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者居上
概括:这道题是明燎找同学的课后语文练习题,主要是关于后来者居上,指导老师为沈老师。
题目:后来者居上
解:最早见于《史记·汲黯传》“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意思是后来者不当居上,现在只取“后来者居上”几个字,解为应当居上.
歇后语:砌墙的砖头---后来者居上
举一反三
例1: 后来者居上是谁说的亲们,后来者居上这句话是谁说的啊
思路提示:
后来者居上,是指居处于后来的超过先前的,有以称赞后起之秀的官职超过前辈的说法.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汲郑列传》汲黯对汉武帝说:“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
例2: 【什么后来者居上】
思路提示:
歇后语 :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西汉·司马迁《史记·汲郑列传》汲黯对汉武帝说:“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
例3: "后来者居上"是什么意思?[历史练习题]
思路提示:
[后来者居上]
汉武一朝,能人极多.《太平御览》记载的《武帝故事》,其中有一段描述说,当时人才济济.在文臣中,有公孙弘、儿大夫、董仲舒、夏侯始昌、司马相如、吾仁寿王、主父偃、朱买臣、严助、胶仓、终军、严安、徐乐、司马迁、张汤等,“皆辨知闳达,溢于文辞”.
在这种背景之下,当时汲黯傲视同侪,树敌之多,怕也是相当少见的.
特别是公孙弘后来当上丞相,第一件事,就是对汉武帝说:陛下如果用我,那就不要用汲黯,因为这个人我惹不起,“请徙黯为右内史.”
所以,汲黯后来当了好几年“内史”,从不理事,但“官事不废”.与之对应的是,当丞相的公孙弘一天忙到晚,但是朝政“越理越乱”,在朝中,谁也不听谁的.
对此,汉武帝曾对公孙弘说:“黯本长才,卿等难及也.
此外,汲黯也会打仗.按汉代官制,“大将军”权位在“丞相”之上,当时的大将军是卫青,朝中第一人,此人是卫皇后的弟弟,也就是小国舅,但是汲黯对他也是恃才自傲,“呼来喝去”,如使藻吏.
当时人的评价,都认为在军事方面,汲黯的水平,要超过卫青、霍去病,在行政方面,要超过张汤与公孙弘,对此,朋友说的不算,敌人说的才算,最典型的,是淮南王刘安谋反,刘安曾说过,如欲叛上,“不惧(卫)青,只惮(汲)黯,至如说丞相(公孙)弘,如发蒙振落耳.”
说起来也很可笑,汲黯发迹比较早,当他任高官,“出入九卿”的时候,公孙弘﹑张汤皆为小吏.但后来这两人都超过了汲黯,“与黯同位”.没过几天,公孙弘当上丞相,“封为侯”;张汤则官至御史大夫;“时丞相史皆与黯同列,或尊用过之”.汲黯心里不满,就对汉武帝发牢骚说:“陛下用髃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
一句话,把汉武帝说了个“大红脸”.汉武帝只好说:“你这是骂到我的骨头里去了,而且不带脏字儿.”
例4: Iords在下面的一句话中是什么意思~Itisnotcomposed,asinEurope,ofgreatIordswhopossesseverything,andofaherdofpeoplewhohavenothing.Iords还是文章中的字错了![英语练习题]
思路提示:
lord 主,上帝
相关思考练习题:
题1:为什么后来者居上
点拨:后来者居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是后来者属于新生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属于利用规律,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实现后来者居上的最大效益。
题2:后来者居上歇后语
点拨:这句歇后语是: 砖头砌墙——后来居上 砌墙的砖头 ————后来居上 释义:后来的超过先前的。用以称赞后起之秀超过前辈。
题3:后来者居上是什么意思
点拨:hòu lái zhě jū shàng成语释义 后来的超过先前的。成语出处 《史记 汲郑列传》:“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后者胜前者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近义词 后来居上
题4:后来居上是什么意思
点拨:后来居上意思: 后来的超过先前的,用以称赞后起之秀超过前辈。 补充: 成语:后来居上 拼音:hòu lái jū shàng 出处:《史记·汲郑列传》:“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 近义词:青出于蓝反义词:一代不如一代 例句: 1、我常常能做到...
题5:"后来者居上"是什么意思
点拨:后来者居上,是指居处于后来的超过先前的,有以称赞后起之秀的官职超过前辈的说法。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汲郑列传》汲黯对汉武帝说:“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
- 【大卫贝克汉姆】-www.davidbeckham.com(2021-03-02)
- 【英国克莱菲尔德大学】-www.cranfield.ac.uk(2021-03-02)
- 【帝国烟草公司】-www.imperial-tobacco.com(2021-03-02)
- 【免费佛教音频】-www.freebuddhistaudio.com(2021-03-02)
- 【英国第一集团】-www.firstgroup.com(2021-03-02)