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海10岁“熊孩子”看直播打赏14万元花光母亲治病钱
11天打赏主播14万元
快手公司:一个月内全额退款
海南特区报讯 熊孩子用家长的手机玩游戏,并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给游戏充值,这样的事情近两年在新闻报道里屡见不鲜。日前,本报报道了万宁市万城镇居民蔡女士11岁的儿子偷偷地用母亲手机在游戏中充值了8000多元。2月16日,同样的事情在琼海再次发生,杨女士10岁的儿子小龙在快手APP上打赏主播,11天里花光母亲14万元治病钱,如此巨大的金额在本报历次的报道中实属罕见。好在通过与快手公司沟通后,快手公司决定在一个月内对杨女士进行全额退款。
1 打赏主播
10岁男孩11天花掉 妈妈14万元治病钱
回忆起这几天的经历,杨女士依然不敢相信,10岁的儿子会在短短十几天的时间内将家里的全部家底“败光”。
事情要从2月16日说起。杨女士当天早上起床后,发现手机上有四条短信,都是银行的消费提醒,内容显示账户有四笔扣款,其中两笔均为9999元,另两笔均为1688元,而且四次消费的间隔时间不超过5分钟。
杨女士第一反应是银行卡被盗刷了,冷静下来之后,杨女士觉得不对,短信提醒显示,四笔消费都是在凌晨1点30分左右,而这个时间正是小龙玩自己手机的时间。杨女士马上把10岁的儿子小龙叫过来询问,小龙当场承认是自己花的钱。
通过进一步询问,儿子告诉杨女士,四笔消费都用来充值快手APP里的快币。杨女士马上打开了快手APP中的“账单记录”,这一看,杨女士差点气昏过去:从2月5日起,整整有84条快币充值记录,最少的一笔是第一次充值的980快币,最多的达到了99990快币。
杨女士查询发现,一元人民币可兑换十快币,小龙充值的所有快币总计折合人民币达到了148420元,这些钱都用来打赏主播了。
2 出手阔绰
288元/个的“穿云箭”一次送104个
记者翻看杨女士的手机记录发现,84条充值记录中,充值的数额依次递增,16800数额的充值次数最多,有时一天充值的次数达到十几次,充值时间基本都是在深夜或凌晨,每次充值后就会马上消费掉。
杨女士告诉记者,小龙充值的快币都用在了打赏主播上。记者观察发现,在快手直播平台上,用户可以在主播直播的时候送上礼物,而礼物则是需要用快币来购买,不同的礼物价钱也不尽相同。
清单显示,小龙打赏的主播主要是“方××柯”和“王者××××猴子”两名游戏主播,出手很阔绰,人民币1元/个的“啤酒”送一次就是1314个,价格最高的“穿云箭”人民币288一个,小龙一送就是104个,金额之大让人咋舌。
如此大手笔的打赏,小龙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一开始我只是看看不送礼物,后来看其他人都送,我也跟着送,送的礼物比较‘贵重’,主播就会主动跟我互动,还让其他人关注我。”小龙告诉记者,有时候自己没有送礼物,主播还会主动索要,碍于面子加上虚荣心的作祟,让小龙的出手一次比一次大方,一发不可收拾。
3 败光积蓄
打赏84笔 败光亲朋凑给妈妈治病的钱
14.84万元,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可以说是一笔巨款,对于杨女士一家更是十分重要。
杨女士一家生活并不富裕,现在一家三口还租住在狭小的出租屋内,杨女士在超市工作,丈夫是货车司机,收入本不高。杨女士患病10多年,,每个月光吃药就要花1000元左右。去年年底,杨女士病发住院,亲戚朋友帮忙凑了医药费并且额外地提供了后续买药的开销,这所有的钱加到一起正是小龙用来购买快币的钱。
在小龙的84笔消费中,其中一笔来自微信钱包,四笔来自银行卡,其余都是通过支付宝消费。杨女士告诉记者,亲戚给的钱大部分都存在支付宝中。小龙多在深夜或者凌晨玩手机,所以她一直没发现小龙花钱,“要不是银行卡的短信消费提醒,我可能到现在都不知道他花了这么多钱。”
小龙是怎么知道支付密码的呢?小龙告诉记者,因为妈妈经常带着他一起去买药,在一次买药时,他偷偷记下了支付密码,而且杨女士的微信、支付宝和银行卡的密码都是同一个,所以小龙能够应付各种支付方式。
4 妈妈报警
快手公司: 一个月内 全额退款
事情发生后,杨女士第一时间联系到了小龙经常打赏的其中一名主播,希望能够把钱要回来,但是对方拒绝了杨女士的要求,并且还对杨女士疏于管理手机的行为责怪了一番。
随后,杨女士向派出所报了案并且咨询了律师,“他们都告诉我让我直接跟快手平台联系。”杨女士随后联系了快手平台,在对方的指引下填写了相关的申请材料。
昨日,记者通过客服再次联系了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对方告诉记者,根据杨女士反映的情况,公司方面已经展开了调查,并且有了初步的处理结果。
经快手公司后台核查,虽然证实小龙所使用的快手账号为成年人账号,但打赏金额为十四万,打赏存在一定的儿童行为特征。在与杨女士一家确认了该行为是在监护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快手公司决定在一个月内对杨女士进行全额退款。
得到这个消息后,杨女士一家总算松了一口气,经过这件事情以后,杨女士和丈夫也意识到了平时对于孩子监管存在疏忽,“也希望能够通过这件事,警醒更多的家长,不要让孩子过多地接触家长的手机,同时也要多与孩子沟通,不要让孩子因为家长的疏忽被手机‘绑架’。”杨女士说。
观点
孩子“败家打赏”何以一再发生
类似“熊孩子”打赏主播败光父母积蓄的案例,被报道的不是一起两起。打赏是自愿行为,不同于诈骗。虽然“熊孩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但如果拿的是父母的手机在玩,平台根本无法识别,家长举证也比较困难。协商起来,恐怕得看相关平台和当事主播的主观意愿了。
“熊孩子”对移动支付完全没有概念,不能将手机上的数字变化与真实的钞票支付建立联系,这是类似“熊孩子”败家打赏事件一再发生的最直接原因。现实生活中,花一元钞票买东西也许都舍不得;手机直播中,花万元“数字”打赏主播却可以完全无感。
孩子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没有错,“熊孩子”爱玩手机直播也不是问题的全部。关键是,家长和学校应该及时补上移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支付这一课:并不是爸爸妈妈钱包里的钞票才叫钱,更多的钱是存在银行卡里的“数字”。这些钱可以通过手机以数字的方式直接支付给对方。所有的孩子都应该学一点金融常识和财商意识,学校应该有这部分教育内容,父母更应该进行合理引导。
“熊孩子”败家打赏事件一再发生,直播平台作为受益者当然不能无动于衷。对于明显异常的大额打赏或者连续打赏,应该有一定的限制和提醒机制,直播平台在打赏制度设计上,应着眼于普通人的理性选择,而不是落脚于“土豪随意”,这也是一个正规的平台应该肩负的社会责任。
- 樓盤國慶展銷會觀音橋步行街(2024-12-20)
- “十二五”期间黄南社会保障能力持续增强(2024-12-15)
- 登封再添世界级名片 嵩山上榜首批"世界旅游名山"(2024-12-15)
- 2024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將於10月22日在上海(2024-12-01)
- 红魔双十一狂欢:优惠与国家补贴齐飞(20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