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信贷政策“温度测试”:个体对房贷利率下调几乎“无感”
原标题:楼市信贷政策“温度测试”: 个体对房贷利率下调几乎“无感”
■本报记者 张 歆
近日,在北京市南二环外的某大型综合商超门口,一位售楼员将“每平米3.5万元”的楼盘广告“纸马甲”穿在身上,其身旁聚集了5位服装整齐划一的地产中介员工。温暖的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几个人一边在言辞热烈的讨论和期待着楼市的春天,,一边也没有忘记在有路人经过时主动询问一下购房意向。
只不过,北京的春天一向有些“小纠结”,冷暖空气的交替经常表现为,“T恤和棉服”对于主人着装主导权的争夺。事实上,天气如此,楼市亦如此:上周末,楼市就在“国管公积金认房又认贷”和“逾百家银行下调房贷利率”的冷暖风中猜测着属于自己的季节。
地产中介员工:
未收到利率下降通知
近日,有第三方机构统计显示,2019年3月份,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56%,较2月份下降7个BP,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连降4个月,已回归至去年4月份水平,未来整体利率仍可能继续下行;3月份,又有138家银行下调了房贷利率,高达上月的3倍有余。
“其实今年京城房贷利率一直比较平稳,各家银行的利率水平相差也不大,最主要的区别不是价格,而是放款条件和时间”,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一位地产中介公司员工龙先生(化名)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在龙先生看来,其实房贷利率是否有所松动,虽然对购房人心理有所影响,但鉴于其变动幅度即便是有也很小,实际上真正决定购房成本的还是房价本身。
龙先生的同行们显然比较赞成上述观点。《证券日报》记者联系的多位地产中介公司员工均表示,目前银行首套房贷款利率差距不大,二套房贷款利率有一些差异,也几乎没有客户会因为房贷政策对购房举棋不定。
多家银行:
总行层面政策未变
“所谓的百家银行下调房贷利率其实更像是一个纯粹统计学数据——也许数据确实对,但距离真实的市场还有一段距离”,某股份制银行个金业务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们银行的房贷利率没有大的动作,最多只是对达标特定门槛的客群有所松动。”
该人士指出,首先,上述数据选取的银行是全国35个城市533家银行的分(支)行,这些机构尤其是支行层面对于房贷利率的定价权其实很小,也就是有限的浮动范围,即便变动实际上对于市场的整体数据影响可能微乎其微;其次,部分银行的分支行本身并不主打房贷业务,因此在整个分支行额度收紧的时候经常通过上调利率来“变相拒贷”,在额度宽松时主动降回来,他们也不一定是市场的主力军;第三,以均值来看,即便是利率连降4个月,其下降的绝对值也就是不足20个BP,其降幅约为2%,每百万元的贷款能够感受到的月供差异约150元。具体到个体来看,变化确实是几乎等于“无感”的。
《证券日报》记者向多家银行询问了解到,“总行层面的房贷利率政策没有变化”、“上半年额度确实相对宽裕,放款可能会比较快,但是目前没有以量补价的计划”、“利率未变,但是审批服务在改进,效率有所提升”。
按揭房抵押贷
热度上升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在楼市相关的信贷产品中,按揭房抵押贷款的热度确实有所上升,但该项业务主要针对房产持有者,与按揭贷款有着完全不同的概念和客群。
“银行近期推出按揭房抵押贷款利率优惠,年利率最低6%”,某股份制银行西南地区分行的员工在朋友圈推销着“自家银行”的产品。记者注意到,其按揭房抵押贷款利率确实仅仅是略高于按揭房房贷款利率。
如果在搜索引擎以“房屋抵押”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可以看到来自于正规中外资银行、小贷公司等机构的大量贷款推销信息。多数银行设定的抵押成数为七成,审批快、批贷率高也是此类贷款的主要“卖点”,相对而言,千万元的融资规模是多数银行的放款上限;而小贷公司的推介广告则颇为高调。《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有公司吹嘘能够将贷款规模上限提高至2000万元。
从利率水平来看,《证券日报》记者深入了解后发现,不同金融机构的差别较大。其中,银行类金融机构对于优质客户确实提供了较低的利率,甚至可能低于6%;而小贷公司等第三方机构由于资金成本远高于银行(资金源自自有或理财),月息的起步价往往就达到了1%,甚至是更高。部分小贷公司的开价超过了年化16%,完全可以比肩无抵押的消费贷款。
- 入琼70载 中交与海南共奋进(2022-03-28)
- 龙湖集团2021年核心净利增20.1%至224.4亿元(2022-03-25)
- 海口·中交国际自贸中心媒体品鉴会瞩目全城(2022-03-21)
- 今年保障性租赁住房将建设筹集240万套(2022-02-28)
- 南海·幸福汇二期圆满交付,盛启美好生活!(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