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琼海!

琼中红毛镇什寒村探寻脱贫之路解析

移动版    时间:2019-05-16 12:26

  琼中红毛镇什寒村探寻脱贫之路解析

  ■本报记者杜颖特约记者黎大辉通讯员王丽娟

  小村“高处不胜寒”

  低温潮湿,种植被“卡”,放牧受挫

  黎母山一脉连绵的群山中,有一处叫割菜岭的峰峦,海拔高达1025米,苗族群众喊它“东拜呗”。青山环抱着一个古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红毛镇什寒村,历史上被称为“打寒”,只因什寒村地处高丘森林环抱之中,傍晚、早晨,以及冬季的寒冷都比其他村落要来得早,也因此又有“早寒”的叫法。

  什寒之美,数十年深藏闺中。山青水秀,云雾缭绕。去过那里的驴友,将其称之为“天上什寒”。

  但因为冷,什寒村民的谋生之路坎坷。

  较高的海拔,让什寒村的土地对很多作物似乎有一种“天然的排斥”。红毛镇镇长曾海丽说,什寒过去种过很多经济作物,种槟榔,槟榔结出的果子只有小拇指肚那么大;种过桑树,桑叶却发育不良;尝试着种葡萄,结出的葡萄却非常酸涩,传统的种植在这里几乎像是被“卡”住了。

  潮湿寒冷对村里的茅草房影响很大。茅草3年换一次,赶上阴冷潮湿的季节,茅草烂得很快;1个月见不到阳光,屋子里靠泥巴抹起来的墙壁,也变得湿漉漉的松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民公社派人上山来指导村里人烧砖烧瓦,苗族村民李文进带着村民不辞辛苦到山下买来石灰,一担一担肩挑上山。李文进家就是70年代初盖起的瓦房。

  为了解决村民生计问题,上世纪60年代,原本属于村中生产队的牛被分到各家,成为乡亲的主要经济来源。李文进说,那时他家里养了差不多50头牛,都放养在后山,山岭的坡地多,地烧过1个多月,嫩草就长了出来,牛自己吃草,不用操太多的心,傍晚去坡上大嗓门一喊,黄牛听见一个个地跟回来。

  “70年代初卖一头牛100块钱,村里谁家的茅草房破了,要赶着盖新房,卖牛就能换钱,盖个新瓦房才400块。”于是,什寒成了山岭众村落间最早开始盖瓦房的村子。“不靠经济作物靠养牛能盖新房,山脚下的那些外村人都羡慕极了。”李文进说。

  可好日子没有如村民预料的那样一直持续下去。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省里开始封山育林,对已开垦的生态敏感区域实施退耕还林,什寒村的原始养牛产业遭受巨大打击。

  林子渐渐长了起来,草坡变成了密集的树林,可牛群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不养牛,村民们靠什么生活?”村民李政富说,失去最重要的生活来源,什寒村一下子跌到了谷底。

  黎苗共居闭塞偏远

  姑娘嫁入,曾用3个小时从红毛镇爬进村

  一抹阳光打在脸上,苗族汉子李政富的眼睛被刺得睁不开。穿着厚衣、带着草帽向大山脚下走去,开始一天的劳作。6月底,正是他整年中最忙碌的一季,家中5亩早造的稻子有收成了。

  李政富是这个寨子里苗家最有威望的人。他告诉记者,割菜岭有4条溪水流经什寒,史称什寒水,溪水出红毛镇毛西村汇入五指山大水,再并入什运河,成为昌化江的源头。

  什寒村闭塞偏远,历史上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末,村民由白沙黎族自治县细水福门村迁来此定居。

  90岁的苗村老人李元光拿出了一个泛黄的小册子给记者看,记录着苗村迁居史。“1951年10月12日,正月初四,李寅俊家4人、李寅满家5人、蒋云财家8人……一共67人。”“这是当年准备迁居前,黎族领袖王国兴让我统计的人数。”将这些交给王国兴后的1952年1月,李元光带着苗族村民从五指山毛阳迁居到了什寒,来这里的原因很简单,“听说这边山货多、猎物多。”

  1952年的黎苗合居,是村子发展的第一个转折点。黎苗共生息成为什寒村最完整的人居特征,他们一起开始了新生活。

  如今什寒村委会下辖4个自然村,冲沙、什托、元也和苗村。

  说到什寒村的偏远,村民黄秋梅说起自己的故事。1996年,家住五指山市冲山镇(现为通什镇)的黄秋梅要嫁给什寒村的小伙子王国敏。她没有想到前往夫家的路会那样难走。“通往什寒村的山路很陡,我几乎是爬着上来的。”黄秋梅记忆深刻,当时她用了3个多小时,才从红毛镇爬到家,看到的却是一幅“原始社会”的景象。“村里多数人的房子都是破旧的瓦房,还有茅草屋,自己家的房子就是危房,村里不通电,一入夜,山气的寒冷侵袭而来,心里也跟着发冷。”

  20年苦苦寻找出路

  种胶无收成,养殖销路难

  20年来,什寒村人想过不少办法,一直在苦苦寻找出路。

  什寒村党支部书记王国康带着记者走到环村路旁的土坡上,“你看这路边的橡胶树,这么细,这是16年前种下的,别的村出胶水卖钱,我们也想靠橡胶赚钱,可气温寒冷,辛辛苦苦的劳动,橡胶树长不大,更谈不上割胶,心血都白费了。”

  眼见着一棵棵如同8岁小孩子胳膊一般细的橡胶树,很难想象到,这是村民灌溉了16年的成果,要收割胶水,真的是遥遥无期。

  苗村村民小组长蒋正安还记得,上世纪90年代,橡胶苗1.1元一株,他咬咬牙买了1000株,那是家里的全部积蓄了,孩子下山读书的学费都要靠这橡胶苗来换。可是春天种下去,到了冬天,橡胶苗枯瘦无比,有一天早晨起来,看到橡胶树都倒到泥地里了。蒋正安说起这事眼圈红了。他说,那时总觉得是自己的错,没能力让橡胶苗长好。

  蒋正安想过,种植不行就搞养殖,他和村里人搞过一些规模化养鹅,可是因为山路难走,鹅养出来了销路又成了难题。山下的村子也都在养鹅,,人家不愿意爬山涉水的来什寒收购,没有公路,上来一趟成本太高。“家里的鹅越来越大,偶尔零星的才能卖出几只,喂鹅的料都供不起了。”村民李文进为了养鹅,还想办法在村里的路旁撒了不少草种子,可吃草的鹅干瘦干瘦的,李文进愁得眉头紧锁。

  什寒村人种来养去,挨过了多少次没有收获的付出,最后剩下的只有水稻和中药材益智。在别村种二造、三造水稻时,什寒村人种田却只能种一造。“早造1亩只有800斤产量,跟山脚下的村子比,产量少4成,二造产量骤降得厉害,只有四五百斤,赶上台风雨水多甚至颗粒无收。粮食除家里人吃,还要喂猪,养点鸡,维持生活,想赚钱太难啦。”李文进说。

  什寒村坐落在我省中部高海拔山林中,山青水秀,风景旖旎。本报记者武威摄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红毛镇什寒村,由于海拔较高,天气寒冷、地理位置封闭,曾是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里排名居后的乡镇中最落后的一个村委会,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不足1000元,属于“贫困中的贫困”。

  封闭的村庄,却不乏执着的追求。数十年来,村干部带着村民不懈摸索,历经一次次失败,却没有磨灭摆脱贫困的信念。

  如今,在琼中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什寒古寨走出的“奔格内(来这里)”发展模式,让深藏闺中的古寨破茧而出,独特的高山美景、动人的黎苗风情,醉了八方游客,富了当地群众,村民年人均收入翻番,达到5302元。

  “奔格内”,究竟是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它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启示?本报记者近日走进深山,探访了什寒古寨的圆梦之路。

  “乡村旅游”敲开封闭山门

  既然驴友喜欢来观光,村里总能为他们做些啥

  2012年7月21日,一块刻有“‘奔格内’什寒客栈”的木牌,挂在了村委会广场前的柱子上。引来了众人围观,木牌充满了原生态的气息,一排排黎族特色的旗帜迎风招展。从这一天起,曾经偏僻、贫穷的什寒村,吃起了“旅游饭”。

  “奔格内”是黎语“来这里”的意思,是什寒村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经历了无数次的摸索,什寒村怎么想到了旅游?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846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