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琼海!

琼海特色民俗:元宵花灯鲤鱼闹春 热闹非凡[图]

移动版    时间:2019-03-21 04:19

  海南省琼海市山清水秀,自然资源丰富,是海南省东海岸经济、文化、水陆交通较发达的地区。琼海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汉朝,属珠崖郡之玳瑁县,初元三年前属朱卢县,建武十九年改属珠崖县。母亲河——万泉河更是哺育了两岸勤劳质朴的人民,在古代文明史上曾浓墨重彩写下了光辉灿烂的黎苗文化。琼海市民间文化艺术种类十分丰富,包括苗族山歌、舞龙、舞狮、舞灯等民间歌舞以及椰雕、刺绣、编织等民间工艺。

  元宵花灯

  琼海的“正月灯”,严格地说,指的是闹花灯。“灯”与“丁”谐音,“一年之计在于春”,正月闹花灯,有丁有火,祈求新的一年人丁兴旺,以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

  从正月十二夜起,乡村市镇皆有“送灯”之举。送灯之夜,黄昏后,每户人家各遣一人燃烛持灯笼赴村中神庙齐集,待神出(雇人抬神像出),列队随其后。灯之样式不一,有鱼虾、走马、龙虎、飞禽,参差缭绕,灿烂夺目,再加上鸣锣击鼓,燃放鞭炮,可真是热闹非凡。事前乡人皆已各宰肥鸡以待神至。神每至一村,必停于特定之地,以便乡民供祭,礼颇厚重。祭时,乡人齐集巡视鸡之肥瘦及姿势之优劣,冠军者,以得重赞为荣。游灯结束时,也已经夜半,随后或许会加演琼剧助兴,否则各散归去。

  据了解琼海民间流行的灯彩有两类;一是配有锣鼓、演员、载歌载舞的灯彩,如鲤鱼灯、龙灯、狮子灯等;二是专供欣赏的灯彩,如宫灯、排(牌)头灯、走马灯、花灯、煎堆灯笼、火(天灯)等。

  新中国成立前,每年元宵节,琼海城乡都要组织灯会,规模甚大。其中以龙江镇南正的排头灯、乐城的“公仔套”、潭门镇的鲤鱼灯久负盛名。解放初,虽有游灯活动,但规模较小。“文革”期间,灯彩被列为“四旧”被批判而销声匿迹。1980年元宵节,潭门、龙江等地乡村恢复灯彩活动。如1984年元宵节,县城举行盛大的游灯活动,参加游灯者1000多人,观赏者达10万人之多。此后,每年元宵节琼海县城——加积都举办灯会,流光溢彩的灯车、彩车、狮队、和着装表演队的大巡游,使这一中华民间艺术得到进一步发扬。

  元宵肥鸡大赛

  琼海乐城,是原乐会县县城。自元朝成宗大德4年(公元1300年)建县治至1952年县治它迁,历时652年。多年来,乐城就有元宵节举办肥鸡比赛的独特民俗。即在元宵节早上,在青石砖铺就的老街两旁,各家门口都摆出一张八仙桌,桌上摆着一只泛着油光、让人垂涎欲滴的水煮鸡,让“肥鸡大赛”评委(该评委一般由村委会领导及当地德高望重者组成)评比。评委手中带着称,逐一走过各家门口,将各家所摆的鸡过称,记录鸡的肥硕情况,最后进行综合评比。评比的指标,一是看鸡的重量及肥硕状况;二是看鸡煮的程度是否恰到好处;三是看鸡的造型有否美观。获得一、二、三等奖者分别有120、80、60元左右的奖金。

  元宵肥鸡大赛这一独特的民俗,既可以说明该家庭勤劳持家、养鸡有方,也就获别人的羡慕与尊重。虽然时至如今,饮食观念已更新,肥鸡已不再受欢迎,但作为一种独特的风俗,加上有海外热心的华侨的赞助,此风俗便沿袭下来,也吸引了周围村庄的群众。每年元宵节,参观者纷至沓来,人声喧哗,将小镇码头挤的水泄不通。

  琼海苗族“三月三”

  每年的三月三日,琼海市会山镇6000多名苗族同胞都沉浸在“三月三”传统节日的喜庆氛围里。淳朴的苗族姑娘唱起山歌,跳起舞蹈,端出山兰酒、五色饭,表演起刺绣、蜡染,小伙子们则赛起拉乌龟、顶棍、割胶浓郁的民族风情弥漫整个小镇。

  在会山镇墟,民族特色工艺展同时开展。刺绣、蜡染等传统工艺,和山兰酒、五色饭等特色美食,以及独木皮鼓、葫芦舟、铜锣、腰篓等苗族人的生产生活用品,吸引来众多参观者,有关单位还送去琼剧演出和放映电影。

  今年,会山镇政府成功举办了“三月三传统文化节”大家载歌载舞欢庆民族节日,,同时还举办了“三月三男子篮球比赛”增添活动氛围。(记者 蔡汝丹)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820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