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琼海!

海南旅游岛风情小镇建设的博鳌尝试

移动版    时间:2015-03-08 10:48

  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小镇建设被委以“城镇化建设突破口”的重任。然而,面对全省掀起的建设热潮,面对地方政府、投资商、地方群众表现出的热情和期待,却有一个遗憾让人难以释怀:不少“旅游风情小镇”鲜见游客流连,当地百姓更感受不到由此带来的实惠。即便是博鳌,也难以留住每年从玉带滩匆匆掠过的几百万游客的脚步,也因此,有一段时期,博鳌竟被业界尴尬地冠以“海南仅有的半个风情小镇”……

  去年11月中旬,博鳌启动大规模风情小镇改造,一度被博鳌人遗忘的青砖房又开始出现的街头;一度已经被村里人遗弃不用的石磨、石舀子,摇身变成颇具艺术感的花盆、摆件……

  从博鳌高铁站开车到博鳌镇,还没进入小镇,远远地就看到一块醒目的大招牌:打造乡村公园,建设风情小镇。随后,就进入了一个“大工地”:靠近道路的田头正在修建步行栈道、类似公交站的地方正在用青砖筑起一个叫“照片墙”的地方……小镇上,脚手架林立,商铺的老板们在其间来回穿行……

  这些年,博鳌每年都会进行一些或大或小的环境整治。但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整治行动不但动作大、时间提前,而且实施者也从单纯的政府工作人员扩展到全镇商家甚至住户。

  ———这个春节前,博鳌镇的人们挺忙!

  “博鳌的名气吸引了不少观光客,但是这些观光客却很少在博鳌吃、住、购”

  “我这里春节后才动工!”1月20日下午,风和日丽,看着附近已经拆掉脚手架完成立体改造的商铺,博鳌卫生院正对面的兴华商行的老板郭远坚显得有些期待。位于丁字路口的兴华商行在镇上是数得上的“气派房子”,从20多年前博鳌村头的一间简陋小卖部一路做到现在4层楼的大商行,老郭见证了博鳌从破旧渔村到繁华小镇的进程。

  2012年11月15日,博鳌启动风情小镇改造,立面改造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刚开始听说又要做回原来住的那种房子,我还是有想法的,觉得太土了!”尽管有想法,但淳朴的老郭和镇上绝大多数人一样,认为支持政府的行动是必须的。“已经有好几家完成改造了,虽然还是过去的青砖房,但感觉和过去住的房子又不一样,挺好看的!”老郭说。

  能不能吸引游客留下来?这个问题问到了老郭的心坎:“如果能那样,就太好了!”这是老郭和镇上人一直弄不明白的问题:博鳌名气那么大,但是每天的数百辆旅游大巴,都是匆匆载着游客而来,一两个小时后又匆匆载着游客离开,游客们仅仅是匆匆看看小镇而已。老郭的商行基本做不到游客的生意。

  老郭的困惑,也是旅游专家们一直都在关注的问题。

  “博鳌的名气吸引了一大批观光客,但是这些观光客的吃、住、购都不选择博鳌。”在海南旅游研究所所长杨哲昆看来,博鳌仅仅是通过论坛向市场打了个招呼,原汁原味的博鳌旅游产品有一半没有被挖掘出来。

  博鳌甚至一度迷失过自己。

  2001年博鳌亚洲论坛成立大会,令这个之前在地图上都找不到位置的小镇一夜成名。那一年,为了迎接成立大会,博鳌也启动了大规模的立面改造,当时在国内风靡一时的泊来品“罗马柱”也是那时“借机”来到小镇的,纯朴而又热情的小镇希望尽己所能地打扮得漂亮些、洋气些,不在国内外的贵宾、嘉宾面前“丢脸”。

  但是小镇上的人们慢慢发现,游客们好像并不喜欢自己精心立起的洋气的罗马柱、落地窗、小洋楼、铝合金门,反而是乡间的那些老房子、老物件,不时会吸引画家、摄影师们驻足。

  “希望能把鲜活的博鳌生活呈现给人们,让大家看到其中的文化价值”

  那么,当年博鳌又是凭着什么吸引了蒋晓松这些造梦者?

  撇开地缘政治等因素不说,作为博鳌亚洲论坛的主要策划人和推动者,蒋晓松的答案似乎很简单:看中博鳌是看中这里一流的自然环境,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其实早在2006年,博鳌镇就已经意识到了些什么,开始着手进行博鳌乡村文化调查,调查者们深入博鳌每个村、每座老宅,挖掘当地民俗、特色以及风情。

  琼海籍的“文艺青年”王敏就是在那时被邀回博鳌的。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的他此前正疲于写剧本、邀舞美、说服别人投资。把邀约当作是一种解脱,王敏乐颠颠地回来了。

  来到乡间,找到了久违的感觉,王敏陶醉了———在外面逛了一大圈之后,他猛然发现,自己的家乡居然藏了这么多的宝贝。他告诉乡亲,被大家随意丢弃在一旁的石舀子、石槽可是宝贝;他们住的青砖房以及房里那些精美的木雕,要好好保留……

  “当时没有一个老百姓相信,以为我就是信口说说。谁不想住高楼,谁不想也弄个落地窗像城里人那样生活?”说了很多次也遭了很多次嘲笑之后,王敏决定“起而行”,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做出来给乡亲们看看。

  王敏从老百姓家里找了一大堆“破烂”回来,其中有当地人几十年前使用的生活和生产用具。又在博鳌镇上找到一处老房子,找来当地老工匠,用最原始方法把老房子修缮了两次,砖瓦还是原来的砖瓦,木头也还是原来的木头,即使是新添的材料,也都是博鳌乡间建房子最基本的用材,只让工匠进行了重新搭建或加固。

  之后,他买来一艘旧船,拆下船板做成最简洁的家具搬进老房子。捡来的石礅、石槽、破坛、破罐、破盘子,统统成了老房子的点缀……2010年,王敏的老房子“博鳌生活馆”开张了!

  “哇,好漂亮!”老房子令大家眼前一亮。老百姓看到,原来自己家里要扔的那个喂猪的石槽,种上花草摆在老房子里居然很漂亮!于是,回过味来的村民赶紧回家把那些“破烂”收拾好、看好。现在,即使花上三五百元,也没多少乡亲愿意卖那些“破烂”了。

  老房子成了博鳌的一个文化符号。不少游客开车过来,就为了吃一碗鸡屎藤,喝一杯咖啡;或是大老远地乘车过来,就为了坐一坐,聊聊天、发发呆……

  “但是,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叫好不叫座的。”直到现在,王敏才肯说出一个秘密:投资12万元的老房子,一直靠他在外做节目养活,“我当时不告诉大家,是希望能够有一个地方把鲜活的博鳌生活呈现给人们,让大家看到其中的文化价值”。

  老房子建起来之后不久,又有两名“文艺青年”加入到王敏的行列中。出生在离博鳌很近的一个海边渔村的蒋翔,用海边的石头、木头、渔灯为人们呈现了一个“海的故事”;离海很远的肖宁则在镇上弄出一个既融入东西方文化、又融合陆地和海洋文化的“博鳌9号”咖啡馆。

[1] [2] [下一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83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