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琼海!

恰似朋友欠钱不还追破头

移动版    时间:2019-01-21 16:04

  本报讯 借钱与还钱,大概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事。就算你自己能咬牙不向别人借钱,也挡不住别人向你借钱啊。而借钱和讨债的种种,也是窥视人性的一个万花筒。转眼又快要过年了,不知又有多少借钱还钱的故事。让我们看看下面几位朋友的真实经历——有人谎称出车祸急用钱,还钱时又想方设法“躲猫猫”;有人多年来帮扶老乡生活,却换来一句“他那么有钱,还缺我这两千元吗”;有人整整追讨28年,才把8600元要回;还有人借给亲戚五十万用于公司周转,可对方家有豪车房产却迟迟不还钱……记者 曹宝心

  《借钱记》之“戏精的诞生”

  谎称出车祸急用钱,还钱时想方设法“躲猫猫”

  2015年的某一天,老陈突然打电话给在海口一家企业上班的老王,称其在海口开车撞到了一名正在骑自行车的老人,需要赔偿,而赶巧自己身上没有那么多钱。

  “他说撞了人需要赔七八千元,向我借钱,说第二天回琼海老家就马上把钱转给我。我当时想着对方确实比较着急用钱,而且同学之间应该不至于弄虚作假,便趁着在工作的间隙,到楼下银行给他转了两千元。”

  老王告诉记者,他与老陈是中学同学,但自从毕业后基本没什么交集,“大概有十几年没联系了,唯一的一次联络还是借钱前几天在QQ上寒暄问候了几句。”

  故事就发生在“车祸”后第二天,老王主动打电话给老陈询问事情是否妥善解决,“我当时也没提要钱的事情,就单纯地关心他事情处理得怎么样了,他就突然提到现在银行账户里没有钱,而老家附近没有银行,可能得过几天上县城里转钱才能还给我。”

  而令老王倍感纳闷的是,老陈称出车祸时没有报警处理,“他当时说是老人突然骑车到马路中间,自己没注意才撞到了。我就想着第一老人当时伤得不是那么严重,第二按照事故性质来说也不应当由他来担负全责,所以怎么就心甘情愿给钱私了了呢。报警难道不是最妥善的解决方式吗?”

  当老王向老陈提出自己的疑惑时,老陈又解释道,当时自己身上没有带驾驶证,担心无证驾驶会被扣车。半信半疑的老王便只好作罢。

  过了几天,老陈的钱还是没有转过来。心生疑窦的老王又从别的同学处打听到老陈近期有些不良嗜好,不仅仅是跟老王借钱,还从其他同学处借了不少,最高的借了两万多元。“大概过了一个星期左右,我看他的钱一直没转过来便主动找他要,说是自己需要用钱,希望他能够尽快归还。这一次他又说自己欠了高利贷,一直被人追债,没钱还。”

  老王心想,对方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这钱恐怕是拿不回来了。可令老王气愤的是,没过几天老陈不仅换了电话号码,还在QQ上把老王“拉黑”了。“一分钱没还人就消失了,好多找他要钱的同学都碰了壁,后面都不了了之。”从那以后,老王给自己立了一个规矩:多年不联系的同学突然借钱,一概不借。

  《借钱记》之“被颠覆的三观”

  关照老乡多年,却换来一句“他不缺我这两千元”

  谈起借钱的话题,在海口开古董店的刘先生感触颇深,“我工作二十多年了,借出去的钱有十来万没有要回来,好多都是七八年前的事了,看他们的样子是不打算还了。”因经营古董生意,刘先生家境殷实,再加上为人乐善好施,身边的朋友遇上资金困难总喜欢找刘先生帮忙救急。而在众多欠债者中,最让刘先生印象深刻的有两件事。

  “吴先生是我的河南老乡,我们是在东湖一带买收藏品时认识的。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和老婆离异不久,自己一个人带孩子,生活挺艰难的。”刘先生说,当时他还在公司上班,“单位每年都会组织慰问孤寡老人、贫困家庭的活动。每次我都尽量引荐资源过去,想着能帮衬一下他们家。连续五六年送大米、送棉被或是其他一些慰问品,包括后来他孩子要上学,都是我去帮他跑上跑下,申请到免费的就读名额。”

  刘先生回忆,大概是2002年,吴先生因为生活周转困难,开口向他借钱急用。“我当时想也没想,直接塞给他2000元现金,没打欠条,也没要求他还利息。那时候我的工资才一千多元,2000元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可是刘先生没想到,过了一两年,吴先生迟迟不还钱,碍于脸面又不想让对方为难的刘先生便托共同的好友去探探口风,没料到却换来吴先生一句“老刘那么有钱,还缺我这2000元吗?”

  听到这句话,刘先生深受打击,“欠钱不还还这么理直气壮,枉费我这么些年来的好心关照。”

  除了吴先生外,还有一对青年夫妇在刘先生心里种了个“疙瘩”。“他们是我以前公司一个部门的同事。2014年左右,两口子刚新婚没多久,想要买辆车,凑不够两万元的首付款,就找我借了一万,我当时也是直接就给借了。过了两年,钱没还,又跟我提出借五六万元买房,我便警惕着没借。”

  直到现在,刘先生还与这对青年夫妇保持联系,但两口子就是不约而同地对借钱这事闭口不谈。“现在别人再找我借钱,我是肯定不会再借了。不然谁都想着在我这里能吃免费的午餐,你的仗义相助,只会让对方觉得理所应当甚至得寸进尺。”刘先生悻悻地总结道。

  《借钱记》之“青春去哪了”

  从黑发到白头,老乡借走8600元28年才还清

  老林今年八十多岁了,回忆起那一段“荒唐”的追债往事仍觉历历在目。“1984年我在琼中农场干活,当时农场里的一个老乡突发奇想,想要下海经商,自己开一个钢筋厂。”老林说,老乡开始张罗着向战友和乡亲借钱实现自己的宏图抱负。“我们是老乡,又是同一批退伍兵分配到同一个农场,一起工作了十几年。他提出借钱,我拿出8000元家底,那是我在海南辛辛苦苦打拼挣的钱,我儿子还凑了600元。这些钱在当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老林说,老乡拿了钱后,答应钢筋厂挣钱了,一定会以比银行还要高的利息还钱。

  老林没料到,老乡的钢筋厂是开起来了,但是很快就因为管理和经营不善倒闭了。倒闭之后老乡又开始养猪。老林担心自己的钱被折腾得没着落了,便上门跟老乡要钱。“他说钱用完了,让我抓猪抵账。”老林只好每隔一年到老乡家抓两头母猪卖了换钱,“因为他规定必须要等到母猪长大了才能卖,而且一次只能抓两头。当时一头猪的价钱也就三百元左右。”迫于无奈的老林用卖猪抵账的方式,追回一千多元。

  没过多久这位老乡又突然回广东老家盖房子,老林察觉事情不妙,便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从每个月的退休金里扣除一笔钱来还债。“但因为老乡拒不执行,也不肯签字,我们拿他没辙。”

  时间一年年过去,已经72岁的老林越想越憋屈,“怎么好心帮忙最后变成这样的结果?”老林便买了张火车票追到广东老家,匆匆放下行李,就骑着自行车到对方家里讨债。

  整整十五公里的路程,气喘吁吁的老林赶到老乡家门前,却被挡在门外,“一口水没都得喝,对方只甩下一句‘我今年运势不好,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这一趟下来,气得老林一个星期茶饭不思,但他也下定决心哪怕自己活着一天,也要把钱如数给追回来。被缠得没办法,老乡便抠着每次几百几百地还。“最后一笔两千多元钱是2012年还的,还是他的小儿子给结清的。”老林说。

  为了追这8600元,老林花了整整28年,黑发熬到白头。“早些年若留着这笔钱还能买块好点的地皮,造福子孙后代,现在啥也干不了了。”老林百感交集。

  《借钱记》之“我的弟弟是奇葩”

  家有豪车赖账不还,亲姐狠心诉至法院追讨50万

  都说谈钱伤感情,可是对于海口的周女士来说,家里现如今的处境已经到了“谈感情伤钱”的地步了。4年前,因为远在武汉的弟弟一句公司资金周转困难再加上背负官司,急需用钱,周女士和老公便凑了50万,希望弟弟顺利渡过难关。

  “毕竟是亲弟弟,至亲的人,再加上他在武汉经营一家价值上千万元的公司,家大业大,总不至于不还钱。”周女士说,弟弟当时说赢了官司就把钱还回来,她也没让弟弟写借条就直接转账了。

  没过多久,周女士弟弟的官司打赢了,公司也恢复运转,但周女士借出的50万元也没了音讯。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809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