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周刊:填鸭填鹅备干鲜 炮竹声中竞迎新
侨乡兴隆的归侨过年,桌上少不了各色糕品。(资料图片)
1月23日,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琼海市民曾兴民正忙着采购年货。 海南日报记者 张杰 摄
1月23日,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琼海市民曾兴民正忙着采购年货。 海南日报记者 张杰 摄
东西南北中
在海南岛东部的琼海有一句俚语:吃看过年,穿看嫁人。意思是吃得好不好,就看过年这一时;穿得好不好,就要看嫁人的时候了。可见,食物对于琼海人的春节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因此,食物自然是过年要准备的最重要的货品。
而在琼海不同的地区,春节的必备食物也有所区别。
琼东过年民俗集锦
“搬年货”
地处岛东的万宁和陵水一带,人们所购置的年货与琼海没有太大差异。阉鸡、干鲜以及适当的马鲛鱼都是必备的桌上食物,而万宁和陵水在初一则有吃斋菜的习俗。
万宁的斋菜主要由茄子、绿豆芽、豆腐、芹菜等烹制而成。这些配菜都有着各自的含义,茄子意为“一年比一年强”,绿豆芽和豆腐意味着健康长寿,芹菜则意味着勤劳致富。
而陵水的斋菜则显得更为隆重。在陵水,人们管吃斋菜叫“搬年货”。陵水的斋菜配菜一般为金针菇、粉丝、茄子、腐竹等。大年初一,家人们会团团围坐,一人一碗米饭,一起共享温馨的斋菜。大人们总会招呼孩子们多吃一些,意味着把各种丰富的“年货”全搬进肚子里,这一年就会财源广进、生活富足。
南洋风
万宁的兴隆由于归侨众多,这里的人们所准备的年货则独具东南亚风情。兴隆归侨的年夜饭以东南亚口味为主,口味较重,菜肴中常加入椰浆及胡椒、丁香、咖喱等各种香料调味,餐桌上常备有辣椒酱,像咖喱鸡、巴东牛肉、烤沙嗲、印尼凉拌“加多加多”之类。而在屋宅装饰方面,兴隆的归侨们也极少购买春联,而是更多地选择中国结,并搭配红灯笼以及印尼的装饰品,中国传统文化和东南亚文化在兴隆归侨的家里融合出别样风情来。
食槟榔
作为槟榔的盛产地,万宁和陵水人素来喜食槟榔。万宁是中国的槟榔之乡。万宁人吃槟榔用槟榔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而对陵水人来说槟榔也有着特殊的含义。因此,在万宁和陵水,槟榔会成为春节期间人们待客的上等礼品。在过年之前,这一带的人们会备置槟榔,过年用槟榔敬祖,客人入门,也敬请客人吃槟榔,晚辈也会捧上槟榔孝敬长辈。
(符王润辑)
春节临近,琼海嘉积镇老居民曾兴民刚刚和家人完成老家的清扫工作。琼海人为春节的准备,从打扫屋宅清洁开始。细致的,甚至要将家具一并搬出全部掸过灰尘,扫除一年的“晦气”。
在打扫完清洁后,从腊月二十开始,便要置办年货。“最开始自然先给家里人买些新衣服、添些新被褥。”曾兴民告诉记者,待到进入廿五后,他才开始真正为春节里一家人的吃和用置办货品。
禽畜海鲜满桌香
在琼海有一句俚语:吃看过年,穿看嫁人。意思是吃得好不好,就看过年这一时。穿得好不好,就要看嫁人的时候了。可见,食物对于琼海人的春节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因此,食物自然是过年要准备的最重要的货品。而在琼海不同的地区,春节的必备食物也有所区别。
曾兴民老家所在的嘉积镇南堀村一带,鸡鸭鹅是春节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肉类。虽然说海南人的春节餐桌上总少不了鸡,但对琼海人来说,同样重要的还有鹅。“鹅的个头大一些,一家人如果人口比较多的话,光一只鸡是不够吃的,而一只鹅就足够全家人吃了,甚至还可以吃剩到第二天。”曾兴民说,一只大鹅,会让餐桌显得更加丰盛。
鹅肉的肉质好不好,就要看这只鹅养得肥不肥。为春节准备的鹅都要提前填料,如此鹅肉才够香甜,肉质才不会涩。
“我们这里过年还一定要吃茄子、芹菜、大薯。”每年,曾兴民的购物单里都不会漏掉这些食材,因为它们对新一年来说有着极为积极的意义———茄子,在海南话的发音里与“强”字同音,寓意着一年更比一年强;大薯寓意着大富大贵,来年收获更好;芹菜则同“勤”字同音,寓意着一家人勤勤恳恳。
虾米和鱿鱼干也是琼海人过年必备的海产品。鱿鱼干炒荷兰豆、虾米炖白萝卜丝、鱿鱼干炒芹菜……在琼海人春节的很多菜肴中,虾米和鱿鱼干是极为重要的配料。
除了购买餐桌上的主菜,零食和饮料也是不可缺少的。“年糕是肯定要备的。年糕可以煎来吃,也可以煮软了吃。还有京果、花生糖等等。饮料就一定是咖啡、牛奶和可可。”曾兴民介绍。
而在其他一些地区如塔洋镇一带的琼海居民,在大年初一则一定少不了咸马鲛鱼炒茄子这一道菜。马鲛鱼也意味着年年有余。最上乘的马鲛鱼来自潭门镇的近海,因为这里是河水和海水交汇之处,马鲛鱼拥有十分充足的食物,因此也更为肥美。
“过去人家都说春节是‘小孩欢喜新衣,老人欢喜猪脚’。但现在生活好了,大家对吃的似乎也没那么兴奋了。”曾兴民笑着说。
灯笼纸花扮屋宅
春节中,琼海人们的吃穿用会显得尤为讲究起来,而对于装扮屋宅和祭祀祖先、神明的用品,也十分重视。
灯笼、年桔、对联是春节装饰屋宅不可缺少的装饰品。每年进入腊月廿五、廿六,曾兴民就会开始采购这些年货,“过年就图个喜庆。挂上灯笼,摆上年桔,贴上对联,年的味道自然就浓了。”
祭祀需要用到的金银纸、香烛,也是在这期间购置的。在琼海,人们一般会购买纸花来装饰祖先牌位。这些纸制成的花被用铁丝穿成串,插于祖先牌位旁。“现在也有一些人用塑料花或者鲜花来替代了。”曾兴民说。
琼海人也十分重视鞭炮。过年,哪怕再穷的人家,也会尽量省下钱来买上足够长的鞭炮燃放,寓意红红火火。在琼海话中,鞭炮如果声音响亮,则被称赞为“吉”(音),与“吉”同音。因此,谁家的鞭炮放得最响时间最长,那么这家新一年的意头也就最好。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除了放鞭炮,很多人家还开始购买烟花燃放。晚上大家都出来看烟花了。”曾兴民笑着说。
烧香柴点新炉过红火年
在海南乡土文化专家蒙乐生的记忆中,岛东的年首先是香的。“过去,这一带的人们每逢过年都会买上一个红泥小火炉,意味着‘新’和‘红红火火’。”蒙乐生说,自大年三十开始,人们便用这小火炉烧起香柴,一直烧到大年初三。这些香柴就是沉香木的树根。
“琼海、万宁一带都是沉香的产地,因此这一带的人们也有过年烧沉香木的习俗。”在蒙乐生看来,这体现了海南的香文化,“沉香是贵族才能买得起的奢侈品。但这一带的人们,无论再穷,也会在过年的时候买上一箩筐沉香木的树根,也过一回贵族生活。”而现在,也许是由于沉香木愈加罕见而名贵,这样的传统几乎已经很少为人所知。
- 北京市举行2024年驻华使节招待会(2024-11-23)
- 擦亮历史文化“金名片” 北京促发展成果惠及更多民众(2024-11-13)
- 【图】今天翻我们集团通讯录真笑死我了,有图,亮点自(2024-11-12)
- 西北高校表演专业教育联盟暨西安外国语大学艺术教育中(2024-11-02)
- 略钢煤气发电存储罐项目开工(202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