11-20)
- 从疫情发生地返回是否要隔离?权威回应来了(2022-11-20)
- 新华社评论员:既要整治层层加码,也要防止放松防控(2022-11-20)
- 习近平同泰国总理举行会谈(2022-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